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云身经百战,两次救刘禅,为何刘备不重用他打仗?只给他虚职?

赵云身经百战,两次救刘禅,为何刘备不重用他打仗?只给他虚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74 更新时间:2023/12/21 2:23:59

前、后、左、右、中五军将军是蜀汉政权管理军队的五种官职,也就是后来所传的“五虎上将”一说,但赵云并没有位列其中。

赵云自从跟随刘备以来,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且他两次救了刘禅,可以说对蜀国的贡献非常巨大。

但我们看看赵云从离开公孙瓒投靠刘备之后,几次受封的官职:

1、牙门将军

《三国会要·职官三·附 杂号将军》:“牙门蜀赵云、魏延,魏吴亦有。”

2、留营司马

《三国志》: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周思源的解释是:留营司马相当于于首都卫戍司令部司令兼公安局长。既负责大本营的防御工作,同时又负责治安工作。

3、翊军将军

这个职位是刘备首创,象征着赵云是可以“辅佐”他的人才,但却是意义大于实际,只是个虚职。

赵云的几次升迁之旅,不难发现,赵云的职位基本围绕着治安和保镖的方向发展。

不过很显然,这几个职务都与当初赵云出山时的志向差远了。

赵云在投靠公孙瓒时,公孙瓒嘲笑他:“闻贵州人皆原袁氏(袁绍),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

赵云回答他:“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赵云是想投靠明主,实现匡扶天下的志向。

那时候,刘备在公孙瓒处遇见赵云时,对他是非常欣赏的:先主(刘备)与云同床眠卧。

但为何刘备却始终不肯让这员虎将,能够独当一面,成为蜀汉支柱性人物呢?

咱们从“五虎上将”另四位的生平出发,便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关张三兄弟是一路打拼过来,刘备对他们比较信任了解,重用很正常。马超黄忠两人,又属于那种在投靠刘备之前就自带名气、热度那种,唯独赵云在资历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又一直是将他当作将领,而不是将帅来使用,时间久了,赵云在蜀汉政权里就发展成了一位武艺高超、性格耿直、自控能力强的大将形象。也正是这种原因,导致赵云并没有在刘备手下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帅,反而当保镖的时间更多。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不愿投靠一代枭雄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杀曹操,新三国曹操问徐庶诸葛亮才华如何,诸葛亮为何放走曹操

    荀彧、孔融这样的名士投靠一方诸侯时 ,从不是形单影只,而是携家带口,与宗族、部曲相伴而行。像李典、许褚投奔曹操时,部曲皆有几千人。论及当时的谋士、将领们,不可忽视其身后的宗族背景。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应该知道曹操这个人的性格忽冷忽热得了天下之后会不会斩了他呢?杀掉蔡瑁张允就是一个例子,脑子一发热就斩

  • 诸葛亮为何不取代刘禅:除忠心外,还有两大现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取代刘禅的野心,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阿斗刘禅诸葛亮

    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一直在蜀汉丞相的位子上恪守职责,真正实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追求。长期以来,人们对诸葛亮不取代后主刘禅的忠义之举大加褒赞。笔者认为,诸葛亮不取代后主刘禅,除了他那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老臣忠心在起作用外,还存在两大现实原因使他无法取代刘禅。蜀汉非诸葛亮独大,取代称帝将

  • 乾隆这个太上皇比赵构当得还要滋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赵构,客观评价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最巅峰的时刻

    乾隆太上皇干的事情1.乾隆皇帝在位60年,是因为他不想超越他的爷爷康熙在位61年的记录。毕竟他非常崇拜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并且还扬言在文治武功方面要超越他的爷爷康熙。所以他当太上皇期间牢牢把控权力,不肯放权。最重要的是他把皇位传给嘉庆之后,他仍然住在原来的地方,仍然过着皇帝的生活,嘉庆始终还是太子身

