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禹锡遭人多次刁难,愤然挥笔写下一文章,佳句频出流传千古

刘禹锡遭人多次刁难,愤然挥笔写下一文章,佳句频出流传千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40 更新时间:2024/1/4 13:47:05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人在低谷时,身边总会冒出许多小人落井下石。有一个小故事,就很生动了描述了这种现象。据说,唐代学家刘禹锡在当监察御史的时候,因为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遭到打压被贬官成为通判。

按理说,通判在县衙也一定的地位,可以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当地的知县看刘禹锡失势,于是故意刁难,把他赶到城南江边,让来往的人看笑话。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阎好办,小鬼难缠。有点小权的人,总是喜欢的拿着鸡当令箭,好像不耍几下威风,就像浪费了一样。

面对这样的人,不管是针锋相对,还是曲意奉承,都会让他借机发挥,自鸣得意。只要用处理的方式,就会让对方的拳头像打在棉花上一样,无处使力自己难受。刘禹锡迁居到江边之后,随手写下一副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来往看笑话的人,反倒成了为刘禹锡宣扬才名的帮手。知县听说后非常愤怒,赶紧派衙役把刘禹锡从城南赶到了城北,为了报复还把人家的住房空间缩减到了一间半。知县本以为刘禹锡会忍不住怒火,结果人家还是满不在乎。于是知县又派人把刘禹锡赶走,安排了一间小房,据说只能放下一张床,一副座椅。

人有脸,树有皮。泥人还有三分火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根底线,一旦越过很容易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击。刘禹锡也不是毫无脾气的软柿子,面对这样恶意的刁难,他愤然挥笔写下了一篇铭文,也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国外有一句名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真正有水平的人,在陷入低估的时候,往往不是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而是摆正心态,重新审视自己,默默的等待机会。

刘禹锡用着八十一个字托物言志,层次分明志趣高雅,以“陋之有”这句反问结尾,韵悠长。后来,刘禹锡奉诏回京,重新用当上大官,那位刁难他的知县却陷入了惶恐。俗话说龙游浅水遭虾戏,可龙毕竟是龙,一遇风雨便腾空,而虾就只能在那里仰望。

客观来说,这个故事并没有相关的正史记录。不过能够流传开来,甚至被收录进某些出版刊物以及国学节目,至少能证明其中的道理还是被人接受的。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当别人不如自己的时候,最好别落井下石刻意刁难。现在看人不起,等人家时来运转,就只能灰头土脸的说一句,高攀不起。

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感觉还不错的话还请花费几秒钟时间点赞或评论支持奖励一下,如果愿意关注那就更好啦。

更多文章

  • 吕雉为什么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思想的影响男权至上的社会,女人做皇帝这从来没有过的,即使吕雉的权力再大,她也不敢去触碰这个底线,幕后大权在握,也许只有一小部分人反对,但是一旦来到台前,恐怕整个天下都会反对她,加上他的儿子是皇帝,自己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身为母亲再怎么狠毒也不会夺自己儿子的皇位,其实那只是一个名分,自杀虽然是皇太

  • 被村民哄抢的千年大墓,内有武则天时期的至宝,专家见后很激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千年女皇武则天的陵墓,武则天墓发掘过程,武则天古墓探秘

    专家们见惯了奇珍异宝,之所以会如此失态,是因为它跟武则天密切相关,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至宝。最开始发现这个千年古墓的是当地村民,他们生活的陕西潼关地区,虽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地,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并不是特别高。大部分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因此当地的经济水平,

  • 唐初的战神大家只知道李靖,其实还有他,他与李靖并称唐朝双子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初李靖的照片,唐初李靖与谁齐名,西周李靖和唐朝李靖

    他叫李勣,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唐初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人家也是武庙十哲之一,他本名叫徐世绩,其实大家常说的徐茂公就是他,他早年投靠瓦岗寨,后来呢跟随李密一起投降大唐。这个徐茂公投降的时候并没有写奏表,只写信给李密,这让李渊很奇怪,就打听,结果真相出来了,人家是为了不抢旧主李密的功劳,李渊

