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因何被杀如何成“神”?

岳飞因何被杀如何成“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1 更新时间:2024/1/20 8:29:08

大河网

2023-02-03 01:05

大河网官方帐号

关注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刘云军

汤阴岳庙岳飞雕像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晶晶 文 受访者供图

响彻千年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随着今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的热映引发广泛的讨论。目前,电影票房已破33亿元。作为今年春节档最火的电影,《满江红》一上映就引发诸多争议,屡次被质疑与史实不符。

同时,《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岳飞因何被杀、岳飞死后是如何在后世成为国人精神偶像等诸多疑问也开始引发公众的热议。

针对以上问题,大河报·豫视频《看见》采访了宋史专家、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刘云军。

刘云军副教授主要从事宋代文献整理与研究、民间信仰研究、海外汉学(侧重宋代)的译介工作,出版有多本专著、译著等。曾主持《<宋史>宰辅传记补正与研究》《<忠穆集>整理》等学术项目。

《看见》:从历史细节和观影者的角度,如何评价《满江红》?

刘云军:如果我们抛开历史本身,单纯从电影艺术形式来说,《满江红》是一部很吸引人的片子。

首先,片中演员,不管是岳云鹏、沈腾、易烊千玺、雷佳音还是张译等,都发挥了各自的演技,甚至不乏精彩的表演,令人过目不忘。

其次,整部片子情节紧凑,而且比较有张力,既不像艺术片那么沉闷晦涩,又超过了一般的爆米花电影。

当然,如果非要从历史细节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我们可以轻松地从中挑出无数的“槽点”。比如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山西大院、岳飞的所谓遗嘱“满江红”,都是经不起推敲的。网上不少人借此指出这部片子如何歪曲历史,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电影是电影,历史是历史,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电影《满江红》不是一部历史纪录片,我们不能强制要求电影非要和历史完全画等号,这属于缘木求鱼了。我觉得张艺谋在本片中不过是借着岳飞、秦桧以及南宋初年历史这个大背景,拍出他自己心目中的一种情怀,所以没有必要特意去强调电影与真实历史有什么异同。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电影拍摄得还是挺巧妙的,特别是电影中岳飞的设计。虽然影片发生在岳飞遇害若干年后,岳飞也并未出现在电影中,但他就像英国小说《蝴蝶梦》的主人公吕蓓卡一样,以一双看不见的手,始终影响着影片中每一个人。

《看见》:学术界对《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颇有争议,您怎么看?

刘云军:关于《满江红》这首词到底是不是岳飞所写,学界一直有争论:一种观点认为这首词就是岳飞所写,另一种观点认为这首词是他人所写,假托岳飞之名。这两种观点都有很多文史界知名学者支持,所以每一种观点都有拥趸者。我个人认为,《满江红》应该是后人所写(极有可能是明朝人所写),附会到岳飞名下。

其实抛开《满江红》的作者争议,因为这阕词长期以来一直和岳飞深度捆绑在一起,大家提起《满江红》就想起岳飞,提起岳飞就会想起《满江红》,两者已然牢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满江红》作者到底是不是岳飞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特别是影片中人物背诵《满江红》,很多观众都会有热血沸腾、怒发冲冠的豪情壮气在里面。所以,即便经过考证,《满江红》的作者确实不是岳飞,大家也还是会觉得两者结合在一起是最贴切的。

《看见》:“岳家军”的说法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刘云军:“岳家军”这个说法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当时高宗政府中战斗力最强的几支部队并非朝廷手中的禁军,反而是武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和吴玠兄弟等人掌握的部队,这些部队名义上属于南宋政权,但部将更多是听命于各自的统帅。于是当时社会上就流传着“刘家军”“张家军”“韩家军”“岳家军”“吴家军”等说法,意思是这些部队已经从国家军队变成统帅的私人武装了。

“岳家军”军纪很严,金人曾评价岳家军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因为当时的南宋部队基本上都是各种武装成分混杂在一起的杂牌军,稳定性很差,经常看有部队哗变为盗贼,像张俊和刘光世,军纪普遍比较涣散。岳飞的部队军纪很严,他规定部队“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在当时明显就是一股清流。再加上岳家军作战勇敢不畏死,所以岳家军在当时诸家军中战斗力很强,岳飞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下级军官成长为与韩世忠、张俊等老牌武将比肩的将领。

《看见》:真实历史上的岳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云军:岳飞在中国实在是太出名了,通过清人钱采的小说《说岳全传》,到后来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岳飞的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关于历史上真实的岳飞,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邓广铭先生的《岳飞传》(三联书店,2017)、王曾瑜先生的《尽忠报国:岳飞新传》(河南文艺出版社,2022)、龚延明先生的《岳飞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等。这几本书可以说代表了国内岳飞研究的最高水准,史料扎实,廓清了很多错误说法。

