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为官之道有三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三点最高明

和珅为官之道有三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三点最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32 更新时间:2023/12/29 23:23:56

“硕鼠”在我国古代是贪官的代名词。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官员腐败是十分严重的现象。毕竟皇权社会任人唯亲,权力之下缺少监管制度的执行,因此,贪官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

在古代贪官中,清朝的和珅是最为人熟悉的。因为和珅贪污的巨款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乾隆驾崩之后,嘉靖皇帝在和珅家中查抄了八亿两白银之巨,而乾隆年间朝廷每年的收入才七千万两,他贪污的真金白银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这里还不包括古玩字画、房屋店铺等不动产。

因此民间流传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以说,和珅贪污所得财物简直富可敌国。

然而和珅之所以能做到欺上瞒下,暗度陈仓,他到底有何高明之处?

其实这主要在于他为官处事“三不贪”,一是科举考试之财不贪,二是赈灾救人之款不贪,第三点最高明,体现出他“盗亦有道”的政治情商,以至于让乾隆皇帝委以重任,让百官众臣唯首是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和珅的人生,探索他为官处事的原则吧。

一、和珅少年励志故事

和珅姓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出生在满清正红旗家庭。他的童年命运非常坎坷,三岁失母,九岁丧父,所幸在忠仆的照顾之下,他和弟弟才能平安长大。

少年的失怙让和珅看尽人间冷暖,于是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出人头地,为自己创造未来。

好在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很快就通读四书五经,学会了满、蒙、藏、汉四种语言,深得老师的喜爱。

和珅18岁的时候,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从清朝和珅的画像也可以看出,年轻时期的和珅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玉树临风,被称为“满洲第一美男子”。和电视剧中刚老师所饰演的和珅肥头大耳,身材臃肿的艺术形象有天壤之别。

而他也因为外貌英俊,学识渊博获得了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冯英廉的赏识,并和冯英廉的独生孙女冯霁雯成了亲。

二、和珅青年平步青云

公元1772年,年轻的和珅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在皇宫粘杆处任职侍卫。他不甘于现状,一直努力争取接近皇上的机会。

某日,乾隆皇帝御驾出游,有人突然前来禀奏:“云南加急上奏,缅甸有要犯逃脱。”乾隆皇帝看过奏章之后勃然大怒,责问道:“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看到周围侍卫无人回应,和珅机智地大声回答:“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和珅的完美回答成功获得了乾隆皇帝的注意。和珅从乾清门侍卫到御前侍卫一步一步皇帝身边走近,很快当上了正蓝旗副都统。

自此,和珅凭借着自己才思敏捷,善于察言观色,以及卓越的办事能力获得了乾隆皇帝的信任和赏识,步步高升。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27岁的和珅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三月升职为军机大臣,四月成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当上国史馆副总裁监督编写《四库全书》,赏一品朝冠,赐紫禁城中的骑马之特权。他一年之内六次破格擢升,一时间风光无两,令人惊讶的升迁速度堪称清朝官场奇迹。

三、和珅从清官到贪官

当然,和许多初入官场的人一样,和珅最开始也是一个有政治思想,有理想抱负的有志青年。但是身处官场,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珅也不例外,他之所以变成后来人尽皆知的大贪官,还要从乾隆皇帝派他去查办云南总督李侍的贪腐案说起。

当时,和珅遵照乾隆的命令,到达云南办案。他办案的过程很顺利,他以李侍尧管家为案件的突破口,经刑讯管,知道了李侍尧贪污腐败的种种罪行,而后查获李侍尧贪污受贿白银35000两以及珠宝、洋货、名画九百余项。

都说万念皆由贪念起,从小受贫困无依的和珅哪里见过如此庞大的财富。因此面对查抄到的大量金银财宝,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最终,在权利和利益的驱使下,和珅一步步沦陷了。

四、和珅为官之道“三不贪”

