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璧君为何拒绝国家特赦,将牢底坐穿
汪精卫没有看到日本投降,陈璧君却看到了。看到了,也害怕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陈璧君惶恐不安,丈夫不在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打算了。为防不测,在她的寓所广州市原法政路30号周围实施紧急戒严。并在卧室放置毒药一瓶,作为拒捕自杀所用。
一群人研究出三条“出路”:
第一条:向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部投降;被陈璧君否决。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第二条:由日方派出人员护送她到澳门暂避;陈璧君自知外逃更可能以“通敌罪”被抓。还是算了。
第三条:向蒋介石自首;有人主张,有人反对。自首啥?感觉自己又没错。
最后这个会议等于没开,陈璧君仍旧感到束手无策,呆在寓所里得过且过。
陈璧君
蒋介石没打算放过她。
陈璧君掌握了蒋介石和汪精卫之间的大量电报、亲笔信函等机密文件,不逮捕陈璧君,搜查没收这些机密电信,对蒋介石十分不利。
蒋介石的心腹,军统大佬郑介民和戴笠决定:立即逮捕陈璧君,一件不漏地没收她的财产和有关文字信函封存。
关于逮捕陈璧君这样一件大事,他们一伙人经过了精心的谋划。直接抓风险很大,广东是汪精卫的故乡和根据地。陈璧君掌握着广东的财政大权,而且还有3个师的伪军可以负隅顽抗。经过一番分析,郑介民决定诱捕陈璧君。
商定后,郑介民让人立即以蒋介石名义写信给汪精卫的铁杆幕僚褚民谊,请他邀陈璧君到重庆共商广东后事。褚民谊看信中语气诚恳,完全是一副不计前嫌的姿态,回信表示愿意劝说陈璧君一同赴渝。
褚民谊立即将消息告诉了陈璧君,陈璧君表示愿意“登程”。此刻的陈璧君对蒋介石如此相信,也是无路可投的原因。
汪精卫与陈璧君
他们一被捕,广东的大小汉奸及伪军,便群龙无首,纷纷缴械投降了。
苏健生道:“陈璧君!你一个被判处终身监禁的囚犯,还逞什么威风!”
陈璧君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平生谁喊过我名字?手指苏健生的鼻子道:“当年国父孙先生不曾对我直呼名讳,蒋介石也不曾这样叫我!我与汪先生未成婚之前,国父称我‘陈小姐’;我们完婚之后,他称我‘汪夫人’或‘陈先生’!你一个小小的典狱长,谁给你的勇气,配直呼我的名字!”
他吩咐:“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满足陈璧君的所有要求。”
陈璧君一口气提出7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每隔两个月,允许我与一个儿子或一个女儿见面,时间不得少于一个小时;他们若给我带来吃的东西,监狱不能没收。”
她从枕头底下拿出丈夫的遗作《双照楼诗词稿》的《小休集》上、下卷和《扫叶集》,“第二个要求,给我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以及纸笔墨砚,我要将汪先生这些诗篇抄写一遍。
第三个要求,每天送两份报纸给我看,一份《中央日报》,一份《文汇报》香港版。
第四个要求,每天让我吃两个鸡蛋,让我吃点肉食,不论是猪肉、鸡肉、牛肉或鲜鱼,三两就够了。
第五个要求,每天允许我在监狱院内地坪里散步一个小时。
她手指床上的被褥,最后一个要求,这些东西又脏又陈旧,给我换上新的,每月洗涤一次。
要求得到允可后,陈璧君开始静下来,伴随汪精卫遗下来的诗词过日子。抄写他的诗篇,打发漫漫无期的牢狱生活。不得不承认汪精卫的才华很好,如果他能生活在现代也不至于如此。
就这样,她伴着丈夫的诗词酸酸甜甜,悲悲凄凄进入了1949年。
第二天,行政院作出一项特殊决定,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囚犯一律释放,判处无期徒刑的一律押送上海提篮桥监狱。就这样陈璧君由一个监狱转移到另一个监狱。
在新政府的监狱里,原本就对中国共产党成见很深的陈璧君,矢口否认自己的卖国行为。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有两个著名人物在为她说情。
宋庆龄说:“我来见毛主席和周副主席,想为陈璧君进一言。她在革命早期做过贡献,而且已经在牢里关了几年,听说她身体不好,综合这两方面的考虑,是否在适当时候对她实行特赦?请两位主席定夺。”
毛泽东愿意给宋庆龄面子,同意她们的请求,也从政治影响上考虑,要求陈璧君发个简短的认罪声明,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就下令释放她。
在周总理的建议下,当天晚上,宋庆龄与何香凝联名给陈璧君写了封信,信中说:“只要陈先生发个简短的悔过声明,马上恢复你的自由。”
这封信由何士诚交给了陈璧君。她看完信后,脚步沉重,皱眉蹙额,在囚室里踱好几圈。
但陈璧君是个一条道跑到黑的人,面对宋庆龄和何香凝的好意相劝,经过深思后,她认为“屈从”就是对自己一生的否定。共产党要我悔过,无非还是持蒋政权的老观点,认为我是汉奸。最后她选择了拒绝。将牢底坐穿。
陈璧君服刑期间多次说过这样的话:“我申请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我,我愿死在人民法院的判决下,不愿偷生在蒋介石所判的无期徒刑中。”她这样说话自认为想死的光明磊落一点。而她在抗战时期的行为已经抹黑了自己的人生。
陈璧君这个人在革命初期还是有贡献的,被孙中山称为“辛亥革命”三女杰之一。如加入同盟会,为革命捐献家财,谋刺清廷军政大员、参加反袁护国斗争,协助孙中山重组政府及改组国民党等。在外敌入侵,国家危难之际,她又是一个对权力拥有极大欲望,为其可以不择手段的人。
临终她又对人民政府心怀感激,希望儿女回归祖国。人之将死,其言也真。
诸儿同阅:我于本月2日因病蒙人民政府在革命人道主义待遇下进入医院,现由中西医会诊处方,病况较为严重。万一不幸与诸儿永别,盼诸儿早日回归祖国怀抱,以加倍努力工作,报答人民政府挽救我之深厚恩情。吾死无别念,因你等均已达而立之年,遗憾者未能目睹祖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当时陈璧君的子女(三男二女)都在境外。陈璧君的后事是由谭文亮处理。
在监狱里走完人生最后岁月的陈璧君,晚年老是喃喃重复一句话:“我丈夫是个美男子。”身为民国风云里的女人,一个曾经叱咤风云,野心勃勃的历史负面人物,这可能是最后一点让旁人无法反驳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