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明朝的20个冷知识,“革除君”指的是谁,“骂詈”是什么罪

关于明朝的20个冷知识,“革除君”指的是谁,“骂詈”是什么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62 更新时间:2024/1/25 12:11:59

1、很多人都说,明朝就明朝,别动不动就叫“大明”,然而事实上,明朝的正式国号就是叫“大明”,史书记载“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所以叫大明也是正确的。

2、朱棣登基之后,将朱允炆的年号革除,就连朱允炆颁布的所有法令都革除了,因此在很多杂史的书籍当中,都将朱允炆称作“革除君”。

3、明朝最小即位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即位的时候只有九岁,而最大年纪即位的是明仁宗朱高炽,等他当上皇帝已经46岁了,更重要的是,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去世了。

4、明朝的二十四衙门中,有一个部门叫宝钞司,是不是听起来,就像生产银票的部门。但实际上,宝钞司是专门生产厕纸的。

5、《大明律》对于“红杏出墙”这种事管得很严,如果有人发现自己妻子“红杏出墙”,而因此杀死奸夫,那么在明朝是不会论罪的。

6、关于明英宗很巧合的一点。当年土木堡被俘,到他被放出来,正好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后来明英宗复辟,再到他去世的那天,正好是八年整。前后两种事件用时都不多不少,一个一年整,一个八年整。

7、明朝的将士论功行赏,主要看斩获的人头,不同的人头有不同价值。永乐年间规定:“以擒斩北虏为首,辽东女真次之,西番及苗蛮又次之,内地反贼又次之”。根据等级的不同,将士有不同的奖赏。

8、明朝时科举是人人都可以参加的,这个“人人”指的是不仅明朝人可以参加,其他藩属国百姓都能参加。曾经有三位高丽人赴京赶考,其中一人考中三甲第五,此人回国之后得到重用,成为高丽的国相。

9、朱元璋在北伐的时候,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因此“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出自朱元璋之口,在此之后出现的,全部都是引用而已。

10、嘉靖年间,有个叫吴情的人考中状元,嘉靖看到名字以后,认为“无情之人怎配做状元”,于是取消了他的状元头衔,降为探花。

11、当时有个叫黄观的人,他从第一次参加科举以来,一直都是第一名,直到考完殿试都是第一。因此很快出名,民间都叫他“六首状元”,这个记录也是绝无仅有。

12、有一年会试,一名叫伦文叙的人高中状元。相传伦文叙以前十分贫穷,常常去店里佘粥,后来成为状元,大家就把他每次佘的同款粥,叫做“状元及第粥”。有趣的是,当年和伦文叙同一场考试的,还有王阳明和唐伯虎

13、明朝有个罪名叫“骂詈”,就是说骂人也算犯法,不过也有规定,读书人骂人不犯法。

14、明朝唯一当了两次皇帝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唯一有两个皇帝同时在位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和他的弟弟朱祁钰。当时朱祁镇被瓦剌俘虏,群臣拥立朱祁钰登基,后来朱祁镇被送回来,但是朱祁钰一直不想退位。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两人都是大明的在位皇帝。

15、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叫钱氏,两人感情一直很好。钱皇后去世以后,她的谥号为“孝庄”。不过她的名气远不如后来清朝的那位“孝庄”。

16、东厂的太监都看不起在朝的文官,认为他们都是和秦桧一样的人,因此东厂的太监拜的是岳飞,因为在他们心中,他们对大明的忠心,就像当年岳飞对南宋一样。

17、朱棣当年册封过四方蛮夷,其中册封足利义教为日本国王,同时还册封了日本一座神山,并命令勒石纪名,而这座山,就是现在日本著名的富士山。

18、当年明朝为了消灭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还效仿当年三国的“孙刘联盟”,去找清军结盟。然而明朝不知道,清军一边答应结盟,一边趁机占领,清军都已经杀到长江边上了,明朝还在研究如何抵抗农民起义军。

19、明朝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特别是女子,必须尊崇三从四德。所以明朝时期的烈女,总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之前的宋、元两朝,达到35000多人。

20、明长城的终点在嘉峪关,之所以将终点定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明朝在西部的边境。其实以前边境外也是属于大明的,只不过随着明朝的衰落,渐渐放弃了西部地区。

结语:以上是关于明朝的一些小知识,你知道多少?如果你还知道更多的冷知识,欢迎补充出来与大家分享。

更多文章

  • 一代霸主朱元璋,容忍此人七年,却因一件事被灭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杨宪之死完整版

    文|庆哥历史解析寒门出贵子,布衣出英雄的故事向来引得人们赞叹。朱元璋就是这其中的楷模。不过悉数中华五千年上上下下,但凡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人,都多少有点追求。譬如秦皇帝追求美人,唐皇帝追求长生,而布衣出身的朱元璋追求的恰恰就是权力。也许你会有疑问,朱元璋贵为帝王,权力自然至高无上。可朱元璋作为一位十分

