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陵是李广之孙,降匈之后被夷三族,最后李广家族有何结局

李陵是李广之孙,降匈之后被夷三族,最后李广家族有何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4/2/7 18:15:07

过了700余年之后,唐朝李氏认为祖上出自陇西成纪,于是自称是李广之后。公元648年,自称李陵后人的黠戛斯部落(位于如今俄国叶尼塞河上游)来唐朝贡,与唐太宗李世民成功认亲。公元708年,唐中宗旧话重提:“尔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再一次肯定李唐与李陵是同宗关系,都是李广后人。

既然因为李陵降匈,导致被夷三族了,那么李广断子绝孙了吗?唐朝宗室自称李广之后,又从何谈起?

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5000步兵北上,主要战略目标是观察与吸引匈奴兵力,《汉书》记载汉武帝命令他“以九月发,出遮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

但不幸的是,李陵遭遇匈奴主力,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血战八天杀敌1万多之后,李陵投降了匈奴。得知李陵已降匈奴,武帝大怒,司马迁为之辩解而被处以腐刑。很久之后,汉武帝悔悟,知道李陵降敌是因为没有救援,于是派使者慰问赏赐了李陵的残部。李陵在匈奴一年后,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应李陵回国。

公孙敖无功而返,对武帝说:“听俘虏讲,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武帝听到后“族陵家”,夷其三族。

所谓夷三族,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刑法,但具体是哪三族,史书上却有不同记载。

1,父、子、孙三族,《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东汉大儒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

2,父族、母族、妻族,《后汉书·杨终传》:“秦政酷烈,违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李贤注引《汉书音义》:“父族、母族、妻族也。”

3,父母、兄弟、妻子,《史记·秦本纪》:“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可见,不管按照哪一种解释,在汉朝的李陵一系肯定没了。史书记载,李陵的母亲、妻子、儿子都被杀,其中李陵之子姓名史书没有记载。但李陵一系没了,不代表李广断子绝孙。

李广一共有三子,即: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幼子李敢

1,长子李当户,在汉武帝时做过郎官。有一次,韩嫣与汉武帝玩耍时,韩嫣的行为有些放肆不敬,李当户看了很愤怒,上前打跑了韩嫣,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李当户死于李广之前,李陵是其唯一儿子。

2,次子李椒,汉武帝时当过郎官,曾任代郡太守,在李广死之前去世,无子。

3,幼子李敢,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中,李广迷道获罪自杀时,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霍去病击左贤王,立下大功,被赐爵关内侯。第二年,李敢怀恨父亲之死而击伤大将军卫青,但卫青没有声张。后来李敢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留下一子李禹

因此,李敢去世之后,李广后人只有李陵与李禹二人。李陵降匈之后,李广一脉在国内还有李禹,因李禹不在李陵三族之内,所以未受李陵事件牵连。

不过,李禹命运不好,公元前91年的巫蛊之祸中,李禹受到牵连蒙冤而死,好在留下了一个儿子李承,据说后代有凉武昭王李暠、李虎、李渊、李世民等。

可见,唐朝宗室是源自李广幼子李敢一脉,当然学界对此还有不少争议,认为唐朝宗室最多只能追溯到凉武昭王李暠这一代,往上可能有攀附历史名人之嫌。十六国时期,建立西凉割据政权的李暠,自称是李广十六世孙,但只是“自封”而已,真相如何很难说得清楚。

除了李唐是不是李广后人难以考证之外,李陵后人就更传奇了。

1,五胡乱华至南北朝时代,自称李陵之后的胡人不计其数,其中最出名的是建立北魏帝国的拓跋珪,就自称是李陵后代。当时李陵降敌,匈奴单于将拓跋氏嫁给了李陵,由于当时胡族随母姓,于是李陵后人就成了拓跋部落。又因为拓跋部落与鲜卑人通婚,进而发展成拓跋鲜卑部落。

2,李陵降敌之后,匈奴单于很看重李陵,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后来又立他为坚昆国王(如今俄国叶尼塞河流域),坚昆国与上文谈到的黠戛斯部落位置大致相同。唐初,黠戛斯部落朝贡兼认亲,自称李陵后裔的黠戛斯黑眼黑发,普通黠戛斯人却赤发绿瞳,不知道李世民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真的认可他们是李陵后裔,最终举办了一场成功的、胜利的、圆满的认亲大会。

黠戛斯人非常传奇,除了一直是唐朝坚定的盟友之外,多次参与唐朝对突厥的军事行动,还曾击败回鹘一统漠北,如今我国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和中亚的吉尔吉斯人,就是黠戛斯人的后代。

3,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登基,封李穆为太师,位列三公。而这个李穆,《隋书》记载是“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李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李穆自称李陵之后,后来迁回故里陇西成纪。只是,李渊自云李广之后,李穆自云李陵之后,但两者关系却很一般,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对李穆一脉也没有什么关照,奇哉怪哉!

