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的皇后''马大脚''是个怎样的人?让朱元璋在其死后再未立后

朱元璋的皇后''马大脚''是个怎样的人?让朱元璋在其死后再未立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098 更新时间:2024/1/25 3:36:53

朱元璋的皇后''马大脚''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马皇后

我们先来看下马皇后的身世背景:

马皇后(孝慈高皇后)是归德府宿州人(1332-1382年),那么有人会说宿州不是安徽的吗?干嘛加个归德府?这里笔者给大家解释下:

归德府的治所是在今天的河南商丘,所管辖地区包括了河南东部、苏北地区、皖北地区。当时的宿州是在归德府的管制下的。直到民国时期设置了长达八百年的归德府才被撤销。

归德府旧址

马皇后出生在当地富豪家庭,其母早逝,其父对其十分宠爱,对其百依百顺,大家都知道封建社会女子是要缠足(古代女子为了迎合男子审美)的吧,可是马皇后认为这是陋习所以不想缠足,其父也是听之任之,小编想说这在当时可是相当的任性啊!小编想给马皇后一个大大的赞,敢于破除古代陋习坚持自己的想法。马皇后也是个极有才华的女子,会写诗会画画,最擅长的是史书。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马皇后更加有自己的主见,对后来朱元璋开国之路,安国之路都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朱元璋这样评价''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

后来马皇后的父亲马公因避祸,将马皇后送到友人郭子兴处,郭子兴膝下无子女,对聪明伶俐的马皇后很是喜爱,将其认作养女。后马公不幸离世,郭子兴更是将其视如己出。教其知识、刺绣之法等,望其以后能嫁个好丈夫。

马皇后与朱元璋相遇

元末,政府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郭子兴在1352年发动起义,攻打到朱元璋老家濠州时,此时的朱元璋是个游历乞讨的僧人,社会动荡,自然僧人的日子也不好过,朱元璋在游历期间也深深体会到社会黑暗,民间疾苦,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恰逢此时郭子兴打到濠州,于是朱元璋便加入了起义军。

朱元璋

加入起义军后朱元璋精明干练,打仗勇猛,很快就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觉得朱元璋以后一定有不凡的成就,于是便将养女马皇后嫁给了朱元璋。

那么相遇以后得马皇后为朱元璋做了什么?

其一、郭子兴之困

郭子兴虽然很看重朱元璋,但是却是个心胸狭隘之人,忌才妒能,爱听谗言的人。朱元璋深受郭子兴重用,树大招风自然有人眼红,便在郭子兴面前进言诋毁朱元璋,郭子兴听的多了,自然也就信了,所以便将朱元璋关了起来,不让他吃饭。

郭子兴剧照

马皇后此时做了什么呢?

马皇后,虽然是郭子兴的养女,但是既然嫁给朱元璋了,她就一心站在朱元璋这边。马皇后得知朱元璋被禁食,于是''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偷了几块热饼放在怀里,皮肤都被烫伤了,就为了让朱元璋吃点热乎的饼。与此同时,马皇后用自己身上仅有的财物送于她的养母和郭子兴的妾室,让她们在郭子兴面前多说点好话,郭子兴也是个软耳根子,这才使得朱元璋得以脱困。

其二、安定人心,坚实后盾

01

攻打集庆配图

1355年,朱元璋渡江攻打集庆(南京),为了阻断后援,元军派兵阻断了长江的沿线,此时留在和州的马皇后和将士的家眷,被孤立着。一时间将士们和家眷们都有点心惶惶。此时的马皇后并没有慌乱,积极的去安抚人心,使得前线将士得以安心杀敌,与此同时还亲自带领随从和家眷们给前线将士做军鞋。朱元璋毫无后顾之忧,最终成功攻下集庆。

02

朱元璋对战陈友谅

1360年,三大势力之一的陈友谅,想要灭掉朱元璋,率兵来到江宁城下,城内一片惶恐,百姓官员都整理东西准备随时逃跑,此时马皇后知道,一定要稳住人心,于是将自己积累的一些私人财物犒赏给将士,将士们很受感动,稳定住了军心,将士们奋勇杀敌,这才击退了陈友谅的大军。

其三、教子有方

01

马皇后有五子,周定王朱橚是最小的儿子,放荡不羁的性格让马皇后很是担心,周定王前往封地时,马皇后让江贵妃去监督周定王,赐了个木杖给江贵妃''周定王若有过错,可以披衣杖责'',周定王一听,瞬间怂了,哪里还敢做些出格的事,安分守己的做着自己的周定王。

02

对待自己其他的子女,也是严格要求他们,严于律己,勤俭持家,不能因为身份高贵就目中无人,奢侈无度。

其四、后宫典范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印象中的皇后虽然没有皇帝高贵,但是在后宫可是一宫之主,穿戴极尽奢华,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一个不开心随便处死个宫女太监都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这在马皇后身上真的是一点都不沾边,马皇后虽然是富贵出身,而后又被封为皇后,在一般人看来肯定是养尊处优的主,然而马皇后在后宫中却是勤俭、友善、仁厚的形象。她遵循”前人古训”吸取前人的好的经验,用来管理后宫。

