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天子的位置,周幽王主张削番,姬宜臼不可能跟他爹一个主张,必须结好诸侯。不削范的天子,肯定也受诸侯的欢迎。周平王和诸侯达成默契,他的位置是靠诸侯们挣回来的,东周开始就已经不得不受制于诸侯。而这其中,最先给周平王气受的人是他家亲戚郑庄公姬寤生。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和周平王的爷爷周宣王是亲兄弟,郑庄公的妈妈武姜跟周平王的妈妈是亲姐妹。郑庄公和周平王是真亲戚,都没出五服。
郑庄公之后,春秋霸主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后面霸主基本都爱打这个旗号。这个旗号打得最多的是晋国,晋文公也是打“尊王”,但是他的尊王,基本上可以说是挟天子了。温地会盟,晋文公直接让周襄王移驾到温地附近的河阳,原文是说晋文公召周天子啊。可见,给天子最大气的人,还是周天子姓姬的亲戚。诸侯是天子的臣,晋文公召天子都干出来,这是臣的所为的?晋文公在周天子这边干得事情,就是后来晋国六卿们在晋国干得事情啊。
晋国之所以会造成公室弱,公族弱,六卿强的局面,是因为晋国立国之处有曲沃代翼。曲沃代翼这事情,本质就是跟周天子和父亲兄弟争权其实一回事,一个为了争国,一个是为了争天子。当然,方式不同,一样是同宗相杀。东周初的教训,从周天子和周室宗族来看,防火防盗防亲戚,重点防五服以内的亲戚,更准确地说防兄弟、儿子、叔伯等。为了防亲戚不走西周的老路,不走曲沃代翼,晋献公上台就开始杀亲戚。晋国公族从那会儿开始就不怎么样,到晋文公那会儿也是差不多,晋成公开始说是恢复公族地位,但是他操作不是抬自己兄弟们,而是进一步抬卿大夫的子孙。公室弱的结果,就是六卿强了。
晋国没走西周的老路,却跟东周走了差不多的道,结果是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