岳飞的经历很丰富。他是河南汤阴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从小喜欢舞枪弄棒,后来拜师学艺,练就一身本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社会动荡,岳飞有感于国破家亡,组织起一批人起来抗金。当时像他这样抗金武装很多,大部分被金人打散了,也有的被灭掉了。岳飞运气比较好,虽然遇到不少坎坷,但他终于活下来了。后来中原地区彻底沦陷,岳飞不得已率领部队渡江投奔宋高宗的南宋政权,从此开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从历史角度来看,岳飞加入高宗的南宋政权比较晚,我们常说的南宋中兴四大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和其他三人相比,岳飞的资历无疑较浅,与宋高宗的关系也比另外三个人要弱一些。

南宋初年,政局动荡,很多南宋部队都是正规军杂糅着各种招安的盗贼流寇,人员构成复杂,岳飞手下的部队也是如此。岳飞从河南起兵,开始身边肯定是一批河南人,后来他投奔山西太行山著名的八字军抗金领袖王彦,自然吸收了河北、山西的一些人马。后来岳飞脱离了王彦,投奔当时的开封留守宗泽,并在继任开封留守杜充手下讨伐过各地盗贼,岳飞部队中应该会吸收一批盗贼武装。后来他到了南宋境内,平定了多股流寇武装,所以岳飞的部队就是一支有北方人(河南人、河北人、山西人等)和南方人构成的“杂牌军”,这也是南宋初年很多部队的情况。

岳飞成长得很快,他迅速将手中的部队打造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在对伪齐和金人的战斗中屡立战功,逐渐跻身当时最顶尖的武将系列中。

当时面对金人的压力,高宗的南宋政权中一直存在主和与主战两种声音,岳飞属于坚定的主战派,主张通过武力收复中原失地,将金人赶走。宋高宗一直在这两种声音中摇摆,后来逐渐倒向主和,并与宰相秦桧勾结在一起,打压主战派,与金人媾和。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岳飞被构陷谋反,与儿子岳云、部将张宪等一起被冤杀,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尽忠报国,岳武穆从英雄到神话

化为国人精神偶像,以独特的魅力为世人所认可和接受

明朝早期岳武穆王画像 图片源自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看见》:岳飞是怎么死的?朱熹说,“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岳飞是因为屡次犯上,引来杀身之祸吗?

刘云军:“岳飞为何被杀”这个问题,学界有很多文章讨论,网络上也有许多人进行分析,虽然存在分歧,但目前也有一些基本的共识,比如,岳飞肯定是被冤杀的,所谓的谋反罪名是诬陷;其次,秦桧虽然是积极谋划杀害岳飞的主要凶手,但没有宋高宗背后的支持与默许,他肯定不敢这么做。明朝人文徵明便一针见血地指出:“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直斥秦桧是迎合宋高宗的意思来杀岳飞。

《看见》:为什么宋高宗非要杀岳飞?

刘云军: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因素。从远的因素说,宋朝通过陈桥兵变建国,一开始皇帝对武将就不信任,对武将的猜忌可以说贯穿了两宋始终。宋高宗继位后,遭遇了苗刘兵变,被逼退位。虽然后来成功复辟,但他对武将的猜忌之心更重,觉得武将不可靠。随着岳家军、韩家军等军事力量的崛起,南宋在对金作战时逐渐扭转败局的同时,文官对武将的抨击也日益剧烈,提出要严防武将失控。宋高宗为了嘉奖韩世忠等人,加封他们两镇节度使,这时文官有人上奏称,当年唐朝的安禄山造反前是三镇节度使。如今韩世忠等人已经两镇节度使了,有变成安禄山的危险。这是一种很恶毒的攻击,舆论上对武将很不利。但对宋高宗来说,那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因为当时很多人反对与金人和谈。秦桧受到的压力很大,大到他不得不向宋高宗请辞相位。为了压服反对意见,宋高宗就想要通过杀一儆百来震慑这些反对者,所以这个用来“骇猴”的“鸡”地位要高,才有威慑力;但同时又不能造成政局动荡,即把此人杀掉之后不会引起多数官员的反对,这就需要仔细拿捏了。

其实宋高宗和秦桧一开始要杀的不是岳飞而是韩世忠,岳飞得知消息后透露给韩世忠,韩世忠躲过一劫,闭门不出。高宗和秦桧得知自己的谋划被岳飞破坏很生气,就将岳飞做了替罪羊,可以说,岳飞被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有人说,岳飞是因为屡次犯上所以被杀,并举南宋大儒朱熹的说法“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来作为证据。其实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其实所谓的岳飞的“横”,不过是指他曾经奉诏救援他部军队缓慢。这个问题学界已经有人讨论过,可能并非岳飞之过。即便岳飞真的有意如此,在当时也并非个案。因为鉴于金人势头正盛,当时很多南宋武将为了避免直接与金人交锋,在接到朝廷要求增援的命令时,会假意拖延时间,像张俊、刘光世类似事情干过很多次。所以我个人觉得,岳飞被杀,“横”不是重要的原因。

《看见》:全国各地有很多岳王庙,岳飞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成“神”,化为国人精神偶像的?

