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人都说,明朝就明朝,别动不动就叫“大明”,然而事实上,明朝的正式国号就是叫“大明”,史书记载“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所以叫大明也是正确的。
2、朱棣登基之后,将朱允炆的年号革除,就连朱允炆颁布的所有法令都革除了,因此在很多杂史的书籍当中,都将朱允炆称作“革除君”。
3、明朝最小即位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即位的时候只有九岁,而最大年纪即位的是明仁宗朱高炽,等他当上皇帝已经46岁了,更重要的是,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去世了。
4、明朝的二十四衙门中,有一个部门叫宝钞司,是不是听起来,就像生产银票的部门。但实际上,宝钞司是专门生产厕纸的。
5、《大明律》对于“红杏出墙”这种事管得很严,如果有人发现自己妻子“红杏出墙”,而因此杀死奸夫,那么在明朝是不会论罪的。
6、关于明英宗很巧合的一点。当年土木堡被俘,到他被放出来,正好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后来明英宗复辟,再到他去世的那天,正好是八年整。前后两种事件用时都不多不少,一个一年整,一个八年整。
7、明朝的将士论功行赏,主要看斩获的人头,不同的人头有不同价值。永乐年间规定:“以擒斩北虏为首,辽东女真次之,西番及苗蛮又次之,内地反贼又次之”。根据等级的不同,将士有不同的奖赏。
8、明朝时科举是人人都可以参加的,这个“人人”指的是不仅明朝人可以参加,其他藩属国百姓都能参加。曾经有三位高丽人赴京赶考,其中一人考中三甲第五,此人回国之后得到重用,成为高丽的国相。
9、朱元璋在北伐的时候,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因此“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出自朱元璋之口,在此之后出现的,全部都是引用而已。
10、嘉靖年间,有个叫吴情的人考中状元,嘉靖看到名字以后,认为“无情之人怎配做状元”,于是取消了他的状元头衔,降为探花。
11、当时有个叫黄观的人,他从第一次参加科举以来,一直都是第一名,直到考完殿试都是第一。因此很快出名,民间都叫他“六首状元”,这个记录也是绝无仅有。
12、有一年会试,一名叫伦文叙的人高中状元。相传伦文叙以前十分贫穷,常常去店里佘粥,后来成为状元,大家就把他每次佘的同款粥,叫做“状元及第粥”。有趣的是,当年和伦文叙同一场考试的,还有王阳明和唐伯虎。
13、明朝有个罪名叫“骂詈”,就是说骂人也算犯法,不过也有规定,读书人骂人不犯法。
14、明朝唯一当了两次皇帝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唯一有两个皇帝同时在位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和他的弟弟朱祁钰。当时朱祁镇被瓦剌俘虏,群臣拥立朱祁钰登基,后来朱祁镇被送回来,但是朱祁钰一直不想退位。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两人都是大明的在位皇帝。
15、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叫钱氏,两人感情一直很好。钱皇后去世以后,她的谥号为“孝庄”。不过她的名气远不如后来清朝的那位“孝庄”。
16、东厂的太监都看不起在朝的文官,认为他们都是和秦桧一样的人,因此东厂的太监拜的是岳飞,因为在他们心中,他们对大明的忠心,就像当年岳飞对南宋一样。
17、朱棣当年册封过四方蛮夷,其中册封足利义教为日本国王,同时还册封了日本一座神山,并命令勒石纪名,而这座山,就是现在日本著名的富士山。
18、当年明朝为了消灭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还效仿当年三国的“孙刘联盟”,去找清军结盟。然而明朝不知道,清军一边答应结盟,一边趁机占领,清军都已经杀到长江边上了,明朝还在研究如何抵抗农民起义军。
19、明朝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特别是女子,必须尊崇三从四德。所以明朝时期的烈女,总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之前的宋、元两朝,达到35000多人。
20、明长城的终点在嘉峪关,之所以将终点定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明朝在西部的边境。其实以前边境外也是属于大明的,只不过随着明朝的衰落,渐渐放弃了西部地区。
结语:以上是关于明朝的一些小知识,你知道多少?如果你还知道更多的冷知识,欢迎补充出来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