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孔子身高
关于孔子武力值的描述,在“二十四史开山鼻祖”《史记》和《淮南子》中都有记载,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寸,人皆谓“长人”而异之。意思就是说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因为他是巨人而把他当做异类!
先秦时期一尺是23.1厘米,九尺六寸就是2米2多,和姚明差不多,这幸亏知道古代一尺是23.1厘米,如果按现在一尺是33.3厘米计算,那孔子将近3米的身高简直太恐怖了!
孔子武力
孔子不仅有着超出常人的海拔,而且武力值十分惊人,他的箭法超群,教育学生不仅只是教育做人的道理,而且学习“六艺”,其中射箭和“御”是必修课,而“御”就是驾车,相当于今天考驾照!
孔子箭法超群,能射下天上的飞鸟,在《论语.微子》中记载:63岁高龄的孔子还能驾驶车辆“弯弓射大鸟”呢,而且还记载着孔子帮助国君平定内乱的过程,鲁定公时期,公山不狃(读音:niu)发动叛乱,被孔子如拎小鸡一样把公山不狃给揍了,挨了一顿胖揍的公山不狃无奈,被迫流亡他国!
[var1]
孔子的身高和力气都是遗传他父亲叔梁纥的。他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三虎将”之首,战场上所向披靡,公元前563年(此时距离孔子出生还有12年),晋国联合鲁国攻打诸侯国逼阳,孔子的爸爸叔梁纥奉命攻打,结果中计被围困在城中。
正当将士们绝望的时候,叔梁纥用自己的胳膊托住城门,让将士们安全撤出,这在史书上都有明确的记载。叔梁纥70岁娶了孔子的母亲,17岁的颜氏女,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尽管是父亲老来得子,但优良的基因却没有丧失,孔子长大后身材极为魁梧,虽然比父亲叔梁纥稍微矮了一点,但仍然是一位巨人,而且力气大的惊人。
[var1]
“力能扛鼎”,不要认为这个词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专用词汇,比项羽早300多年的孔老夫子就已经是举鼎界高手了。《吕氏春秋》中记载“孔子之力,举国门之关”。孔子的爸爸叔梁纥举城门都知道,古代的城门都是真材实料,实木打造,重达千斤,最少也得800斤往上,巨人叔梁纥为了救战友,居然能托起千斤城门,可见力气之大,
[var1]
《吕氏春秋》说孔子举城门,可能有点“移花接木”,但也可以肯定,孔子的力气和他爸爸丝毫不逊色,城门重达千斤,而孔子时期的青铜淳化大鼎重量为452斤,比424斤的秦鼎还要重将近30斤,项羽举起秦鼎,而孔子举起的是春秋时期的淳化鼎,孔子举鼎在《淮南子》中有记载。
[var1]
而《淮南子.术训》中还记载“孔子之勇,勇于孟贲......”孟贲何许人也,秦武王时期的猛男。秦武王都知道,天生神力,专治各种不服,喜欢举重物,身边的人都是顶级大力士,而孟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曾经赤手空拳分开两头打架的公牛,这力气够大吧?
[var1]
然而孔子还要“勇于孟贲”,可见孔子的力气有多恐怖!孔子广收门徒,弟子三千,除了教读书写字和讲大道理,还有体能训练,加起来就是“六艺”:礼,乐,书,数,御,射,让学生们文武双全,他的弟子子路就是一个天生神力的猛男,但是和孔子比起来,段位还是低了点!
[var1]
世人之所以熟知孔子是一个大学问家,称其为文圣,这是因为广为流传的缘故。因为孔子本身就是一个主张“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而忽略了他的武力值。可以说孔子教育家的标签是他最耀眼的光芒,而这个光芒将他的另一面给遮蔽了。所以说,喜欢讲道理的人不一定只是逞口舌之快,也许他和孔子一样,喜欢讲道理,但不意味着打不过你!
[var1]
“习武先习德”,孔子主张:能讲道理的没必要动手。所以说年轻人一定要讲武德,否则一旦动起手来,喜欢讲道理的人可能让你后悔来到这世上!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