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嘉靖大臣所说的“感言收复河套者,斩”是怎么回事?

明朝嘉靖大臣所说的“感言收复河套者,斩”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69 更新时间:2024/1/24 16:03:40

1、曾铣上书嘉靖引来杀身之祸

曾铣,是嘉靖八年的进士,曾巡按辽东,因功升职为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又改为巡抚山西,不久升职为兵部侍郎。嘉靖二十五年,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又因功增加薪俸一级。史载,曾铣喜好功名,加之为回报嘉靖的知遇之恩,想有所作为。

于是,曾铣把眼光投向河套地区。当时,河套地区被蒙古俺答部所占,对中原威胁巨大,他向嘉靖上书,而这封上书也最终要了他的命。信的大意如下:

蒙古俺答部占据河套近百年,孝宗、武宗想收复而不能。俺答以河套为基地,扰乱侵扰中原。封疆大臣中无人对陛下说要收复河套,因为这是军事重任,出现小闪失就会引发连锁反应,祸及自身。我也知道此战凶危,但枕戈汗马,切齿痛心很久了。我私下谋划着,趁秋天马肥之机,怀强弓劲矢,对方聚兵进攻时,我们分散防守,让他们暂时得逞。等冬天水枯时,马无隔夜之粮,春寒阴雨时,土地干燥,对方优势渐弱,我们就占优了。到那时,请让我率精兵6万、山东枪手2000人,在春夏交接时带50天粮饷,水陆齐发,直捣敌人巢穴。炮火激荡,敌人肯定大败。这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也是万世社稷所依赖的办法。

2、曾铣的上书最初得到嘉靖赏识

曾铣写得有理有据,对敌情分析十分到位。为增加份量,他逐条上奏8项建议,还与延绥、宁夏的大臣计划西起定边营、东至黄甫川修筑1500里边墙御敌。为此,他请求拨款金币10万,准备3年完工。奏章下到兵部后,兵部主事请求武官吏商议此事。

嘉靖看到书信后下诏:“贼据河套为患很久了,我日夜惦念,边臣没有人来分担我的忧愁。曾铣倡导收复河套的提议很好,曾铣可与诸镇大臣悉心研究方略,给予修边费20万两。”要求10万,给了20万,曾铣信心大增,态度也更坚决。

经过与诸镇大臣的会商,曾铣集众人的意见,上奏方略18条,并献上阵营图8幅。嘉靖为此很满意,下旨让朝臣讨论。朝臣看到嘉靖很赞赏曾铣,都附和着曾铣的说法。但是,在看似风平浪静之下,正酝酿着一场大风暴。

3、严嵩敏锐抓住嘉靖心理变化

突然,嘉靖出具亲笔诏书晓谕各大臣:“现在驱逐河套的逆贼,果真师出有名?粮草果真有余,一定会成功吗?一个曾铣何足道也,如果造成生民荼毒怎么办?”一时风向逆转,大臣们不明所以。不过,有一个人挺明白皇帝的心思,这个人就是权臣严嵩。

曾铣上书前,大臣夏言想借此事立功,就全力支持他。而严嵩与夏言有仇,则想借此事搞垮夏言。发现皇帝心理起了变化,马上抓住机会说:“对曾铣一向褒奖,我都没听说过原因是什么,他的功劳是什么。”

兵部尚书以旗则见风使舵,把朝臣的意见再次上奏,全部推翻以前说法,声称河套不可能收复,所谓“感言收复河套者,斩”。嘉靖下令逮捕曾铣,让王以旗接替他。虽然抓了曾铣,嘉靖最初并不想杀他。但是严嵩明白:官斗不能留隐患!

