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到底是被迫反击,还是早有预谋?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到底是被迫反击,还是早有预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92 更新时间:2023/12/14 3:07:06

不过,后来一琢磨也就明白了:大家想讨论的,其实并不是“玄武门之变”的具体过程,而是李世民是否是早有预谋要夺权。

李世民究竟是一早就想做皇帝,还是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他的父亲李渊再三恳请他做皇帝他都不肯,最后才被逼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呢?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千古之谜。

由于李世民调阅了当时的起居注,所以我们如今看到的那一段历史,都是被他粉饰过的,难见真相。除非将来挖出他身边的重臣,比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留下的书札。

否则,我们几乎不可能知道“玄武门之变”的最终真相。所以在这里,只有根据一些前人的质疑,稍微还原一下这个历史事件。

一、李世民的“掺沙子计划”

大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渊去世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就向他的宰相房玄龄提出要求,说他想看一下起居注,以便了解自己以前有什么过失,提醒自己将来不要再犯。

当时谏官朱子奢曾极力反对,因为在那之前,还没有皇帝查看起居注的先例。这样做的后果,朱子奢说得很明确:一旦开了先例的话,恐怕到了子孙辈,那些皇帝就会“文过饰非”。

如果史官不肯同意修改历史,必然会受到惩罚,这样一来,为了保全身家性命,史官就会迎合上面而顺从旨意。那么我们中华悠悠千载的历史,还有任何可信度吗?就没有了吧。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仍然坚持要看。无奈之下,群臣只得同意。最终,李世民不但看到了实录,还动嘴指导房玄龄等人,对起居注进行了修订。

李世民当时是这么说的:当年周公也是杀了管叔蔡叔,才使周室安定下来,而季友也是毒死了叔牙,才为鲁国带来了太平。

我之所以发动这场“玄武门之变”,也是为了江山安定、造福万民啊。所以,你们不必为我隐瞒,直截了当地记录下来就好了。

你以为李世民的意思是,让史官把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动机写下来吗?才不是呢。他的弦外之音,就是让房玄龄等人,粉饰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动机。

要先把他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写成好色无能,狼心狗肺之徒,再把他亲爹李渊写成老糊涂、偏心偏爱之辈。

最后,再编造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父子三人事先合谋干掉李世民的事例,进而证明李世民只是在进行一场合乎公理、正义的“反杀”。

与此同时,由于温大雅修订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也并没有被禁止,所以有一些天真的朋友就会认为:李世民尽管看到了起居注,但是并没有改动历史。

不过我们要知道,李世民是皇帝呀。他提出要看起居注,必定会给撰写史书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有一些话原来是敢说的,但是后来也绝对不敢说了。

于是,后来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有关的记录,在《新唐书》、《旧唐书》与《大唐创业起居注》冲突的现象。

很多人以为,李世民的这种行为叫做光明磊落。可是实际上,这是他精心策划的一起,针对史料的“掺沙子计划”。其结果就是让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动机,成为千古谜题。

看到这里一定有朋友想问,李世民为什么不直接禁掉《大唐创业起居注》呢。事实上,不是他不想禁止这本书的流通,而是他根本没法禁止那本书的流通。

老话说得好,堵不如疏。既然无法保证从根本上杜绝《大唐创业起居注》的流传,那么就只能采用这样的办法。

据说李世民这个“掺沙子计划”,后来被宋朝的皇帝学到了。当时天下流行《推背图》,宋朝的皇帝就发了一个狠,造了一堆假的《推背图》,让人永远搞不清哪本是真,哪本是假。

二、三件事证明李世民的野心

那么,这个后来被史书吹成天才的李世民,到底是不是一个野心家呢?针对这一点,前人提出了三个问题,证明他就是一个野心家。

第一件事,就是在李世民“关照”过的史书里面说,晋阳起兵,李世民是主谋,这一点和《大唐创业起居注》里面写的不同。

李渊在晋阳起兵的时候,李世民只有19岁,而他的大哥李建成当时已经29岁了。早在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李渊事实上就和宇文士及在涿郡,“尝夜中密论时事”准备起兵。

这一点,是《旧唐书·宇文士及传》里面写的。因此也就可以证明,李世民“监督修订”后的史书,在这一点上是可疑的。

第二件事,《旧唐书·杜如晦传》里面说,李世民刚刚平定长安(当时唐朝已经创立),身边的人都被调到外地去了。然后,李世民心里就很不踏实。

房玄龄对他说:别人调走了没关系,这个杜如晦要走了就麻烦了,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假如你只是想当一个藩王的话,就无所谓,如果你想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属。

李世民大吃一惊,他说:“非公言,我几失之!”从这一段话我们就能看得出来,李世民就是想要得天下,而不只是想当一个藩王。

第三件事就是《新唐书》、《旧唐书》的前后记载自相矛盾。在这两本唐书之中,都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即李渊早就有意传位于李世民,可是李世民自己却拒绝了。

太子李建成心怀鬼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不相信弟弟李世民有这么伟大,故意设计想要杀死李世民。李世民逼不得已,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不过我们看李世民在东都之役过后的做法,就会觉得很疑惑,你既然不想当天子,为什么唐朝初创以后,你一定要留住杜如晦?

而且还在洛阳搞了一个自己的基地,起名叫文学馆,招了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晦等“秦王府十八学士”,暗中又养了“八百壮士”。在那个时候,李世民就引起了他父亲李渊的注意。

武德五年(公元623年),李渊就对宰相裴寂说:“我的这个儿子在外面带兵太久了,性格变得独断专行。又被那些读书人教坏了,已经不是我过去那个儿子了!”

