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这位主角叫田常,也就是田成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齐国,是齐国田氏家族第八任族长。
老田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虽然他已经是可以呼风唤雨的田氏大家族一把手了,可他一点不满足于现有的权势,他想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为达目的真的是不择手段。
公元前485年,齐大夫鲍牧与齐悼公素有矛盾,齐悼公欲杀鲍牧。
老田瞅准了这个绝佳的机会,他收买了鲍牧的亲信,让亲信告诉鲍牧齐悼公将要杀他的消息,在鲍牧吓得麻爪的时候,亲信怂恿他说:“宁为刀俎,不为鱼肉”。鲍牧一听是这么个道理啊。于是就先下手为强,暗中派人毒杀了齐悼公。
[var1]
老田反过来又让这个亲信指控鲍牧毒杀国君,把鲍牧给杀了。随后老田和另一位权臣阚止共同拥立齐悼公之子吕壬继位,是为齐简公。老田则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左相国,与右相国阚止共同辅佐齐简公。
可没过多久老田就又不舒服了,啥事都要左右相国共同点头,他才不想受制于人,更不想和人分享权力。然而齐简公太宠信阚止了,让老田又羡慕又嫉妒又恨得牙痒痒。
[var1]
老田实在是不想看朝堂上那俩君臣你侬我侬的样子,索性称病闭门在家,最终酝酿出了一个巨大的夺权计划。
第一步:收买人心
老田的第一步就是收买人心。他用大斗把粮食借给百姓,然后再用小斗收回,因而受到齐国百姓的称颂。老田从各国招揽了一些有才能的门客,还给他们修建房舍,加上花钱也大方,老田爱才的名声一下子在各国传播开来,来投奔他的人太多,硬是把相府的门槛磨掉了一截。
[var1]
第二步:消除异己
看着老田在各国诸侯和齐国人民之间的声望越来越高,齐简公和阚止有点坐不住了。阚止私下对他的门客说:“我要把田氏的直系子孙全部驱逐杀光”。正巧他的门客中有一个叫田豹的田氏远亲,不久就把原话告诉了老田,还劝老田“田氏不先动手的话就要大祸临头了”。
当时阚止住在齐简公的宫里,老田带着几个兄弟和一群手下直接闯进宫中,宫中一些抵抗的宦官被田氏兄弟悉数杀死。齐简公和阚止见势不妙,便慌忙出逃。阚止在逃亡途中被田氏门客杀死,齐简公则流亡到了徐州。
[var1]
田常因害怕齐简公复位后会害他,便一不做二不休在徐州弑杀齐简公,并拥立齐简公之弟吕骜继位,是为齐平公。齐平公继位后,任用田常做相国。
第三步:独揽大权
老田特别鸡贼,他对新上任的齐平公说:“施行恩德这种让人民欢喜的事儿,由您来施行;惩罚这种得罪人的事儿,请让臣去执行,这样人民就不会憎恶您,只会感激您了。”齐平公一听还有这好事,当下就准了。结果这样施行了五年,齐国的政权全都归老田把持了。
紧接着,田氏把鲍氏、晏氏、阚止和公族中较强盛的全部诛杀,并把齐国从安平以东到琅邪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封地,他的封地甚至比齐平公享有的领地还要大。
[var1]
第四步:做大做强
老田从齐国境内挑选了一百多名身高七尺以上(161cm左右)的齐国女子做后宫姬妾,并且让门客随便出入后宫给自己戴绿帽子,不加禁止。结果到田常去世时,他的姬妾生下七十多个儿子三十多个女儿,儿女总共一百多人。事情传开后人们纷纷嘲笑老田老糊涂了,甘心戴绿帽子。
[var1]
不得不说,老田这波骚操作,简直闪瞎了那时候人们的G眼。
作为两千多年后的人看来,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来一句服气。首先,这位遗传学先驱把基因玩得很透,由于男女双方的基因都比较优秀,这七十多个孩子个个身形高大、外型俊朗,加上老田的后天培养,自然少不了胆识过人、精于算计的特质,可以说个个是人中龙凤。
其次,老田把企业组织管理学玩得更透彻,他刻意营造出后宫的混乱,导致门客们根本搞不清哪个是自己的种,只能更死心塌地的辅佐田氏,毕竟只要田氏不倒,自己的种说不定哪天就能继承田氏企业CEO呢。
[var1]
第五步:儿创辉煌
老田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田盘接替了他的相国职位。按照老田的嘱咐,田盘把他的七十多个兄弟以及三十多个田氏女婿,全部分派到齐国各地身居要职,整个齐国等于说已经初步在田氏的掌控之下。70多个儿子虽然并非都是亲生,但是毕竟同宗同源同姓,能帮助田氏稳固政权。
随着田氏子孙在各地的经营,田氏势力越发的强大,国君也基本失去了实权,什么都要看田氏的脸色。
公元前391年,田盘的孙子田和废齐康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自此,齐国改姓为田。
[var1]
这时距离老田怂恿鲍牧造反已经过去了整整100年,回过头来看,人们不禁拍手叫绝,老田你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