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李鸿章也不是一复起就被拎去搞签约,在这之前,他先被物尽其用,派去两广地区来了个新年“打黑”特辑。
慈禧派李鸿章来两广地区,除了剿灭真正的匪患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打击政治意义上的“黑势力”,比如说唆使维新变法的康有为跟梁启超,正是来自这里;同时明朝遗留下来的反清复明人士也让慈禧太后很是不喜。
慈禧是真的讨厌广州人,这点从清朝最后一位状元身上就能看出、1904年,清朝最后一场科举考试的成绩已经排出来了,位居榜首的乃是拥有真才实学的朱汝珍。当时主考大臣们已经将顺序排出,只需要慈禧意思性的过下目就能够放榜。
结果慈禧一扫名单,刚好看到朱汝珍的籍贯,广东,立刻气得将其试卷搁置一旁;排在第二的刘春霖其实才学也不错,还有一手好字,因此慈禧将两份试卷一调换,榜眼成了状元,状元则成了榜眼。
从上面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慈禧到底有多讨厌来自广东的人,因此在李鸿章上任没多久,慈禧就发了道命令过来:“逆党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外洋。日久未能弋获。该犯等罪大恶极。神人共愤。其广东本籍坟墓。著李鸿章查访确实。即行刨毁。以儆凶邪。”喊他去将康、梁的坟给刨了。
李鸿章当然做不出这种事,一方面是因为刨人坟墓之事太掉价,另一方面李鸿章此时已经另有了成算,他不愿为了慈禧得罪广州本地根深蒂固的革命势力。
之前不是有传言说左宗棠曾怂恿曾国藩称帝吗?曾国藩称帝之事不一定,但李鸿章的确差点当了大总统。
当时北边义和团运动闹得如火如荼,这似乎给了慈禧能够反攻西方列强的希望,于是在1900年6月,她不顾众人劝阻,直接对西方列强进行宣战。
此令一出立刻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各大总督的不满,李鸿章率先站出来对此进行反对,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此后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的总督们几乎都联合了起来对此进行反对,目的就是为了拒绝向列强宣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南互保”。
是这些大臣们懦弱,不敢对西方列强宣战吗?的确,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要让当时的清政府一下子跟十一国进行对抗,这不叫有骨气,这叫螳臂当车,叫以卵击石,更何况当时慈禧竟然将希望寄托在义和团身上。
而原本作为刺头被李鸿章治理的两广地区,由于他之前拒绝针对康、梁,因此获得了两广内部革命人士的推崇。此时不仅两广地区的一些势力试图将李鸿章推举出来,促成两广率先独立,推翻清政府,甚至张之洞等人还提出建议,如果慈禧此举惹恼洋人,使得北京不保,那么立刻推举李鸿章担任“总统”之职,主持大局。
要说李鸿章此时没有野心是不可能的,不然他也不会在清廷召回他时一路慢慢悠悠。是的,这个因全权负责北洋水师,后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而被边缘化的权臣,终于再次借着列强侵权战争而复起。
随着清廷跟八国联军之间的悬殊差距,清廷以及义和团一再惨败,李鸿章面对清廷的召唤也越来越纠结。一方面是广大男方以及沿海地区的拥护,一方面是清廷的征召,李鸿章一路拖拖拉拉就是在权衡利弊。
但最后曾经出使西方的那些经历给他敲响了警钟,他明白自己有辅佐只能,却不见得能够带领整个国家,尤其是在新老思想、风潮迅速交织激荡的当下,一个不留神自己积攒了大半辈子的名望财富将一去不复返,甚至可能毁了这一切。
因此在1990年9月29日,李鸿章终于回到了天津,重新拾起他作为直隶总督以及北洋大臣的“体面”,走向了又一份丧权辱国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