  • 揭秘: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兵变玄武门,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是多少岁,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最后谁来救驾

    首先,还是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咱们的唐太宗乃旷世的英雄,他的眼光他的抱负,那明显异于常人,他是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人,那当然不愿居于人下,那必然想上位,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有想法就会有实践,最影响他上位的是谁啊,当然是太子李建成,有他在,那必然是立长,他就得靠边站,所以必须除掉。发动兵变势在必然

  • 武则天说:这人识人吗?狄仁杰:不知,武则天:就是他推荐的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死后狄仁杰哪去了,神探狄仁杰救武则天被雷击,狄仁杰请武则天看一场好戏

    他就是娄师德,这人很聪明,20岁就中了进士,被任命为被任命为江都县令,后来又累迁至监察御史,唐高宗命人讨伐吐蕃,这货本是个文臣,却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高宗很高兴,任命他为朝散大夫,随军出征。起初战争不利,后来一个叫黑齿常之的人夜袭吐蕃,搬回朝局,高宗任命娄师德为使臣去说服吐蕃,这小子一通忽悠,把吐蕃

  • 窦建德麾下有个猛将,起兵反唐为主报仇雪恨,连杀唐朝数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窦建德手下十大猛将,窦建德个人简历,窦建德墓

    王世充知道刘黑闼是一个很勇猛的人,因此非但没有难为他,反而将其任命为骑将,让他负责守卫新乡。可惜,刘黑闼却并不领情,他很看不起王世充这样的人,不愿意在他手下效力。不久之后,他带人逃回河北,投奔自己的好友窦建德。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一个英勇善战的将领,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窦建德因好友刘黑闼的投奔非常欣

  • 李世民突然发难尉迟恭:有人告你谋反!尉迟恭脱下衣服,成功保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收服尉迟恭,尉迟恭归顺李世民三个条件,尉迟恭如何投靠李世民

    (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但尉迟恭明白一个道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领导说你谋反了,你在急赤白咧的辩白也是无用,泼墨——越描越黑,辩解的越多,越是说不清楚。尉迟恭虽然是个武将,但他是个有智慧的人,不然也不会从一个打铁的,摸爬到吴国公的高位了。尉迟恭没有顺着李世民的套路往下辩解,而

  • 李世民做了皇帝,大封功臣,令人颁布名单,突然一人喊道:臣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的十个功臣,李世民24功臣画像,李世民靠谁当皇帝

    究竟是谁敢当众和李世民唱反调呢?和李世民唱反调的其实是李世民的叔叔李神通。李神通见李世民看向自己,义愤填膺道:“臣在关西起兵,最早响应义旗,相比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竟然还在我之上,臣没办法心服口服。”李世民听后,目光凌厉看向李神通道:“叔父你虽然最早响应义旗举兵,但那是自谋为了躲避灾

  • 面对皇帝的猜忌,隋文帝杨坚聪明自保,多次化险为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文帝杨坚的一生,隋文帝杨坚是个昏君吗,隋文帝杨坚历史评述

    家世杨坚所在的家族其实也是一个大家族,属于弘农杨氏,他是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他的父亲杨忠,是西魏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官至柱国,被封为隋国公,杨忠曾经被西魏皇帝赐姓普六茹,杨坚的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这样显赫的家族,让其有了得天独厚的

  • 他是史上第一太子,高宗为其破例,武则天不敢称帝,最牛皇帝让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李弘可了不得,他是唐高宗最爱的儿子,其实他是唐高宗所立的第二位太子,第一个太子是高宗的庶长子李忠,不过在显庆元年(656年)就被废掉,改立四岁的李弘。李弘这个人非常的仁孝,唐高宗喜欢的不得了,咱们举几个例子就能看出来了。李弘早年向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的故事时,就看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