刘云军:人死了变成“神”需要一定条件。岳飞生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又是被冤杀的,这种悲剧性英雄比较容易受到后人的凭吊,从而成神。

岳飞被杀,家产遭到抄没,房子被充公给太学。南宋时,便流传太学中有神,一开始并没有说这个神是谁,后来有人说太学神就是岳飞。当然,这是没有得到南宋官方承认的。

宋宁宗年间,权臣韩侂胄要北伐,为了鼓舞士气,他给宋宁宗上书,追封岳飞为鄂王,谥号武穆,同时把秦桧的谥号改为“缪丑”。宋理宗时,改谥岳飞“忠武”,凸显了岳飞的忠心耿耿,既然朝廷已经公开肯定岳飞“忠”,那么之前宣称岳飞谋反的罪名便不攻自破。

真正使岳飞从人到神的转变,是明朝。明神宗万历年间,把岳飞和关羽两个人同时都封神。关羽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岳飞封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建庙合祀。民间便开始流传“关圣”“岳圣”的说法。

除了官方的推动外,民间也在积极将岳飞拉入神仙谱系中,特别是道教。道教将岳飞列为元帅神,称为“岳元帅”,镇守南天,上司九天雄兵神将,下掌五狱罪鬼亡魂。座下三十二将,破贼锄奸;身随五百儿郎,擒妖获怪。此外,岳元帅还掌管着地府七十二司中的“速报司”和“忠孝司”。清人钱采的小说《说岳全传》中,将岳飞描述为大鹏金翅鸟转世。因为这部小说影响很大,对岳飞的成神有极大推动作用。

《看见》:在南宋时期以及后世,朝廷和百姓两个维度,对岳飞持怎样的看法?

刘云军:南宋朝廷为岳飞平反,一来是安抚人心,二来也是想借此鼓舞人心,抗击金人乃至后来的蒙古人。后世帝王祭祀岳飞,推崇岳飞,主要是看重他的忠心为国,特别是岳飞的武人身份,朝廷借着褒扬岳飞,向武将灌输忠君爱国观念。

对于民间百姓而言,岳飞首先是一个大忠臣,而且是忠心耿耿却被冤杀的忠臣,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而且每当国家遇到危机,特别是外敌入侵时,岳飞的忠勇精神便会激发起大家同仇敌忾的激情。此外,岳飞是一个神祇,法力无边,可以解决人世间的很多苦难。

可以说,官方和民间对于岳飞的看法既有重叠也有不同,这主要在于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决定的。

《看见》:岳飞的军事功绩并不是历史上特别突出的,为什么岳飞可以成为中国人最看重的忠义二字的代表人物,另一个人是关羽,两者有什么不同?

刘云军: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名将很多,岳飞确实功绩算不上特别突出,但他在后世的影响力却超出了绝大多数武将,各种原因很复杂,大致来说,一则是岳飞以功臣被冤杀,其悲剧人生本身带有强烈的震撼力,容易被后人所铭记;二则是后世的各种推波助澜,比如朝廷的加封与有意引导,民间的造神运动,如道教、《说岳全传》等小说的助推等,使得岳飞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武将的代表,特别是忠义武将的代表。

关羽和岳飞既有相似性又存在不同之处。一提到关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忠义千秋”,他的忠义体现在关羽的兄弟情,具体表现就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慢慢地,关羽体现的是一种一诺千金,异姓结拜兄弟亲如手足的情感。所以后来天地会、洪门等拜关二爷,讲究义字当头,就是通过关羽这种忠义精神,将原本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集团。

岳飞的忠义,是“尽忠报国”,是面对外敌入侵时敢于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另外,岳飞在作战期间,注意保护百姓生活,不破坏社会秩序,给地方带来了稳定和安宁,所以他是保境安民,很多岳飞庙里面都有“保境安民”的牌匾。还有就是岳飞的“还我河山”意识。虽然这四个字是后人伪造的,并非岳飞所书,但它确实非常好地体现了岳飞的精神。