李陵被夷三族之后,李广肯定没有断子绝孙,只是李禹是不是繁衍了李唐一族值得怀疑。至于自称李陵后人的,就更值得怀疑了。笔者认为,其中更多的可能是借助李广、李陵的历史名声,李唐借助李广威名,进一步彰显政权的合法性,胡人借助李陵之名,降低中原汉人的抵触心理。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隋书》、《旧唐书》

更多文章

  • 关羽乃“义绝”之人,但败走麦城之时,为何主动向孙权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败走麦城简笔画,关羽败走麦城被谁生擒,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什么死得这么惨

    然而,根据《三国志·吴范传》的记载,关羽败走麦城之时,却曾主动向孙权投降:“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关羽乃“义绝”之人,是刘备最铁杆的兄弟,为何主动向孙权投降,是关羽贪生怕死,还是另有原因?公元219年,中国先后爆发两场决定历史走向的战争,一场是汉中之战,蜀国单挑魏国,以刘备取胜告终,一场是襄樊之战

  • 曹操麾下6大猛将有谁?许褚典韦入选,剩下4人意料之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许褚 典韦 曹操,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八大猛将,曹操的猛将许褚有多厉害

    在曹操众多武将中,分为很多种类,如宗室子弟八健将如曹真曹洪曹仁等人,还有五子良将这种既能带兵打仗又能单挑的,另外还有一方军政大员如夏侯渊,夏侯惇这种手里有着很高权力的曹操嫡系武将,外加其他副将,保镖等组成了曹操的武将团。那么曹操这么多武将中,单挑能力排名前六的猛将都有谁呢?许褚和典韦肯定在列其中,除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会失败,韩信怎么就一次北伐就成功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信北伐成功诸葛亮北伐为何失败,如果诸葛亮有韩信北伐能成功吗,韩信北伐完整版

    不同于演义里的平庸大将,曹真其实是一员大将,其平定河西之战更是太厉害了,一战定河西,据《魏书》记载,此战“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这一战打的胡人联军哭爹喊娘。《三国志》:曹真字子丹 ,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

  • 三国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将,怎么大东吴就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魏和东吴五虎将,曹魏东吴,三国曹魏名将一览

    三国时期,蜀汉的五虎将有张飞、关羽、马超、赵云和黄忠,最拉风曹魏的五子良将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以及徐晃等五位大将也是6的一笔,而大东吴就没有。很奇怪,东吴良将也颇多,咋就啥也没有。大东吴在立国之初的人才培养氛围都比其他两个国家要好,猛将即有数十位之多,但为何《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都不给东吴五虎

  • 三结义之前的关羽卖枣,张飞杀猪,为何战场上如此勇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练就武艺人们常说,出众的武艺必定传承名门,可关羽是个打枣的,张飞又是个杀猪的,这两个人如此身份,哪来的名师授武呢?这里就得说一说两人的上一代,祖先那一辈了。在东汉末年,并州有张氏家族,族内有一系兄弟三人,最大的叫张傀,学武有教无类广收弟子;二弟张偃是写文章的文士;最小的和张傀一样学习武艺,名张俭。张

  • 项羽打赢了每一仗,为何败一仗就乌江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项羽为何自刎于乌江,项羽自刎乌江故事20个字,项羽兵败后在乌江什么地方自刎

    从整个战争的进程来看,项羽始终是压着刘邦在打,战术和战役上都占有优势。彭城之战、荥阳之战都是这样。但是,项羽的后方总是起火,彭越、英布不停地骚扰楚军的粮道和都城,逼得项羽不得不回援,到手的胜利果实只好放弃,又得重头再来。如果项羽手下有一、两位够份量的大将,帮他看住老家,或者防住北方的韩信。他就可以安

  • 刘封拒绝了援助关羽,致使关羽败亡,如果他援助关羽能改写历史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封能救关羽吗,关羽与刘封的恩怨,当年关羽被刘封救了吗

    在正史上,刘封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所说的,是在关羽走麦城的时候,派廖化求援的的。而是在襄樊之战期间接到关羽要求援助的信件的。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在关羽出兵襄樊之前,刘封和孟达就攻占了上庸。上庸和襄樊有汉水相通,战略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可行性吗,只用精兵五千,诸葛亮为何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能恢复吗,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实力,魏延 子午

    公元228年汉军北伐,将领魏延提出韩信分兵之事,袭取长安,但诸葛亮不从。诸葛亮声称大军出斜谷道攻取郿,另以大将赵云、邓芝为疑兵,屯据箕谷,实际上率大军攻祁山。当时蜀魏之间已经多年没有战争,曹魏无备,故天水、南安、安定诸郡皆叛归蜀汉,后来曹魏以曹真、张郃为大将拒战,在街亭打败马谡,致使第一次北伐失败。

  • 倘若马谡守住街亭,诸葛亮的北伐就能够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马谡听诸葛亮的话会守住街亭吗,马谡守住街亭北伐能成功吗,诸葛亮在哪里让马谡去街亭

    诸葛亮没办法,只能放弃了所有的战果,狼狈不堪撤回益州。后世人普遍认为,马谡是罪人。因为倘若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就能够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这样一来北伐就能够成功了。事实上,这种观点实在是太书生气了,对于战争的分析也太表面化了。它不像是在电脑上玩儿战争游戏那样,造出一堆坦克就可以碾压对手。尤其是在三国那

  • 诸葛亮为什么要娶一个丑陋的女子为妻?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为何娶个丑老婆,诸葛亮为什么会娶三个媳妇,诸葛亮的婚姻经历

    小时候,诸葛亮的家境非常贫寒,而且出生也比较卑微,父亲很早就过世,大家可以试想一下那种状况,用悲惨来说,并不过分。为了生存,诸葛亮到处奔波,吃尽了苦头。后来投奔叔父诸葛玄。在那里度过了短暂的童年。14岁的时候,叔父被免官,17岁的时候,叔父又死了。诸葛亮又没了依靠,但古时候的17岁,已经可以自己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