从和珅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和珅才思敏捷,懂得察言观色,说明他的情商和智商都很高。正因如此,和审核许多贪官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深知:伴君如伴虎。

毕竟官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错。因此,多年的官场沉浮让和珅学会了如何趋利避害。

其中,他的“三不贪”原则可以说是一名“贪官”最大的“觉悟”。这“三不贪”的“高明”之处在于和珅巧妙地避免触碰到皇帝的底线。而也凭此将他以圆滑的处事态度,为自己的贪污腐败留下一点余地。关于“三不贪”地解释如下:

一不贪科举钱:

自古以来,科举是朝廷选拔人才的最公平最重要的方式,是千万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

人才是国家兴盛之本,乾隆皇帝对此非常重视,和珅深谙君心,他无论如何也不敢因一时的贪心,挑战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也正是这些真才实学者,对清朝乾隆时期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不贪赈灾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当天灾来临的时候,朝廷要拨付赈灾款救民于水火之中。

和珅饱读诗书,他深知百姓是国家的根基,赈灾款就是百姓的生命,历史上有很多赈灾不利造成百姓造反的例,和珅尽管爱财,但是这种关乎民生社稷的赈灾款,他坚决不贪。

三办不成的事不贪:

这正是和珅为官之道最高明的一点。和珅虽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是他也有办不成的事情,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在复杂的官场之中,没有办成事情却收取了贿赂,无疑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和珅在朝廷中二十多年谨慎行事,明哲保身,他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荣华富贵。因此,凡是他人所求之事有风险,对自身不利,他不能办成的事情都直接拒绝,坚决不收钱。

不过老话说的好,“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不管怎么样,贪官就是贪官,利欲熏心的和珅所做的事情终将是违法的,是国家所不允许的,一经被彻查,势必要受到他应有的惩罚。

于是,在嘉庆四年正月,89岁的太上皇乾隆驾崩后,和珅被嘉庆帝以二十条大罪抄家,并被赐白绫自尽。

就这样,权倾天下,利欲熏心的清朝第一贪官和珅,结束了49岁的生命。

更多文章

  • 报仇?东陵大盗孙殿英为什么要破坏乾隆的尸首?只为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殿英盗东陵后的真实照片,孙殿英盗东陵脱罪之谜,孙殿英盗东陵纪录片

    我们在这里着重讲一下当年孙殿英带领自己的人进入乾隆的地宫是为什么要将乾隆的牙全部砸碎。因为乾隆的不同于慈禧,乾隆当时已经下葬超过了一个多世纪了,本身也就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只有头盖骨,一排牙齿和肋骨,辫子。对于一副骷髅,孙殿英为什么还要下如此的狠手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孙殿英的祖上于清朝有仇恨,而作为孙家

  • 民国悲情美女作家,三段不幸婚姻让她游戏人生,临终遗言让人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国凄惨女作家,民国时期的美女才女,民国文学三大才女

    她就是余美颜,1900年出生于广东台山县,自幼聪颖,又有姿色,父亲是当地典当商人,母亲饱读诗书,在母亲的熏陶下,她自修了国文和英文,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女。18岁那年,嫁给了开平一谭姓商人为妻。谭公子相貌英俊,谈吐不俗,再加上多年海外经商,思想进步,慢慢的余美颜对丈夫有了好感,不幸的是谭家生意出现了问题

  • 令妃为乾隆生下六个孩子,乾隆却没有立她为后,究竟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对令妃最残忍的一生,乾隆令妃娘娘吻戏,令妃给乾隆一共生了几个孩子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令妃并不是善良的烂好人,她很有心计和手段,刚进宫的时候,地位相对低下,因为长得比较漂亮,她想方设法得到皇帝关注,并且获得宠幸。公元1745年,年仅19岁的令妃被皇帝册封,成了宫里的妃嫔。跟其他宫中女子相比,令妃的晋升可谓神速。值得一提的是,令妃晋升的时候,还有几个女子也得到了册

