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缺点,一个弊在当代,一个祸害未来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缺点,一个弊在当代,一个祸害未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82 更新时间:2024/1/22 20:05:49

分封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说早在三皇五帝的时候我们都出现了分封制。一个首领臣服于其他首领。不过他们各地拥有自己的管辖范围,只不过名义上一个归另一个管理而已,这就是最早的分封制。到西周时期,分封制非完善。周天子把自身无力管辖的土地分封给室人员、功臣、贵族等人,让他们管理这些土地。而诸侯又把土地分封给其他的士大夫管理。士大夫也对土地进行分封。这些人的位子都是世袭的,在自己的封地基本上都有绝对的大权。这就形成了完善的分封体系。

郡县制出现的时间在战国的秦国。简单地说,中央在地方建立郡、县两级行政单位。国家分为若干个郡、郡里有若干个县。郡、县两级官员都由中央统一任免。他们的权利大小由中央统一规定,任期时间长短也由中央规定,无法世袭。

这就是分封制郡县制的大致状况,在时间上分封制早于郡县制,而最终的结果也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把郡县制推广到了全国。之后历朝历代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郡县制。行省制、道、路等制度都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直到现在我们使用的地方行政制度,也是从郡县制演变而来的。

郡县制最终之所以能取代分封制,是因为郡县制弥补了分封制的缺点。我们现在看一下分封制到底有什么缺点?

前面说了,分封制是中央把自己无法管辖的地区分给其他诸侯管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扩大中央的统治范围,增加中央的实力。不过缺点就是,地方诸侯掌握了绝对大权,毕竟中央几乎不插手地方的事务。最初的时候,分封的诸侯和中央关系非常亲近。王室成员就不用说了,他们和君主都是兄弟子侄的关系,是一家人,肯定不会反对中央。至于贵族和功臣,他们也是拥中央的,否则也不会支持建立新的政权。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地方的诸侯和中央的关系会越来越远。第一代诸侯君主和第一代中央是亲兄弟,但过了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之后,他们之间虽然说有亲情关系,但已经非常远了。那些贵族、功臣建立的诸侯国与中央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远。当初中央和地方的一种依赖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越来越浅,甚至会消失。而且当地方实力不断强大之后,会出现反对中央的状况。这种状况在分封制的王朝中都有,周朝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如此,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都是和分封制有直接关系。

这就是分封制的危害,这种危害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大。当然,最初的时候,根本看不到危害,这是随着时间发展才会出现的。

当然,郡县制虽然弥补了分封制的缺点,并不意味着郡县制是完美的,没任缺点的。我们现在看一下郡县制的缺点。

郡县制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做到中央集权。所谓的中央集权,就是中央能够把地方的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上,中央能牢牢掌控地方,这样就不容易造成地方割据。中央集权明显是针对分封制的地方分权出现的。不过中央集权虽然不会出现地方割据,但缺点十分明显。

中央集权之后,中央所有的命令都能在地方迅速执行。虽然效率高,但影响地方的积极性。毕竟地方做任何事都由中央决定的,地方很少有自主大权。中央作出的决策是针对全国的,不过未必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如果不适合地方的话,会严重影响地方的发展。更严重的是,中央的决策如果有严重问题的话,会影响到全国。

还有就是地方出现的人和事都需要报告中央,由中央进行决定,地方不能自行决定。这会严重影响地方的办事效率。而且由于地方的官员都是任免的,地方不归管理的官员所有,所以很多官员对地方的管理并不是特别上心。即使是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也有很多官员不在乎。

封建王朝除了有中央集权,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君主专制。所谓的君主专制,就是中央所有的大权都由君主掌控。这个制度和中央集权加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现象,地方所有的大权都收归中央,中央所有的大权都收归君主。说白了,天下所有的事都是君主一人说的算。如果君主作出错误决定,会影响整个天下。要是君主是庸君、昏君、暴君的话,整个天下都会遭殃,甚至会出现政权更替的现象。

这就是郡县制的缺点。郡县制的这些缺点是在郡县制出现的时候都有的,还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虽然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有缺点,但总的来说,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全球很多国家几乎都做到了中央集权,他们使用的制度和郡县制都非常类似。郡县制的很多缺点,在现在社会中大多都被弥补了。否则,这个制度也不会使用范围这么广。

参考资料:

《史记》

更多文章

  • 华夏第一个王朝--夏朝,或只是个传说,也许它从未存在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自夏朝的建立之后随之开始。但第一位世袭人“启”虽然从父亲手里接过权力,但一个王朝的建立过程夏朝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伯益:老子偏就不服当年,禹曾推举过具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然而这个皋陶是个命运不济的家伙,或许是听到自己要接过大禹的位子太过兴奋的