01

有一次一位宫女无意中让朱元璋生气,朱元璋大发雷霆,马皇后跟着朱元璋假装发脾气,让人把这个宫女送到宫正司定罪。朱元璋平时只看到马皇后宅心仁厚,不想这时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举动,于是便问马皇后为什么这样做,马皇后回答朱元璋:陛下是一国之君,个人的喜怒哀乐如果没有掌控好,很可能会让一些无辜之人受冤,所以我把这个宫女送到宫正司,根据律法公正的处理这个宫女。

02

马皇后早年跟随养母学习过织布刺绣之法,虽然做了皇后但是她没有高高在上,而是闲暇之时组织宫女亲自带领她们织布,并且将这些织布送给一些需要的人。

03

马皇后和后宫嫔妃

对待后宫嫔妃,马皇后没有像有些皇后那样为了自己的地位想方设法的去设计对付那些受宠嫔妃,相反马皇后在朱元璋对嫔妃有怒火时极力保护嫔妃们。大家印象中是不是经常有电视剧里嫔妃们为了争权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一些嫔妃怀龙种,但是在马皇后看来,这却是他们朱家的后人,无论是谁生的都要好好对待,马皇后甚至亲自为这些怀孕的嫔妃做膳食,有没有惊呆哦?正因为马皇后的这些举动,后宫嫔妃和宫女们都很爱戴尊敬马皇后,后宫秩序也是井井有条,嫔妃和宫女们也都积极的像马皇后学习。

其五、心怀天下,爱民如子

马皇后不仅仅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对于朝廷政事也给了朱元璋很多帮助和建议。朱元璋其实是个急性子易怒而迁怒于人,同时也是个“飞鸟尽、良弓藏”的主,陪朱元璋打天下的人,在后来大多都被朱元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除掉了。马皇后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是尽自己所能去挽救了一些贤良之才。

01

沈万山大家都不陌生,当时的首富,因为捐献家财修筑护城墙,且犒赏军士。

朱元璋听说这件事后大怒:“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

马皇后劝说:“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详”

朱元璋听后虽然消气了不少,但是心里还是不舒服的,这个梗过不去啊!于是免了沈万山的死罪,将其发配到云南去做劳力。

02

大学士宋濂大家都不陌生,由于宋濂的子孙宋慎和胡惟庸的案子有牵连,朱元璋就想顺势把开国功臣宋濂给杀了,宋濂是太子的老师,为了给宋濂求情太子差点投水淹死,然而并没有改变朱元璋的想法。后马皇后得知便命令厨房都布置素食,

朱元璋吃饭时纳闷问马皇后:“这是为何”、

马皇后回:”寻常百姓家请先生教子,都要礼遇一辈子,我们作为帝王之家居然这样对待太子的老师,我们应该吃素为他祈福“

朱元璋听完惭愧,便免了宋濂的死罪。

03

一日闲来无事,马皇后和朱元璋闲聊

马皇后对朱元璋说“今天下民安乎?”

朱元璋回:''此非尔所宜问''

马皇后回:“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

由此可见马皇后对天下百姓的情怀,可能也正是出身于百姓家庭和成长于战乱年代才更加能理解百姓的苦楚与不易,能保持这份初心也是难能可贵的!

马皇后之死

公元1382年,马皇后因病离世,留下遗言于朱元璋”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马皇后病死

马皇后最后都放不下天下的百姓安危,可谓是一代明后。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没有立过新的皇后。

小结:

在笔者看来,在古代封建社会,能做到像马皇后这样的实属少之又少,大多为了权力之争丧失本心。马皇后对于明朝的建立和后世的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没有马皇后就不一定有明太祖朱元璋,兴许朱元璋早在郭子兴在世时就困死牢狱了,可以说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妻子,更是朱元璋的贵人,因此朱元璋称帝后和马皇后之间相敬如宾,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有了大明朝的盛世。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后代沦落至今,家中仅剩一张皇帝龙椅,有人出价五万购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就有各地藩王被分封到各地,后来李自成兵败,清军入关,但是明朝朱氏家族并没有完全被赶尽杀绝,因为遍布全国各地,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杀完,有些人改名换姓了,也找不到,这不,在浙江浦江县田后蓬村,这里就住着一户朱元璋的后人。田后蓬村又叫“南京村”,有将近40户人家,大约150多人,这里的村

  • 朱元璋仿宋律定家法,胡惟庸说太宽松,马皇后9字回应令人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最怕马皇后,马皇后对朱元璋有什么帮助,马皇后对朱元璋的态度

    朱元璋称赞马皇后比肩唐朝的长孙皇后,马皇后从不沾沾自喜,而是趁机谏言朱元璋善待功臣,“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因为马皇后的存在,大学士宋濂、参军郭景祥、李文忠、沈万三等人都逃过死劫,洪武年间也只有马皇后能“压”朱元璋一头。朱元璋称帝之后

