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战争|淝水之战

古代战争|淝水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77 更新时间:2024/1/16 15:34:02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南部。

淝水之战使得北府兵声威大振,谢玄谢安、谢石等人也凭借此战留名青史。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借此机会收回权力,成为了东晋唯一掌握皇权的皇帝。而战败的前秦天王苻坚,也并非是一位怯懦无能的君王,他诛杀暴君苻生,为永嘉之乱以来的关中百姓,带来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岁月,使得五胡乱华以来的北方再度恢复生机,不过因淝水战败,本已经和平的中原,又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而苻坚也在两年后被叛将姚苌杀死。

1. 简介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

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右图为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图中黑线为淝水之战之前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红线为北伐胜利到谢安去世时期的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

原文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五卷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译文 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

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 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

当初,前秦的军队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朱序乘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来投奔东晋。缴获了前秦王苻坚所乘坐的装饰着云母的车乘。又攻取了寿阳,抓获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

2. 战役背景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又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前秦皇帝苻坚因此踌躇满志,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淝水之战。

3. 战争起源

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之后,国力强大,在相当短的时间之内东灭前燕,南取梁(汉中)、益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坚的南进政策,且劝苻坚不要攻击东晋王朝,因为他认为前秦的国力虽比东晋强,但由於前秦刚刚才统一北方,时机未成熟,加上东晋有长江天险。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攻击东晋。前秦许多大臣都表示反对,一心希望尽早统一中国的苻坚说:「区区长江天险算什么?我拥有百万大军,只要我一声令下,叫士兵们把皮鞭投入长江,足可断掉流水了!」,此为成语「投鞭断流」之典故。

4. 战争影响

中国南北分立的局面继续维持。东晋乘胜北伐,收回黄河以南故土,但不久,因丞相谢安去世和前线主帅谢玄退隐而转为守势。前秦元气大伤,苻坚于公元385年被羌族姚苌所杀,各族纷纷独立,中国北方重新陷入分裂混乱的局面,先后成立了十国。直到439年北魏重新统一北方。而东晋则延续了数十年,直至公元420年被刘裕篡位,改国号为宋;中国的南北朝时代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589年,才被隋文帝杨坚统一,建立了「隋朝」。

淝水之战发生在安徽寿县,古称寿州,寿阳。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三国时,魏将张辽曾败孙权于淝水。东晋时,谢玄亦败苻坚于淝水。是有名的古战场。特别是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5. 历史记载

根据《晋书·帝纪第九·简文帝孝武帝》记述:

(东晋太元)八年(383.2.19~384.2.7)春二月癸未(383.4.12由"两千年中西历速查"软件查得),黄雾四塞。三月(4.19~5.17),始兴、南康、庐陵大水,平地五丈。

丁巳(5.16),大赦。夏五月(6.17~7.15),辅国将军杨亮伐蜀,拔五城,擒苻坚将魏光。秋七月,鹰扬将军郭洽及苻坚将张崇战于武当,大败之。八月(9.13~10.12),苻坚帅众渡淮,遣征讨都督谢石、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距之。九月,诏司徒、琅邪王(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冬十月,苻坚弟融陷寿春。乙亥(383.11.30),诸将及苻坚战于肥水,大破之,俘斩数万计,获坚舆辇及云母车。十一月庚申,诏卫将军谢安劳旋师于金城。壬子(384.1.6),立陈留王世子(司马)灵诞为陈留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收藏了三希堂的二希,监制最后的官窑瓷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本为农家子弟,读过几年私塾。早年曾在北京西华门“德聚成”古玩店学徒,后在海王村前门开照像馆,专门拍摄古玩静物。33岁时当上了顺德府(今河北邢台)知县,后来还当过九江关监督。他极聪慧,靠自学精于鉴赏,尤擅长瓷器之道,又懂得官场接人待物的本领。郭葆昌觯斋藏瓷 叹为观止郭葆昌在国家动荡的年月,利用自己的地

  • 朱元璋宴请群臣,刘伯温看到酒杯上4字后辞官回乡,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给刘伯温留纸条,朱元璋跟刘伯温见面,朱元璋第一次请刘伯温出山