可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关羽和岳飞都从人变成神,并以各自独特的魅力为世人所认可和接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满江红》作者可能不是岳飞,并不必惊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济南日报2023-02-10 09:49北京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已关注核心阅读一些知名作品,作者并不是通常所说的那个人,并不奇怪。很多名作都有程度不同的作者争议。从诗词到小说,名家名篇的争执、讨论、辨析不计其数,故事多多。造成混乱的原因有多种,很多当代作品人们尚且搞不清作者。对普通读者来说,作品比作者更

  • 辽玉马饰与辽嘎拉哈:金华市博物馆特展《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精品巡礼1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辽玉马饰与辽嘎拉哈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1《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心

  • 在脸上刺青、挖去膝盖骨,二人师出同门,为何庞涓对孙膑如此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01周显王二十八年,马陵道,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一支数量并不是很多的队伍打破了马陵原本的宁静。这支军队悬挂着“庞”字战旗,原来是魏国大将军庞涓的军队。庞涓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对身边的将士说“这齐人果真是胆小如鼠,咱们刚刚来了三天,他们的士兵就吓得跑没了一半了。”这时的庞涓对于打赢这场仗是十分

  •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下武昌,大肆杀戮,导致浮尸铺满江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张献忠抓住来不及逃走的妇女,命令她们铲城,铲完之后,张献忠便命令部下将这些妇女杀死,全部填埋到沟壑当中去。麻城有一个叫汤志的人,他的家族很大,颇有势力,他杀了六十多人,然后,献城投降了张献忠,张献忠占领麻城,随即将麻城改为州。接着,张献忠挥军前进,向西攻下了汉阳,大军从鸭蛋洲渡过长江,攻下了武昌,在

  • 明代“理学名儒”孙应鳌的交游与黔中王门的建构浅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一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官北京、江西、陕西、四川和湖广等地,足迹遍布当时的近半个中国。所到之处,内树风教,外振纪纲。任官之余,广交天下学者,大倡阳明心学,著书立说,奖掖后进,故江右王门学者胡直曾将其与耿定向、赵大洲、罗洪先等人并称为“理学名儒”。一、孙应鳌的学术渊源孙应鳌出身于三代儒学世家,

  • 深度分析||宋朝武松喝的是什么酒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图:三碗不过岗) 01 年前和几位宋文化爱好者在餐厅吃饭,点了一道凉拌酱牛肉。于是几个人便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生在宋朝的武松能吃牛肉吗?武松在景阳冈下的村店,吃了四斤牛肉,喝了十八碗酒,而后直奔景阳冈。关于吃牛肉和喝酒,本文重点说说,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武松喝的更可能是什么酒。有关酒的传说和记载

  • 孔子:我喜欢讲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打不过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子教人做人的道理,孔子用拳头讲道理,孔子论学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var1]孔子身高关于孔子武力值的描述,在“二十四史开山鼻祖”《史记》和《淮南子》中都有记载,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寸,人皆谓“长人”而异之。意思就是说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因为他是巨人而把他当做异类!先秦时期一尺是23.1厘米,九尺六寸就是2米2多,和姚明差不多

  • 六百年来朱元璋的墓为何没有被盗,孙殿英都无功而返,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最初是因为参加了起义才有机会坐上皇位,所以他在年轻的时候四处征战,也是结下了不少的仇家,在朱元璋出殡的那天有十三驾马车从十三个城门出发,而朱元璋就躺在其中的一架马车上,所以说至今也没人知道他到底是藏在哪里,现在的考古学家都说他葬在明孝陵。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为什么明孝陵经过这么多年还能

  • 嫪毐无才无德还敢拼死一搏,为何有钱有势的吕不韦不敢自立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嫪毐与吕不韦什么关系,嫪毐朱姬吻戏视频,老梁故事汇嫪毐

    [var1]同样与太后有不正当关系,拥有一定权势,为什么嫪毐敢于谋反,而更有钱有势的吕不韦不敢呢?那是因为嫪毐奸情败露不得不反,而吕不韦通过嫪毐的谋反意识到了嬴政的大权独揽,谋反全无胜算,自然不会再步嫪毐的后尘了。(一)嫪毐其人:吕不韦为了明哲保身而找到的替身其实吕不韦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保持着与

  • 这位北宋官员因卖废纸惹恼宋仁宗,不仅被罢职,还永不叙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不仅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还曾被范仲淹看重,举荐他进了北宋的公文机要处进奏院做集贤殿校理可就是这样一个官员,却因为卖废纸丢了官说起这位苏舜钦,也是一位才子,他不仅作了一手好诗,书法也别具一格,当时的很多文人都想拥有一幅他的字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受到了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而且这个人在官场可谓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