  • 相比靖康之变,五华乱华才是“奇耻大辱”,往事不堪回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靖康之变有多耻辱,靖康最惨公主是谁,北宋靖康野史

    可是相比较五胡乱华,这次的耻辱根本不值一提,然而世人很少会说起五胡乱华的事情。靖康之耻并没有完全消灭汉人的政权,北宋灭亡之后,幸存的宋皇室就选择了向南迁移,再次建立南宋政权,在后面所做出的抵抗也还不错,但西晋不一样,天下的百姓都因五胡乱华遭此大难,一时之间,华夏大地生灵涂炭。曹魏后期,司马家族的势力

  • 唐朝战争胜少败多,宋朝战争胜多败少:为什么唐强宋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隔了多少年,唐朝与宋朝战争,唐朝和宋朝中间为什么间隔了51年

    从1268年,元军开始围攻襄樊,一直到1273年襄樊失守。随后元军南下长江,元军征服整个长江以南,南宋国土的整个过程当中,就几乎再也没有正经战斗了。元军一路马不停蹄,追赶南宋小朝廷,一直到崖山,才有了1次正经战斗。简单说,比如唐朝灭高句丽,失败了很多次中等战斗,但是在几次大决战当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一

  • 人们常说“脏唐乱宋”,宋朝到底有多“乱”?看完你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有多乱,为什么宋朝乱唐,古代宋朝乱在哪里

    在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涌现出过很多的朝代,比如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它的创始人秦始皇几乎以一己之力,定义了我国2000多年的统治规则,可谓是影响力巨大的朝代。还有后来的汉朝,扩展领土,追击外敌,用自己的强大给一整个民族冠上他们的国号,还有唐朝,一个影响力巨大的王朝,当然,还有那

  • 包拯在60岁寿宴上感叹膝下无子,儿媳跪下说:您还有一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包拯个人简历,包拯60岁大寿感慨,包拯的真实身份暴露

    包拯一生共娶了两妻一妾,第一任妻子李氏早亡,也没给包拯留下个一儿半女。后来他又娶了第二任妻子董氏,董氏在嫁过来时还带了个陪嫁丫鬟孙氏,也一并嫁给了包拯做妾。这两人与包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一直生活的都很和睦。唯一不足的就是没能给包拯诞下子嗣。后来在包拯35岁时,继室董氏终于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包繶。在

  • 娶到成吉思汗女儿,他兴奋不已,看到新娘素颜后却决定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吉思汗娶了多少老婆,成吉思汗结婚照片,秦始皇vs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把刀驾到了帖儿该阿蔑的脖子上,很疑惑的问帖儿该阿蔑:为什么要悔婚,我女儿哪一点配不上你。帖儿该阿蔑苦笑了一下,表明了他的心意:即使是死,他也不愿意娶成吉思汗的女儿布亦塞克公主。大国之间的婚嫁很多都是政治联姻,不为儿女幸福,只为能让两国的友谊更上一个台阶。蒙古的部落也是一样的道理,部落之间的娶

  • 赵匡胤出门闯荡,问相士该去哪,相士说向南,赵匡胤直奔北方而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匡胤回家乡,赵匡胤向南统一的地方,赵匡胤何时胸怀天下

    赵匡胤能做皇帝,最应该感谢两位贵人,一个是后周太祖郭威,另一个是周世宗柴荣,如不是这两个人,赵匡胤最多也就是追随父亲的脚步,做一名普通的禁军将领,绝不会有代周建宋的可能。赵匡胤的帝王之路,大体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遇见贵人,第二步吸取经验,扩充实力,第三步黄袍加身。三步之中,前两步最为关键,走好前两步

  • 为何清朝能收复蒙古明朝不能,主要原因不在清朝,而在于沙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沙俄与蒙古的战争,沙俄为什么能打过蒙古,沙俄和漠北蒙古谁厉害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纵深太大了,你来打我打不过可以跑,整个西伯利亚都可以让游牧民族驰骋,而草原上补给困难,难以农耕,不可能长期被农耕为主的中原王朝占领,所以打完只能退回来。等中原王朝军队都走了游牧民族的再回来继续生活,该扰边还继续扰边,猥琐发育一阵甚至能猛攻一波。但是到了清朝之后这个

  • 李自成兵临城下时,曾提出三个退兵条件,崇祯一看气的踢翻了龙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自成对待崇祯,崇祯要调人杀李自成,崇祯龙椅

    说起李自成派来的这个人,崇祯皇帝是非常熟悉的,他叫杜勋,曾经是崇祯身边的太监,在宣府被攻破时投降,李自成看中了他与崇祯的特殊关系,特意派他来执行这项任务。杜勋坐上城楼上放下的吊绳,来到内城见到了崇祯,朱由检虽然生气他没有“尽忠王事”而投降了敌人,但这个时候也没心情追究,连忙问他李自成到底要怎样才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