4、严嵩一计借力打力

严嵩为置曾铣死地,又想起一个人来,此人是咸宁侯仇鸾。仇鸾在镇守甘肃时因错被曾铣弹劾过,逮捕问罪。而严嵩向来与仇鸾走得很近,于是他利用狱中的仇鸾借力打力。最终救了仇鸾,杀死曾铣和夏言。

严嵩获知曾铣的好友苏纲,是夏言后妻的父亲,苏纲、曾铣、夏言之间来往密切。于是,他以狱中仇鸾的口气上书,称曾铣曾在边关中战败,隐瞒不报,克扣军饷上万两,让儿子曾淳和他的亲信苏纲贿赂上级。

这些事全是没有证据的,但嘉靖深信不疑,把曾淳、苏纲下诏狱。随后,法司把曾铣的罪过与边帅失陷城寨之罪相提并论,依照法律,曾铣以交结近侍罪当斩,妻、子流放2000里。曾铣死后,夏言也坐罪被斩,仇鸾则释放出狱。

5、嘉靖为何出尔反尔

曾铣之死的过程非常蹊跷,最初他的建言得到嘉靖赞成和赏识,后来风向突变,严嵩发难,抓住机会杀死了政敌。除了严嵩是嘉靖的信臣、嘉靖对严嵩的诬陷深信不疑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嘉靖突然转变态度?

后世分析认为原因有三:

原因一:英宗因为受蛊惑,才有了土木堡之变,严嵩以此向嘉靖建言不要轻战端,正中嘉靖下怀。

原因二:嘉靖尊尚道教,一心修玄,20年不上朝,但仍能皇权独揽,靠的就是在用人上“忽智忽愚”、“忽功忽罪”,让群臣摸不清头脑。

原因三:嘉靖放任严嵩专权20年,是看透了内阁文臣所谓的风骨,不想给他们“青史留名”的机会。同时,他也看透了严嵩狡黠又媚上的特点,宁肯用一只狗去看护自己的权杖。虽然档次不高,但没有任何风险。

正是基于上述3个原因,嘉靖才突然变卦,听信了“感言收复河套者,斩”,杀死了忠臣曾铣——好在历史不会让忠臣从此辱没名声:隆庆初年,曾铣被追赠兵部尚书,谥号“襄愍”;万历年间,还在陕西为曾铣建祠以示纪念。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阎王,一个是包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四大阎君功力,十殿阎罗和四大阎王,历史上的包拯有多惨

    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中国的神仙都是凡间贤德的人或者是有很大功劳的人死后变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国的四大阎王分别都是谁。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其中竟然有三位都是宋朝的。 第一位:韩擒虎韩擒虎是隋朝的开国大将,他本来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韩擒豹。然而由于他天生神力,在他年少的时候就曾经生擒了一只

  • 63岁汤和告老还乡,朱元璋高兴道:要什么赏赐?汤和:100个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汤和死后朱元璋的态度,朱元璋和汤和在哪里放牛,汤和去世朱元璋痛哭

    汤和和朱元璋是同乡,小时候就是一块儿玩大的同伴,只是朱元璋表现的与众不同,他总是喜欢扮演皇帝,但是连年天灾人祸,朱元璋给地主家放牛的活也没了,家里父母兄弟姐妹都饿死了,一家人就剩下他和自己的嫂子,为了活下去两人也分道扬镳,朱元璋出家当了和尚,而汤和却投靠了郭子兴,加上一身武艺,很快就在郭子兴军中得到

  • 此人是朱元璋的同乡好友,拿到一块免死铁券,最后却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免死铁券几人幸免,朱元璋收回免死铁券的视频,朱元璋交免死铁券

    周德兴和朱元璋是名副其实的同乡,两人关系十分融洽。当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后,势如破竹,混的风生水起,于1353年回到家乡招兵买马,作为同乡的周德兴自愿参加朱元璋的军队,因为他认为跟着朱元璋混,以后一定会封侯拜相,流芳百世。可是颇有政治觉悟的朱元璋此时发现自己和郭子兴在许多问题上矛盾重重,并且无法调解,

  • 历史上5大起义口号,一个让崇祯丢掉江山,一个让清政府十分头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朝投降派有多少人,明末崇祯有哪些军队,南明军队为什么不救崇祯

