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用和亲与封王拢络蒙古,征服准噶尔部,乾隆用了第三种方法

清朝用和亲与封王拢络蒙古,征服准噶尔部,乾隆用了第三种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74 更新时间:2024/1/20 12:56:32

明朝时期,元朝的后裔称为本部蒙古,即鞑靼,西部蒙古这一部分称为瓦剌。明朝初期,鞑靼和瓦剌都曾臣服,几十年后,瓦剌入侵,土木堡之战俘虏了明英宗。

明末清初,本部蒙古分化为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清朝采用和亲、封的办法分化拉拢,使这两部分蒙古成为满清的盟友,进行了有效控制。

明朝时期,瓦剌部在蒙古鞑靼部打击下,西迁移改称为卫拉特部,下分为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四部,也称为漠西蒙古。分布地区北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南至天山,东到阿尔泰山和蒙古杭爱山分界线,西包巴尔喀什湖地区。

十七世纪,准噶尔部统一了漠西蒙古4部,并征服了察合台汗国,建立准噶尔汗国。其疆域北接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上游,南到西藏阿里地区,西包巴尔喀什湖,东至蒙古萨彦岭及色愣格河流域,面积达500万平方公里。

清朝建立初期,准噶尔汗部称臣。康熙十年(1671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不断用兵扩张地盘妄图统一全蒙古,重建大蒙古汗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率精锐骑兵3万打到离北京仅700里的内蒙古乌兰布通,严重威胁到清朝的安全。康熙皇帝亲率大军与准噶尔军队决战,清军凭借大炮轰击,大败准噶尔军队。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准噶尔部集合3万骑兵进犯,康熙皇帝率10万清军分路出击,在昭莫多地方(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将准噶尔军队阻截包围,几乎全歼噶尔丹的精锐部队。此后,康熙时期,又多次与准噶尔作战。

雍正十年(1732年)额尔德尼昭之战后,清朝与准噶尔之间暂时和平。然而直到乾隆时期,准噶尔部依然不断扩张,成为清朝的最大外患。

乾隆十年(1745)准噶尔汗王去世后,上层为争夺汗位内乱不断。1753年,达瓦齐在姑父阿睦尔撒纳的帮助下夺得准噶尔汗位。得到汗位后,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不和,阿睦尔撒纳战败率残兵2万人降清,卫拉特蒙古多个部落先后归附清朝。

准噶尔的内乱使清朝掌握了准噶尔内部情况,乾隆二十年(1755年)2月,清朝发兵5万兵分两路,直捣伊犁。清军征达瓦齐途中,准噶尔“大者数千户,小者数百户,携酮酪,献羊马、络绎道左,行数千里,无一人抗颜者”。汗王达瓦齐兵败被押送至北京,乾隆免死加恩封为亲王,入旗籍,赐地京师,从而初定了准噶尔部。

清朝分封卫拉特诸部汗王,以分化其势力。此时,阿睦尔撒纳又起兵反叛,杀死留驻伊犁的清朝官兵,企图统一卫拉特蒙古。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朝出兵平叛,阿睦尔撒纳不敌四处流窜,1年后死在俄罗斯。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军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两路。然而剩的准噶尔人仍坚持抵抗,使清军损兵折将。乾隆皇帝认为其“豺狼成性”,下令将叛乱部落尽行剿灭,“永绝根株”。《清高宗实录》和《平定准噶尔方略》记载,乾隆谕令前线将领:“必应全行剿灭,不得更留余孽”。

平定准噶尔后,清朝先将反叛首领押送到京师;然后将部众从新疆伊犁押送东迁,在新疆巴里坤草原到甘肃肃州之间区域,分批进行屠杀,仅留下妇女儿童。清军中有大量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人,他们对准噶尔人恨之入骨,成为这次屠杀的主力。几十万准噶尔人被杀,妇女儿童被分配,没有参与反叛的部落被编入八旗,准噶尔蒙古人从此灭绝。

从康熙十年(1671年)开始,清朝经80多年征战终于平定了准噶尔部蒙古,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称为新疆。乾隆平定准噶尔部,扩大200多万平方公里疆土,把此战列为他一生10大功之首。

平定新疆后,准噶尔蒙古人从此灭绝,北疆人口匮乏。1762年、1763年,清朝分两次调防张家口外察哈尔蒙古官兵至新疆,又将东归的土尔扈特蒙古和硕特蒙古安置在新疆。1764年,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等被从东北调遣到新疆伊犁、塔城一带驻防。这以后,新疆汉族人口大量增加,成为农业开发的生力军。

明初,几十年时间征服了蒙古瓦剌和鞑靼,但未能根除,整个明朝时期,蒙古都是大患。

满清通过和亲和封王征服了漠北和漠南蒙古;从康熙到乾隆,80多年时间终于根除了卫拉特诸部蒙古。从此,整个蒙古草原和新疆,都被清朝有效统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10大胜!清军少见的一次击败英法联军的胜利为什么是不明智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军大战英法联军,为什么80万清军打不过4000英军,清军也有火器为什么打不过英军

    当时英法联军已经占领过一次大沽口炮台了,那次的战斗对于英法联军来说,赢的还是挺顺利的,没费多大的劲就打下了大沽口,在六天之内就兵临天津城下,直接威胁大清的京师重地。而那次的战争之中,大清也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了一个所谓的《天津条约》!而到了1895年的这一次英法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决定再次用少量的武装