  • 宋朝唯一的白痴皇帝,生性愚钝好色,继位之初一夜召幸30多位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契丹和北汉联合南下。时任后周宰相的范质听闻之后便乱了阵脚,他没有派人去核查这条军情的真假,便匆忙派遣大将赵匡胤率大军前去抵御。正月初二,赵匡胤便浩浩荡荡离开都城,走了一天之后,大军仅仅只行走了二十公里,便准备夜宿在陈桥驿。结果就在这天晚上,士兵发生了兵变,簇拥着赵匡胤黄袍加身,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很

  • 那些年我们遇到的包拯,谁才是观众心中完美无瑕的青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包拯个人资料,有关包拯的个人资料或简介,包拯在人们心中的评价

    真实的包拯,没有那么完美,他也有怯懦的时候,也有失误的时候。历史学家李焘评价他性格峭直。欧阳修批评他学问不深,思虑不熟,处事乖当。历史上的包拯,走完了平平淡淡的人生。民间传说中的包拯却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展现在戏曲舞台上,开始了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传奇生涯。最经典的包拯相信金超群版包拯,是绝大多数朋友第

  • 朱标与朱元璋,先是君臣关系还是父子关系?难怪朱标在朱棣不敢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评价朱标,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历史上朱标和朱元璋关系好吗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因风寒病逝,英年早逝。朱标一死,朱元璋性情大变......对于朱元璋而言,朱标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心头血,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给予了最高的期望,而朱标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过。朱元璋南征北战,朱标在后边监国,干的还井井有条,所以在朱元璋称帝的之际,立即就册封了朱标为太子。朱

  • 《水浒传》晁盖到底是不是史文恭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水浒传史文恭害死晁盖,水浒传中晁盖死后谁抓住了史文恭,史文恭射死晁盖

    那接下来考虑是那拨人射的?一是被对面射死,一是自己人背后射死。自己人可能性不大吧,箭是有箭矢和箭尾的,从那个方向射过来,还是能一眼看出来的。所以,那就是对面的人射过来的箭。箭是史文恭亲自射的,还是小兵射的?虽然书中交待,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但严格来说,那也不定就证明一定是史文恭射的,做一批箭,箭上刻

  • 元朝灭亡后,蒙古部落为什么会迅速彻底的衰落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蒙古承认元朝皇帝吗,蒙古统治元朝多少年,元朝末年蒙古兵的战斗力哪去了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蒙古诸部非但没有再次崛起,反而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彻底、完全的衰落下去。这种结局表面上看起来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是仔细研读相关的历史之后,笔者认为,这完全是历史的必然!首先,蒙古诸部的传统生存空间被持续的挤压。蒙古生存空间被挤压始于明朝,出于被异族完全征服的痛苦回忆和恐惧,有明一

  • 宋仁宗的身世之谜,从小不知刘娥不是生母,被抚养成一代仁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仁宗刘娥结局,刘娥和宋仁宗的关系,宋仁宗为什么不杀刘娥

    宋仁宗生母究竟如何与宋仁宗相遇,并且得到宋仁宗的青睐,从历史书上真相无从考究,根据民间的传言,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在刘娥的寝殿要洗手,一个生得美丽动人,细皮白美的侍女李氏捧着一盆水拿到他跟前,宋真宗抬头一看侍女李氏便动心了,对她非常好奇便多讲了几句话。李氏说她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的神仙说要赐给她一

  • 朱元璋跌倒在地无人敢扶 一将军斗胆搀扶 不久之后将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处死张道光,朱元璋处死儿媳完整版,朱元璋死前说的三件事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因为由贫困就没有读书,后来就给地主放牛为生。后来朱元璋参加了起义胜利后当了皇帝,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那么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肯定身边少不了许多农民朋友。可是大家都知道皇帝是要治理整一个国家的,皇帝的形象很重要。后来一个农民的老乡认出了朱元璋,就想仗着自己跟朱元璋儿时的关系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