  • 封神:王后双眼被挖,接下来的一幕吓坏纣王,申公豹直呼:我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妲己心中除了父母,只有杨戬才是那个最值得自己信任的人,皇后一直觉得妲己的背后必然有什么秘密,否则不会让商王变成这个样子,就连自己的儿子在见到那个女人后也是说不出的奇怪,所以姜皇后开始设计陷害妲己。慢慢的事情发生了转折,妲己杨戬相见,子虚爱上妲己,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追 追剧吧。自

  • 周朝时期,各诸侯国子民眼中都没有周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的好像挺有道理。周朝八百年,但周天子有权威的时候最多不过三百年。而且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寓言故事》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如《郑人买履》,讲述的是郑国的故事,《守株待兔》讲述的是宋国的故事,好像当时的宋国人就是宋国人,郑国人就是郑国人,他们都是不同国家的人一样,以至于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不想被灭,

  • 封神:子虚质问妲己为何一定要伯邑考死,妲己的回答让他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子虚真人,妲己和子虚大结局,狐妖子虚视频

    伯邑考入宫之后纣王听说他的琴技是天下第一,于是就命他为众人弹奏一曲,伯邑考知道自己可能难逃天命,于是就只能为纣王弹奏,但是他的曲子里满是对纣王的怨恨之情,纣王听出之后勃然大怒,要下令斩杀伯邑考,这时子虚出现想要妲己可以阻止纣王,但是妲己并没有这么做,纣王将伯邑考打入了大牢之中。妲己回宫之后子虚质问妲

  • 封神演义:纣王临死前质问苏妲己,句句戳心,妲己瞬间无法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纣王苏妲己的吻戏片段,封神榜纣王和苏妲己,南笙版苏妲己迷惑纣王去寝宫

    最近《封神演义》挺火的,很多人一边在骂,一边在追剧,相信这样的感觉一定会是格外的酸爽。在我看来,这部新编的《封神演义》虽然一直在扯淡,但是也有值得人去深思的地方,特别是编剧能够将一个神话故事演绎成一出宫斗剧,不得不说是非常厉害了。王丽坤扮演的苏妲己就像一个圣母一样,利用自家的粮食去帮助那些饥民,她的

  • 封神:姜子牙酒后失德,被农妇告上衙门,兰盈看到农妇后泣不成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一直谨记着元始天尊交予他得使命,便是助西岐君主伐纣,因此老婆马氏也葬身朝歌。姜子牙被姬昌重用,册封为丞相,辅佐国事,只是姜子牙不喜荣华富贵,并未居住在宫中,而是独自住在郊外得小院中。这日姜子牙却因为酒后扰民被良家妇女告上衙门,姜子牙酒醒后傻眼已是百口莫辩,而宫中文武官员得知之后都是鄙夷万分,原

  • 姜子牙算出伯邑考命数,却不阻拦他进宫救父,一切都是因为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子牙老婆简介,姜子牙电影,申公豹和姜子牙打赌视频

    姜子牙顺利逃出宫,来到河边等到伯邑考,而当他手里拿着的碗摔碎的时候,就已经算到了自己的老婆马氏已经去世了,心里非常难过,既然能够算出马氏的命运,姜子牙自然也能够算出伯邑考的命运,如果他这次去皇宫里救自己的父亲,那么只有死路一条,但是姜子牙却没有阻拦伯邑考,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武吉,师尊已

  • 天宝年间,大唐与南诏之战两次败北,是否开启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十载四月, 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兵六万讨云南, 与云南王阁罗凤战于沪州。官军大败, 死于沪水者不可胜数。十三载六月, 侍御史、剑南留后李泌率兵击云南蛮于西洱河…… 为阁罗凤所擒, 举军皆没。对于大唐为啥要打南诏,咱们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在大唐建国之时,高原之上谜一般崛起了一个战斗力爆表的政权——吐

  • 姜子牙好心将自己前妻封为神,却被后人耻笑千年,成灾星的代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指挥诸侯联军及各路神仙成功灭商后,姜子牙主持封神大事,在封神台上,姜子牙共计封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截教门人和商纣王麾下的人;但姜子牙这一方也有一些被封了神,其中包括黄飞虎、黄天化、伯邑考等人;不过要说最可笑的,应该还是姜子牙的前妻马氏。话说姜子牙乃是元始天尊门下弟子,但他天赋平平,

  • 封神:姜子牙来到西岐,女儿质问母亲结局,他说3个字惹人泪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封神榜姜子牙师徒结局,封神英雄榜姜子牙回到西岐,封神榜姜子牙给别人看了吗

    《封神演义》姜子牙来到西岐,女儿兰盈质问母亲为何没有一起来,结局到底如何?面对女儿一连串的问题,呆若木鸡的姜子牙只说了3个字,惹众人泪奔。原来姜子牙和马氏逃离朝歌的时候,因为引起了官兵的怀疑,马氏在关键时刻做出抉择,她决定留下来,成全丈夫的封神大业,她告诉丈夫,见到兰盈后,一定要告诉她我一切安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