如此说来,这明显就和之前那种李渊要主动传位于他的说法,自相矛盾了,因为李渊肯定不会主动想传位给一个自己认为已经被教坏的儿子的。

结语

前面提到的三件事都是《新唐书》、《旧唐书》中记录下来的。还有一件事记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也可以证明李世民“有问题”。

《资治通鉴》中说,当初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的时候,李世民多次催促发兵。而李渊一直拖着没有进行,为什么要拖着呢?

因为当时李建成、李元吉还在河东,假如在那个时候公开起兵反叛,这两个儿子,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但是李世民才不管这些,他巴不得他两个兄弟早死。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那一段历史,会发现李渊从晋阳起兵,到唐朝建立,一共就只花一年的时间,可见当时的隋朝是多么地不堪一击。

所以,当时的李世民只怕是早就预见到了他们这一次起兵成功的必然性。所以兄弟嘛,早死早好,省得将来给他添麻烦。

更多文章

  • 为何有大批明朝官员倒戈降清?他们不怕被骂成汉奸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风尘讲历史2023-02-08 07:30江苏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明朝和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一个由汉人建立,一个由满人建立。站在明朝的角度看,满清是妥妥的异族政权,然而明亡之际还是有大批明朝官员倒戈降清,早期有范文程、李永芳、洪承畴、祖大寿等等,后期有大名鼎鼎的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

  • 南宋皇帝的头骨,被元朝制成酒具炫耀近百年,朱元璋做法让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鱼羊秘史2023-02-03 20:01广东已关注说起南宋,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无能。大多南宋统治者,都可以用“昏庸无能”来形容,宋理宗就做过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导致宋朝彻底消亡。当时南宋面临金朝侵扰多年,宋理宗不听劝阻,与蒙古联手把金朝灭亡了。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件好事,可是金朝位于蒙古与南宋之间,

  • 武则天复原图长这样,怪不得李世民不爱,李治却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它的脚步从未停止。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5000年的历史文明,而在这之中又流传着无数的佳话。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古今中外多少人赞叹不已。为全世界的女性群体都增加了不少的荣光,历史上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受到男尊可悲的思想左右,这种思想甚是可悲

  • 韩世忠身为岳飞齐名的抗金将领,凭什么韩世忠可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韩世忠身为岳飞齐名的抗金将领,凭什么韩世忠可以善终?播报文章阿晓光说2023-02-06 14:04山东已关注韩世忠作为南宋历史上少有的英勇人物,他的英雄事迹被代代相传,韩世忠的名字令西夏人和金人闻风丧胆,韩世忠在南宋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大将军。他的名号与岳飞比肩,但是岳飞却因为太过勇猛而下场凄惨,可是

  • 武则天第一次侍寝李世民时,就创下一纪录,千年内无人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第一次侍寝李世民时,就创下一纪录,千年内无人打破武则天曾经嫁过两任夫君,第一任夫君是李世民,而第二任夫君是李治,这两个男人在唐朝时期都是相当有名的,但是若说到武则天一生挚爱的话,那还得说到第二任丈夫李治,毕竟武则天和李世民年差距颇大,二人之间更像是知己,而不像是亲密的恋人!但是武则天还是得到了

  • 宋孝宗赵眘“聪明不世出之资,奋恢复大有为之志”,奈何生不逢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鄂G游天下2023-01-31 18:57广西关注前言:华夏历史上存在许多生不逢时的人物,他们或为文臣、或为武将,亦或为一国之君。他们的才能和志向原本是能够成就一番大业的,可他们生错了时代,被所处时代的大环境所影响,有才难为,有志难伸,最后郁郁不得志,带着遗憾离世,比如汉文帝时期的贾谊、汉武帝时期的

  • 南宋七王,第一是逃跑将军,第三至今仍给第四跪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南宋七王,第一是逃跑将军,第三至今仍给第四跪着播报文章历史小迷弟V2022-08-15 20:50河北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南宋高宗、孝宗、宁宗时期,朝廷相继追封了七位南宋初期的抗金将领为王,合称为“南宋七王”。这七位王爷分别是鄜(fū)王刘光世、蕲王韩世忠、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

  • 李隆基登基后,为什么铲除上官婉儿?文学家:换作你也不能容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与婉儿吻戏视频,婉儿的真人照片,李隆基为什么毁婉儿墓

    上官婉儿本应该在唐宫内廷终老一生,然而因为才气出众,十四岁的时候蒙武则天召见,当场出题考校。上官婉儿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文章得到武则天的欣赏,于是便下旨免去了她奴婢的身份,让其侍奉在身前,掌管宫中诰命。之后的二十七年里,上官婉儿须臾不离、尽心侍奉,接触大唐帝国最高的政治机密,被称为“巾帼宰相”。然而

  • 金国灭宋犯下多罪,100年后金国被蒙古灭,下场比北宋还要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金军在针对北宋这个破灭之国是没有一丝人性存在的,因为在军队当中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就像他们可以针对男性进行任意性的杀害,也可以将这些男子当玩具来看,高兴了就留他的命,不高兴了就杀了。针对女子可以进行随意性的奸淫抢掠,只要兴致上来了,就可以不分时间、地点、人物随心的进行发泄兽欲,而且还将北朝可以带走的

  • 靖康之耻,宗室之女都沦为阶下囚,北宋到底遭到怎样的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金兵发起对宋都的袭击,决定北宋生死的东京保卫战中,宋朝这边本来是有机会的。但宋军的总统帅,人民的皇帝,徽钦二帝却先行露怯。面对金兵压境,徽钦父子竟然诚惶诚恐,唯唯诺诺。被人包围了首都,一国之君竟然亲自去请降,金人对降表不满意,宋钦宗与大臣孙觌居然反复斟酌,一共改易四遍。最后金人扣押宋钦宗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