  • 雍正手下重臣少有善终,李卫凭啥能活到乾隆年间,而且还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四大宠臣李卫善终结局,李卫查考场雍正大怒,李卫善终

    李卫凭啥可以获得这种特殊待遇,他跟其他大臣有很不一样?李卫出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其家庭比较富裕。李卫长大以后,靠捐钱成为员外郎,开始参与朝廷事务。两年后,李卫被朝廷提拔为户部郎中。雍正登基后,将李卫人任命为云南盐驿道。在这期间,李卫做事儿非常认真,政绩相当突出。雍正二年(1724年),李

  • 大清第一火器专家,数日即能仿造洋枪洋炮,后来发明一神器比肩诸葛亮的木牛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洋枪洋炮,古代火器发展史上成果最多的专家,古代顶级火器

    最早赏识他的是康亲王,康亲王领命去讨伐耿精忠的时候,就让他随军出征,这期间他出谋划策,并且效果斐然,后来后,康亲王就把他推荐给康熙,于是他的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有一年,荷兰使者拜见康熙,还带来了蟠肠鸟枪,当然使者炫耀了火器先进,康熙呢,心里很不爽,先安排使者住下,然后暗地里让他仿造,要不说,有天赋的

  • 光绪接手的大清真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帝国吗?也许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绪没死能挽救大清吗,回到大清做光绪,大清光绪矾红官窑款

    而除了康熙之外,清朝后来的几位帝王都没有太大的雄心之志,尤其是末代的老几位,就更加的惨淡了。可能说到这里,有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见了,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光绪应该算是一个非常的不错的皇上,虽然说他已经是清的倒数第二位皇上,但是自此帝登基以后,曾经多次的想过改变大清的现状,并发展一些比较实在的东西,只是后

  • 客家对土著,反清对保皇,洋教对儒教,太平天国有多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客家对土著客家人是古代几次战乱时期从北方南迁的汉族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等地省。客家人迁入影响了当地土著汉族和少数民族利益,双方为耕地经常发生纷争。客家人通常整族聚集,有自己的客家语言,民风彪悍,内部团结。清末,广西客家人与当地人,特别是苗人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张,洪秀全的拜上帝教主

  • 清朝最幸运皇帝,首享一大福利,三代积累汇聚一人,可儿子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皇帝重振雄风视频,清朝有多少皇帝,清朝历史上最幸运的皇帝

    关于乾隆,小编就不赘述了,写了4万多首烂诗,号称十全老人,学习他爷爷康熙六下江南,可人家那是治河,他干点啥大家都懂的。下面主要讲讲他首享的福利,这就是所谓的秘密立储制度,因为清朝建国以来,在皇位传承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虽然历史可以借鉴,但是真正实行的过程中就走了样,嫡长制虽可避免兄弟之争,但不能保证

  • 古代穷人娶不上老婆,怎么传宗接代?他们想了个办法,延用至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老爷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男子被逼娶38个媳妇传宗接代,传宗接代的陋习

    女子在三从四德的约束之下,生活上有了更多的不方便。古代对于孝道的标准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让女子的职责变成了生男丁,甚至在皇宫之中都可以母凭子贵。正是由于这种社会舆论,生男孩成为了女性最重要的事情。可是古代的一些穷人娶不到老婆,无法延续后代。但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一直延用到清朝。典妻制度,

  • 曾国藩新婚当天,解开衣裳,新娘为何吓得花容失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个人资料,曾国藩哪一年结的婚,曾国藩结婚现场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生活还算宽裕,但不是大富大贵之家。爷爷曾玉屏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是塾师秀才,他们对曾国藩的教育很重视,自五岁起就对他启蒙教育,六岁入家塾。曾国藩在长辈的支持下,专心读书,15岁那年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一时间,曾国藩才名远扬。当时,颇有才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