  • 李莲英伺候慈禧方便,慈禧:你比安德海差远了,原来安德海有绝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莲英临死说出慈禧的秘史,安德海给慈禧太后洗脚,李莲英与安德海的关系

    清朝内务府有一份资料记载了慈禧每年的水果消耗量:苹果158320个,香蕉111750根、棠梨77300个、红肖梨53295个、柿子2275个、文官果2400个,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甜桃、樱桃、李子、杏、沙果、鲜山楂等不计其数,其它的先不说,就单单拿苹果来说,慈禧太后一年要消耗15万多个苹果。这个数据让人

  • 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被捕后为防止其部下反清秘密将其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洪秀全为什么叫洪天贵福,洪秀全儿子洪天贵被割1千多刀,洪秀全子女咋死的

    洪仁等将领在安徽广德接到了洪天贵福,他们计划向江西进发。逃亡途中的一天深夜,清军突然追上了太平军。洪天贵福惊慌失措,跌进一个洞口不大的深坑,清军继续向前追赶,忽略了躲在深坑中的洪天贵福。天亮之后,洪天贵福从坑中爬出来。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他茫然无助,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他漫无目标地乱走,依靠乞讨维

  •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为什么11年不出天王府?洪秀全:后宫美人太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秀全为啥死守天京,太平天国洪秀全死在哪里,历史上的洪秀全之死

    比如唐朝的黄巢,他屡试不中,最后发动起义,差一点灭掉了唐朝,其实在清朝还有一位,叫做洪火秀的考生,他参加了三届清朝的院试,但是都落第了。他是全村人的希望,落第让他深受打击,所以第三次落榜之后他大病了一场。这洪火秀在病中迷迷糊糊梦到一个老头,自称是上帝,他命令洪火秀斩尽人间妖魔,梦醒后,洪火秀好像变了

  • 盗墓贼想盗清惠陵,却怕传染不敢动手,最后却揭开同治皇后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同治惠陵被盗,同治皇后电视剧,同治皇后怀孕是真的吗

    文|史哥哥同治帝和阿鲁特氏死后被合葬于恵陵,而同治帝虽然是慈禧的亲生儿子,不过两人的关系并不融洽,可以说是一对死对头。民国时期,战争比较多,时局不太稳定,因此经常会有盗匪去帝王贵族的墓葬之地偷盗冥器。其中就有一个带头的盗匪,他的名字叫做王绍义,这一次他带着手下的人,准备去偷盗惠陵,因为这座陵墓相对来

  • 顺治皇帝福临的皇位是捡来的,要不然皇位也不能落到他头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顺治皇帝是福临吗,顺治福临的结局,顺治和福临是同一个人吗

    但是皇位的有利继承者是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一个是皇太极的兄弟有很高的威望,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占有大义名分。多尔衮有正白旗和镶白旗支持,豪格有正黄、镶黄和正蓝旗,两人的战功差不五多,八旗中已经占据了五旗,而代善父子掌管了正红和镶红旗支持,认为大局已定,可是遭到了正白和镶白旗的反对,而豪格这个是

  • 和珅为官之道有三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三点最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赈灾经典语录,纪晓岚和珅科举,历史上的和珅贪财有原则吗

    “硕鼠”在我国古代是贪官的代名词。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官员腐败是十分严重的现象。毕竟皇权社会任人唯亲,权力之下缺少监管制度的执行,因此,贪官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在古代贪官中,清朝的和珅是最为人熟悉的。因为和珅贪污的巨款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乾隆驾崩之后,嘉靖皇帝在和珅家中查抄了八亿两

  • 报仇?东陵大盗孙殿英为什么要破坏乾隆的尸首?只为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殿英盗东陵后的真实照片,孙殿英盗东陵脱罪之谜,孙殿英盗东陵纪录片

    我们在这里着重讲一下当年孙殿英带领自己的人进入乾隆的地宫是为什么要将乾隆的牙全部砸碎。因为乾隆的不同于慈禧,乾隆当时已经下葬超过了一个多世纪了,本身也就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只有头盖骨,一排牙齿和肋骨,辫子。对于一副骷髅,孙殿英为什么还要下如此的狠手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孙殿英的祖上于清朝有仇恨,而作为孙家

  • 民国悲情美女作家,三段不幸婚姻让她游戏人生,临终遗言让人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国凄惨女作家,民国时期的美女才女,民国文学三大才女

    她就是余美颜,1900年出生于广东台山县,自幼聪颖,又有姿色,父亲是当地典当商人,母亲饱读诗书,在母亲的熏陶下,她自修了国文和英文,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女。18岁那年,嫁给了开平一谭姓商人为妻。谭公子相貌英俊,谈吐不俗,再加上多年海外经商,思想进步,慢慢的余美颜对丈夫有了好感,不幸的是谭家生意出现了问题

  • 令妃为乾隆生下六个孩子,乾隆却没有立她为后,究竟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对令妃最残忍的一生,乾隆令妃娘娘吻戏,令妃给乾隆一共生了几个孩子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令妃并不是善良的烂好人,她很有心计和手段,刚进宫的时候,地位相对低下,因为长得比较漂亮,她想方设法得到皇帝关注,并且获得宠幸。公元1745年,年仅19岁的令妃被皇帝册封,成了宫里的妃嫔。跟其他宫中女子相比,令妃的晋升可谓神速。值得一提的是,令妃晋升的时候,还有几个女子也得到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