    第二个则是黄巾起义中提出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由于外戚和宦官相继争斗不已,百姓民不聊生,当时天灾人祸不断,朝廷也没有优加抚恤,最终大量贫民聚集在张角的旗下,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东汉农民大起义。此时正是英雄不断涌现的时刻,东汉掌握实权的刺史和诸侯们,开始以镇压叛乱

  • 宋仁宗用膳时吃到一粒沙子,宫女们皆惊慌失措,他小声说了6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仁宗吃饭吃到石子,宋仁宗保不住臣子原因,宋仁宗不仁慈的故事

    无独有偶,后来有一次,宋仁宗用膳时吃到一粒沙子,大家要知道,宋仁宗可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吃喝都是由御膳房专门照料的,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定是御膳房办事不利。宋仁宗立即吐了出来,身边的宫女看到后立即凑了过来,皆惊慌失措,然而宋仁宗小声说了6个字“一定不要声张。”大家要知道,对下手下人的过失,宋仁宗首先想到

  • 朱标活着时,为啥朱棣不敢跟他争夺太子之位?看看朱标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标要是没死朱棣还敢反吗,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朱标如果不死朱标会立谁为太子

    在我国封建王朝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了数不尽的草根皇帝,而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自从他建立了大明朝之后,明王朝就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王朝。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明朝应该是封建王朝中华夏文明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的朝代。无论是对外的边境战争,还是文化方面的郑和下西洋,或者是内部的经济发展,在

  • 中国从宋朝才开始种棉花,那么之前古人是怎么御寒过冬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棉花普及了吗,宋朝时大量种植棉花的原因和影响,宋朝棉花过冬

    棉花是一种亚热带植物,刚开始的时候只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地区。根据历史记载,在宋末元初的时候,史书上才开始记载棉花这个词。因此棉花是在宋朝末年的时候才开始在中国种植的。我们都知道,棉花是主要御寒的材料。那么在没有棉花之前,古人是怎么御寒,度过冬天的呢? 其实,就算在元朝的时候,棉花的种植也没有普及开来

  • 中国为什么清宫剧泛滥成灾,却很少有人拍元朝的电视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啥不拍元朝电视剧,最惊艳的清宫电视剧,三十六宫七十院香港拍的清宫剧

    近些年来,在古装剧当中,最受欢迎的大概就是清宫剧了,比如《孝庄秘史》,《还珠格格》,《甄嬛传》等。然而,同样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为什么却很少有人拍元朝的电视剧呢?其实,不是人们不想拍,而是不敢拍,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在大多数人的情感上,人们对于元朝是非常排斥的。因为宋朝就是被元朝所灭,其

  • 此人死后留下一珍贵遗产,让明朝称霸世界200多年,朱棣做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临死说出的秘密,朱棣死后留下的东西,朱棣死后谁最悲惨

    多亏了朱元璋手下的将士视死如归,英勇奋战,加上刘伯温的多方筹谋方扭转了乾坤。陈友谅中箭而死,然而他死后留下一珍贵遗产,这便是他的水军,大家要知道,后来这支水军被朱元璋收编,成为明朝水师。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时期,明朝水师空前强大,其中各种船只三千余艘,还有250艘能够进行长距离海上航行的船只。这个时候

  • 宋江明知自己必死,为何要毒死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李逵?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江毒死李逵原因,李逵捉假宋江,李逵误会宋江强抢民女

    然而结果如何呢?首先宋江的这个想法,在正常情况下是正确的,对于皇帝来说,也希望身边有几个忠臣,并且还是大功臣,然而就怕皇帝身边出现小人,可惜的是,当时在朝廷中,针对宋江的却真有4个小人,并且他们都位高权重,说话很有分量。这便是我们大家熟知的蔡京、高俅、童贯、杨戬,大家要知道,当年梁山好汉可是劫持了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