    刘伯温出生在1311年,从小就博学多闻,尤其是精通天文学,尽管现在搞天文学的被很多人认为找不到工作,但是在古代搞天文学却被认为是一件很厉害的事,因为天文学在古代又被称为帝王之学,精通这种学问的基本上都是“帝师”一类的人物。刘伯温在23岁时便考中了元朝进士,并且还曾经短暂地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官员,并且做

  •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真是武惠妃炮制的冤案?一个意外发现的证据表明:太子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惠妃个人简历,唐玄宗杀三子是否后悔,武惠妃传

    李瑛不敢怠慢,立即叫上五弟鄂王李瑶、八弟光王李琚,以及大舅哥薛锈,四人身披铠甲,手执利刃火速入宫救驾。等他们闯进武惠妃的宫殿时,却没有看见一个盗贼,迎接他们的是武惠妃的阴笑和父皇唐玄宗的一脸怒容。“逆子!”唐玄宗举起颤抖的右手,“惠妃娘娘说你们谋反朕还不信,没想到你们真的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四人

  • 明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是谁?是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四川夔州府的长官,明朝大将军官职一览表,明朝北直隶最高行政长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开国将军蓝玉。他在自己家里很多庄奴,还认了很多干儿子,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做了很多违反的事情。因为侵占民田,御史去责问时,蓝玉直接把御史逐出。这种事情的发生,对于朱元璋来说,就是一声警钟。他必须设立一套制度,可以用来管理军队,约束武将的行为。在刘伯温的帮助下,朱元璋把全国的军队整编

  • 人类历史上帝国疆域面积排行榜,唐朝才排第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第十,明帝国拥有99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更进一步说,这是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但最夸张的是12.33万平方公里,仅第十位)明代朱子帝治世期间,明的领土达到顶峰,南至北、缅甸、塞姆(现在泰国)、西至新疆的库姆、东北至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第九,唐帝国覆盖12.37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唐代高宗帝时代,领国

  • 女帝武则天用计谋让皇帝纸醉金迷,儿子深陷其中,慈禧一直想模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宗不惜一切代价把武则天从尼姑庵里面带了回来,而且还册封她为皇宫,而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奇怪,武则天用什么手段能让皇帝对她死心塌地,其实就是一招而已,而这招就连清朝的慈禧太后都一直在模仿。当武则天回到皇宫之后,她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她与宫中的其她妃子不同,而且和他们也无法搞好关系,只能从皇帝身上得

  • 赵匡胤为何恨这个姓?百家姓倒数,至死都想把它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赵匡胤非常痛恨一个姓氏——刘。因为当时有个国家叫北汉,北汉在当时和宋朝作对是宋朝仅次于辽国的第二大敌人。其势力范围在今天的太原附近,占据了大片土地。而且北汉比较恐怖的一点是它其实是个历史遗留产物,北汉的开国皇帝刘旻是前代的后汉皇室后裔。后汉是五代十国里面五代之一,所谓梁唐晋汉周,排在第四位。赵匡

  • 李清照为防别人提亲,出了一上联无人能对,和尚对出了下联,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诗与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当中,十分重要的两种传播形式,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璀璨的历史文化。提起历史上著名的词人,相信大家都可以随口说出几位像苏轼、辛弃疾、柳永他们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词人,但是提起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不知道大家会想起谁?相信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应该是李清照,它应当是我国历史

  • 拿破仑最崇拜的中国皇帝,不是李世民,此人绝对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和拿破仑谁厉害,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崇拜拿破仑,女生会崇拜拿破仑吗

    说起中国出色的帝王,我们能想到的一般都是,秦皇汉武,唐高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等,他们是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流传,各有千秋。但是,这样一位西方的人,他最崇拜的帝王却是隋文帝-杨坚,我们都知道隋朝是一个历史很短暂的王朝,它经历了两朝就灭亡了,但这样一位帝王却深受拿破仑的崇拜。

  • 【历史文化】岳飞:铁血丹心铸忠魂(一)‖唐雪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铁血丹心铸忠魂(一)唐雪元兔年新春,电影《满江红》火极一时。曾为军人,怀敬慕之意,观影归来,心潮澎湃。独坐书房,像独守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挑灯夜读八百年前的他。我所在的单位临武侯祠,也曾多次在祠中回廊上细品壁上嵌着的两块硕大的青色石碑,其上镌刻的正是他书写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每每观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