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作为堪称世界强国之一的中国,不管是历史还是如今,我国文化一直都是别人学习效仿的。
中国文化一直影响着各个国家,在大唐时期,中国的治国理念获得世界多个国家认可,文化输出达到巅峰时期,邻国都争相前来献供,学习中国文化。
其中受我国影响最深的一个国家当属越南,越南的国称都是清朝嘉庆帝给起的,说到我国皇帝给其他国家起名的情况不在少数。
武则天在位时期就出现过一个小国,当时这个国家对自己的国称不是很满意,后请求中国为其改名。
武则天则趁着酒劲为这个小国起一个名,至今仍在使用,如今这个国家也从一个小国变成世界强国,闻名海外。
说起这个国家,让我们再熟悉不过,它就是日本,据历史记载,日本的国称的确与武则天有关,在这之前他们国家根本就不叫日本,而是“倭奴国”。
据《后汉书》记载:“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
将日本取名为“倭国”,是因为他们在那个时代普遍身形矮小,所以汉武帝赐此国名为“倭国”。
在中国“倭”这个字就有矮小之意,更是用来形容日本人体型的一种称呼,在东汉时期,汉武帝为统一天下,专门赐给日本一枚国章,上面写着“汉倭奴国王”这样看来日本也算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历史中确有此事,因为这枚印章至今仍被保存在日本博物馆里,这更证明一点,就是日本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这是永远都不可否认的事实,尽管现在很多日本人都不愿意承认。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那个战火不断的年代里,中国百姓民不聊生,日本则开始计划搞独立,他们才不甘心一辈子做中国的附属国。
日本人深知“倭”的字面含义,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所以一直想改国称,日本正是他们的新名字,有“日出处天子”的意思。
那一年中国的领导者还是隋炀帝,他得知日本要改名怒火中烧,他认为这区区一个小国竟敢提出如此挑衅的要求,这是要与他平起平坐的意思,隋炀帝自然不会同意。
后来唐朝时期,日本人没放弃改名的请求,但结果都是一样,一直被驳回,因为那时的日本依旧是中国的附属国。
虽然屡次碰壁,但日本仍没放弃改国称的念头,眼看硬的不行,他们就开始来软的。
此时的中国已成为武则天的天下,刚登记不久,武则天就收到日本的祝贺,对着武则天一顿溜须拍马,把武则天哄得飘飘然,最后提出求武则天赐个国号。
没想到武则天禁不住忽悠,最后在醉意上头时,同意了他们的无理要求,并赐名“日本”,也因此“倭国”变成了如今的“日本”。
据《新唐书》记载:“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后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改完国称后,两国之间仍保持着和谐友谊的关系,可能武则天死都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有一天会成为中国的心头之患。
他们不断学习效仿中国文化,最后做出让炎黄子孙铭记一辈子不可原谅的错事,那段历史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记住。
并时刻铭记着一个道理“少年强,则国强”,如今的中国强大到不容冒犯,这也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中国人坚强不服输的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不管我们过去经历过多少战争璀璨,华夏儿女仍能踏着毅力的脚步迈向新世界,创造出我们美好的今天。
很多人都不了解历史,更不知道,原来日本曾是中国的附属国,更让人意外的是日本的国号竟是武则天所赐。
不管之前经历过多少代皇帝,他们都不会同意给日本改名,因为他们知道这背后会带来怎样的危险,一个附属国竟然敢提出这种要求,那边意味着他们不甘愿如此,甚至有独立的野心。
所以不难看出,为何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提到此时就会公然大怒,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又被冒犯到。
如今的中国强大到不容冒犯,我们各方面发展超前,在变得更优秀的同时,我们仍不会忘记感恩,所以中国人一直秉承着以德服人的理念。
有句话说的好“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接济天下”,这句话说的正是中国,我们在不断强大的同时,也不忘去帮助更多弱小的国家,我们希望世界和平,永远没有战争,中国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理念,才会变得如此强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参考文献:
《新唐书》
《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