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悦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讲了什么

【悦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讲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66 更新时间:2024/1/19 13:03:57

[前言]

《史记·平原君卿列传》居七十列传第十六篇,主要记载了“战国四公子”其二——平原君及赵国上卿虞卿的事迹。

[平原君赵胜]

[var1]

平原君,嬴姓,赵氏,名胜,赵武灵王(赵雍)之子,曾辅佐赵惠文王赵孝成王,三次免相,三次复位。

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欢招揽门客。平原君家中有一美人,曾嘲笑一躄(bì)者,躄者向平原君提出杀掉这个美人,平原君口头答应,但没有执行。此后一年多内,平原君门客流失过半。得知原因后,平原君还是斩杀了那个美人,并向躄者道歉。此后,门客才逐渐回来。

赵孝成王四年(前262年),冯亭(上党郡守)向赵国献上党郡,赵孝成王大喜,平阳君赵豹极力反对接收上党郡;而平原君与赵禹则表示可以接收。最终,赵孝成王听取错误建议而酿成长平之祸,导致赵国元气大伤。长平之战后,秦、赵之间又爆发邯郸之战,赵王派平原君向别国求救。平常不显山不露水的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并在此后促成了楚赵合纵。秦军围困邯郸,赵军几欲投降,一个传舍小官之子李同挺身而出,向平原君提出建议后,率三千死士冲退秦军,为赵军赢得喘息之机,楚、魏援军随后赶到,邯郸之围遂解。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平原君去世,其子孙世代袭爵,直至赵国灭亡。

[虞卿]

虞卿,虞氏,名信,曾游说于赵孝成王,受封赵国上卿。

长平之战中,虞卿向赵孝成王提出可以促成赵国与秦国讲和之策,但赵孝成王未采纳,赵国求和不成,最后惨败。赵国大败后,虞卿力阻赵孝成王割地赂秦,赵孝成王听取其建议,从而使赵国免于更大损失。后来,虞卿由于魏齐的原因,离开赵国,后受困于魏国。魏齐死后,虞卿不得志,于是开始著书,最后留下《虞氏春秋》八篇。

[后记]

本篇末尾,太史公批评平原君“未睹大体”、“利令智昏”,似有所指;又借虞卿受困著书之事,聊以慰藉。

——2023.2.8

抛吾砖,引君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败走华容道 诸葛亮为何要放他一马?实则无奈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这次所说的也是跟诸葛亮有关,但是,这个天命或许更多的是局势所困的无奈之举吧。赤壁之战之后,火烧赤壁的大败让曹操落荒而逃。在逃跑的过程中,由于诸葛亮熟知曹操的性格秉性,安排了赵云张飞在半路拦截,但是又不让他们拼命追杀,这全是在为了最后的埋伏做下铺垫。在战争开始之前,诸葛亮在军帐中安排部署,唯独没有

  • “长平之战”中,白起除了阬杀赵国降卒外,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赵括决战长平,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会死

    [var1]与其他武将以攻城略地为目的的作战风格不同,白起作战不求攻掠土地,而是寻求最大程度的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之所以如此,除了战略需求之外,应该也与秦国的“军功爵制”有关,而这也是为什么白起一生击杀敌军达百万,最终获得“人屠”这个称号的原因。可以说秦始皇之所以能够迅速统一六国,就是由于在白起的这种

  • 荆州博物馆上新!比“越王勾践剑”还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800多件(套)文物集中亮相其中不少文物更是首次向公众开放荆州楚墓出土的 “吴王光戟”就是其中之一在荆州博物馆陈列大楼的青铜文化展区,修复过后的“吴王光戟”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凌冽的光芒。壹“吴王光戟”从哪来?2019年5月16日,荆州博物馆对位于荆州市纪南镇枣林铺古墓群中的一座编号为“唐维寺M11

  • 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的这一举措,让蜀汉平稳存活了3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禅死后诸葛亮能撑多少年,刘禅得知诸葛亮死后的信息,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做了多久

    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也对他十分尊敬,以“相父”相称,蜀汉的军政大权都在诸葛亮手中,他也乐得只做个名誉皇帝,不用去操那个心,一身清静,也算是人生的另一般风景。但是人命必定有天年,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不得不直接面对那些不用操心的事情。 众人皆知刘禅无雄才,更无大

  • 三分魏蜀吴,为何魏国叫曹魏,吴国叫孙吴,蜀汉却不叫刘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所以,刘蜀是不可能的,而刘汉可以有很多,但蜀汉只能有一个。01不管是曹魏、孙吴、还是蜀汉,都是今人对这三个政权的称呼,以前可不这么叫。曹魏甚至一度被称为“魏朝”,代表三国正统。孙吴很多时候被叫做“东吴”,意味着它偏安一方的地理位置。而蜀汉政权,他们自己最喜欢的称呼叫“季汉”,而魏吴和后世

  • 被称为“吕布第二”的马超,为何不被刘备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马超名声比吕布还差,吕布对线马超,马超不减吕布之勇是啥意思

    曾经的五虎上将马超。为什么在归顺刘备之后,一直不被重用呢? 曹操曾言:“马超之勇,之于奉先;马超不死,吾心不安。”,可想而知马超是多么的勇猛。马超是演义里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虽然正史上没有五虎上将这么一说。但在罗本的演义下,关张赵马黄这几位可谓神一样的存在,能敌万人、都是那种能于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

  • 世人只知“商鞅变法”,可知魏国灭亡的关键也和商鞅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卫国这个国家,规模很小,国君又不思进取,留在卫国是不可能有发展的,对商鞅这种雄心勃勃的人来说,自然不会长留此地。于是,商鞅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故国,前往魏国发展,在魏国的相国公叔痤门下担任中庶子。史料中记载商鞅“少好刑名之学”,所以,在魏国期间,对于李悝的《法经》,是肯定进行过认真研究的

  • 东汉三国的最大赢家,不是西晋开创者司马家族,而是一个地方小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宏西晋,西晋司马家族简介,西晋的汝南威王司马熙

    (梦归秋辰:第550期)如果提到三国,大家想必是特别熟悉的。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三国是以黄巾起义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为开端,以曹魏消灭东吴统一三国为结尾。而在历史上,三国应该是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为开端,以司马炎废掉曹奂为结局。三国不管是小说还是历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相同点:那就是三国的最

  • 问:想让自己孙子当国王,总共分几步?战国绿帽之王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讲的这位主角叫田常,也就是田成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齐国,是齐国田氏家族第八任族长。老田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虽然他已经是可以呼风唤雨的田氏大家族一把手了,可他一点不满足于现有的权势,他想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为达目的真的是不择手段。公元前485年,齐大夫鲍牧与齐悼公素有矛盾,齐悼公欲杀鲍

  • 刘备夷陵大败,走投无路,为什么赵云一来,就绝处逢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仓皇逃命,天色渐明,周围喊杀声震天,颇有当年项羽四面楚歌的凄凉味道弥漫心头。好在他命不该绝,走投无路之际,赵云闻讯赶来,一番冲撞,顺利将刘备救去了白帝城。根据《三国演义》所说,赵云的这次出场,比较蹊跷!因为他遇到了一名吴国的猛将,名叫朱然,朱然的名气虽说不大,但他的实力却不容小嘘,白衣渡江的吕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