  • 南宋守陕第一将,斩叔立威,信鸽点军,为何成了又一个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川陕争夺战打响了。他,是陕西素有威名的将领,信鸽点军,斩叔立威……如不出意外,陕西是可以保住的。但随着这名南宋守陕第一将成了又一个魏延,陕西最终落入金军之手。他,就是曲端。1、有文有武是曲大南宋守陕将领中,有两个人很重要,人称"有文有武是曲大,有谋有勇是吴大。"曲大指曲端,吴大指吴玠。曲端成名较早,

  • 中国存在感最低的朝代,比宋朝还早,其3个君主的名字却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我国唯一一个不被历史承认的朝代,宋朝存在感最强的皇帝,我国古代最弱的三个朝代

    天龙八部,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不止一遍,而其中的段正淳更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的风流历史也是不少,作为北宋大理国的镇南王,先后与多个女子都有姻缘纠葛。阿朱阿紫,王语嫣等人也是他的女儿,可以说他算是这部剧当中最风流的一个人物。所有人都以为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只是小说而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在历史上

  • 朱瞻基:大明朝第5位皇帝,600年来,他身上的2大疑团一直未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皇帝朱瞻基,明朝皇帝朱瞻基死在哪里,明朝皇帝顺序表 朱瞻基

    大明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太祖皇帝朱元璋从一个靠化缘为生的和尚一步步夺取天下,这已经是个传奇了。而且在整个明朝,文官的势力十分强大,皇帝甚至可以几十年不上朝,国家大事全由内阁处理,比如著名的万历和嘉靖。除了这些不爱上朝的皇帝,有这样一位皇帝比较特殊,他就是大明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朱瞻基是朱棣

  • 欧阳修举荐过包拯,为何后来又阻止其升官,还骂他是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欧阳修与包拯,包拯跟欧阳修的关系,欧阳修和包拯谁的官大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这庞大“天团”中的两位,欧阳修与包拯。说起包拯,或许你会想到《三侠五义》中断案如神的“包青天”,说起欧阳修,或许你会想起曾经令你背到头疼的《醉翁亭记》,而他们两者组合在一起,你又会想起什么呢?不了解历史的朋友,可能会想两人都是宋仁宗时期的名臣,应该彼此间相处得很好才对。事实上,

  • 他身为明朝藩王,为何死后却能回京安葬,成唯一特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藩王最后的结局,南阳紫山明朝藩王墓,30万明朝藩王几乎全被杀

    因此这些藩王在封地去世,也就直接埋在封国,不会再将其送回京城安葬了。然而,明朝却出现了唯一的特例,他身为明朝藩王,死后却能回京安葬,此人就是秀王朱见澍。那么为何他能享此特殊待遇呢?一看到是“见”字辈的,就知道这个朱见澍,是和明宪宗朱见深一辈的。没错,他是明英宗朱祁镇第五子,明宪宗朱见深的异母弟。而朱

  • 成吉思汗有几百个老婆,几乎都是打战抢来的,那他不怕被刺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吉思汗老婆图片,成吉思汗打仗记载,成吉思汗有多少妻妾

    成吉思汗有几百个老婆,几乎都是打战抢来的,那他不怕被刺杀吗?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气的君王,他一生戎马,常年都几乎在外征战,如果不是成吉思汗的马蹄,很可能我们中国目前的国土面积也不会如此广阔,不过他也是一位非常有争议的君王,因为他非常的嗜杀!因为成吉思汗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所以他的性

  • 宋朝拥有50多万精锐部队,为何没有消灭大理国?太强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入侵大理,宋朝发生最大的战争,历史上真实的宋朝战争

    宋朝拥有50多万精锐部队,为何没有消灭大理国?打不过吗?我们都知道宋朝的军事力量其实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在宋朝统治期间,有着好几个势力和宋朝在对抗着,这让宋朝想尽办法想要除掉他们,但是一切都没有那么尽如人意。当时宋朝有着差不多50多万的精锐部队,但是却拿西南方的大理国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咸丰各方面不如恭亲王,为何能够继位,全靠有位好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咸丰为什么怕恭亲王,咸丰和恭亲王出身,如何评价咸丰与恭亲王

    道光之所以会写两道谕旨,是因为他内心一直十分纠结。他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前三个都在他立储之前去世,皇四子奕詝就变成了长子。另外,皇五子又被过继给了嘉庆第三子绵恺为嗣,因此皇六子奕訢就成为他第二大的儿子。加上后来的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都还年幼,所以储君的人选,就落到奕詝和奕訢头上。但实际上,咸丰奕詝

  • 和珅真的死于贪污受贿?原来和珅在生前,就已经和福长安说过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知道和珅是巨贪为何不杀和珅,和珅表妹被杀和珅生气,纪晓岚和珅最经典片段和珅下狱

    和珅是历史上有名大贪官,可死前记录的罪责,为何却不包括贪污呢说到最受乾隆皇帝重视和宠爱的达成,和珅绝对是当仁不让的,除了和珅之外,还有纪晓岚、刘墉等人都是乾隆很重视的文物百官之一,尤其对和珅的重视程度是其他人无法比较的上的,乾隆那么聪明的人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和珅的贪污受贿,但是乾隆却睁一只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