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当时明面上掌握的兵力或许只有八百,但是李世民早在之前早已暗中完成了一系列操作,提前收买了大量的禁军将领,就等待着反戈的一幕。说到这里不禁会感到好奇,为什么没有败绩的李世民手上没有太多的兵力呢?只能通过私下贿赂的方式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主要还来自于父亲李渊的控制,李渊牢牢地将军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时对于李世民来说,除了父亲的这座大山之外,李建成和李元吉同样也会威胁着自己的发展。光是李建成和齐王手上的兵力就有两千多人。
因此对于当时的李世民来说,要想获得胜利,已经不能在数量上取胜了,数量上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与此同时李建成自然也蠢蠢欲动,同李元吉计划着一起暗杀李世民,希望在临行出战前将李世民斩杀在大帐之内。
所幸有人暗中将消息放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意识到自己所处情况的危急,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积极笼络各方力量,借此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所以即使李渊并没有下放太多的军权给李世民,但李世民却暗中掌握了不少的军权。
李渊夹在几个儿子之间,权衡着他们之间的关系。到了李世民真正发动政变时,李渊其实并不是丝毫没有察觉的,权力的较量从来都不会受到亲情的束缚。李建成有次邀请李世民去东宫喝酒,李世民饮酒后发现酒中被下了毒,一连吐了很多的血。
李渊在得知兄弟互相残杀之后,龙颜大怒,并狠狠地把李建成教训了一顿,并决定将李建成和李世民分离开,让两人没有机会联络,李世民也因此被李渊派往洛阳。但是最终也没有如李渊所想,太子集团是不可以不作为,就静静看着李世民被调往洛阳的。
于是也有了之后的政变,李渊面对混乱的情况,并没有选择直接镇压,将三个儿子都置于权力的刀锋之下。在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殒命之后,于是最终还是做出决定,,将自己手上的权力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不负李渊的众望,这里还要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李世民能够在兄弟之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李世民本人确实也拥有着超高的才能。能够不骄不躁地默默壮大自己的力量,最后在沉潜中完成最后的崛起飞跃。
并且李世民不像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样,他认准的事情就不会心慈手软。另外对于当时的李世民来说,发动玄武门政变似乎也是无可厚非的选择,相比于尉迟恭另立山头来说,可能父辈辛苦打拼下来的大唐盛世会就此结束,天下也即将面临着大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