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贪腐却开创中兴,海瑞清廉未挽救大明,原因或在这里

张居正贪腐却开创中兴,海瑞清廉未挽救大明,原因或在这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33 更新时间:2024/2/7 11:44:23

大明清官海瑞事迹

文天祥当年总的来说在年轻时候也算的上是一个纨绔子弟了吧!但他纨绔归纨绔,人家在国家大义上面没有一点却失,反而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做起了整个大宋的顶梁柱,历史之中的他虽然没有力挽狂澜,但他舍弃全部家财用来招募义军抵抗元军入侵的壮举依旧可以担当的起南宋民族英雄这几个大字,好酒好菜吃的多一点,富贵生活过得久一点,但却并不影响文天祥精忠报国,只有这个“人才论迹不论心”的大前提定下来了,海瑞和张居正之间的问题才值得深究。

海瑞是明朝中期隆庆、嘉靖万历三朝时代人,他一直都过着清贫的生活,整个大明朝最出名的清官就是他,每天吃饭可能还真的像是史书之中记载的那样吃“青菜萝卜”。作为明朝中层官员,也没有像其他同僚一样一下子就娶十几个老婆。要知道明朝中后期经济繁荣之后,就算是一个县城里面的小地主都有七八个老婆。但海瑞这个地方父母官却没有,这在浑浑噩噩的官场之中简直就是一股清流,说难听一点就是一个另类。

海瑞这种不贪污、不受贿、自己过着比和百姓一样清贫生活,只娶一个老婆,不给自己修大房子,不给自己置办田产的形象,其实在很大程度之上满足了中国古代民众对青天父母官的幻想,其实不仅是当年,就算是放到今天,你随便找到一个中国人说一下他心目之中的清官形象到底是怎么样的,恐怕和海瑞的举止行为也是八九不离十。可是史书之中的海瑞清官到底做了多少对国家民众有利的事情呢?

试从史书之中来看,无论是明朝的正史还是一些后人编撰的野史来看,明朝的海瑞其实最经典的一件事情就是“骂嘉靖皇帝”。然后大家都评价海瑞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他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朝的道德伦理模范先锋。他一生之中最大的梦想就是明朝政治清明,所有官员包括皇帝都像他一样,毕生致力于恢复大明初期的盛世状态,可海瑞实际上的政绩没有多少,这种非黑即白的行为和主张恢复明朝严酷刑法使得海瑞被孤立起来了,造福不了百姓,团结不了群众。

贪污做事的张居正

张居正和海瑞其实是明朝官员之中正反两个方面,因为从张居正此人之后中国历史对于历代名臣权臣的评价就改变了一种标准,过去的话海瑞肯定是会被抬高到超过张居正的位置的,但从此之后,为国家民众办理正事、为天下做成好事、为国家民众造福进步,在大节上无亏欠,在个人小节上有愧疚这些都成为了唯一标准。是一个朝代权臣名臣死后盖棺定论的不二之选,是看这个人做了多少事,这些事产生了多少和多久的积极与负面影响。由此知道张居正可以超过海瑞的历史地位了。

张居正这个人一生之中做的事情说成是写几本书都不为过,他治理大明期间主导的明朝中期财政改革是一项创世纪的伟大行动。这个制度改革并没有完全增加底层劳动人民的负担,相反的是提高了明朝官府朝廷各个衙门的收入,使得各个国家事业之间都出现了稳步发展。有的历史学家甚至评价张居正说是他给大明王朝续上了50年的寿命,不然明朝在万历皇帝死后就该灭亡了,那真实的情况是这个样子的吗?

首先从张居正开始针对地方上许多混日子的官员制定了专门的量化标准。不看地方官员的花架子,而是有着专门的指标去考核每一层次的官员。按照每个地方的田地面积、人口数量、上缴赋税这三项标准作为考察一个官员的唯一标准,这三项标准如果做得好的话,那这个官员在累计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直接申请升官。如果做得差,连续三年都下降严重的话,那这个官员就会被“降薪撤职”。至于道德层次上的贪污和娶好几个老婆这些事情,不影响明朝官员的升迁。

自从这项考核标准实行之后,大明朝的官场就变了一个样,虽然贪污腐败和道德有亏这些事情依旧存在,但明朝官场之中做事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些不做事的人很快就被贬谪下去了。经济基础有了保障之后,张居正针对明朝的军队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嘉靖皇帝一直到此前的永乐年间,明朝军队制度基本上都是一直使用的洪武年间的老办法,将士兵和后代世世代代束缚在兵籍之上,明朝中后期的时候战斗力严重下降,士兵俸禄养不活一家人,所以士兵做生意的越来越多,经商之士兵越多,训练时间就越少,从而战斗力急速下降,成为了一个烂摊子。

张居正看到了这些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一个个的进行了纠正,使得军队士兵工资及时发放,让每个士兵的工资水平随着大明朝经济发展的速度而逐步身上,每年都会淘汰一些陈旧装备,每个地方的县城越修越坚固,这一切都使得张居正之后的明朝能够维持很大程度上的天下宗主形象,即使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他的改革措施全部被万历皇帝废除,但那几十年之间的努力成果却也使得明朝可以同时支撑“万历三大征”,所以张居正做的这一切被后世评价为超越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明朝成功改革。

张居正大节上没有亏欠国家民众,他自己多吃一点东西,生活上腐化一点,但张居正个人却没有反叛国家,但在政治上的做法都是正确的,后来的历史都证明了,明朝三百年历史之中找不到第二个像张居正这样的人物,也就是他作为大明朝皇帝之下第二号人物,自己房子多了一点,妻妾成群了一点,但一点都没有妨碍国家政务啊!不知道为何很多人的要求如此之高,既要求马儿跑又要求马儿不吃草,这样的人去哪里找呢?

结语

其实从中国历史明朝和清朝以及当代来看,中国民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都在不断的上升,大家心中并不讨厌张居正这样的人,大家看重的也并不是个人道德水准,而是这个官员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做事情,所以明朝海瑞到死都只能是做一个牌匾,成为一个神龛被供奉起来,但张居正这样的人却是官员之典范,是历朝历代皇帝和普通大众梦寐以求的能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古代,一个朱棣一个李世民,制造叛乱,谋得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和朱棣谁最厉害,朱棣为何不学李世民夺位,李世民与朱棣战斗力

    首先,我先给大家说一说李世民的状况吧!李渊登基时,自己虽然表面上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他的天下都是靠他的儿子一手打下的,虽然太子当时也参战了,但是李世民实际指挥作战,并兵权全都掌握在李世民的手中,但是李渊始终不看重李世民,而且当时太子和李世民的关系极其差。一旦太子即位,自己肯定没好下场

  • 马皇后为朱元璋生了几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的马娘娘简介,朱元璋牵马完整版,朱元璋马夫人扮演者

    宁国公主十四岁时嫁给了汝南侯的侄子梅殷。在靖难之役中,梅殷奉命镇守淮安,朱棣想借道淮安入京,被梅殷严词拒绝。梅殷虽未曾与朱棣正面交锋,却迫使朱棣绕道而行。朱棣登基后,梅殷仍对建文帝念念不忘,与朱棣相处不太愉快。永乐三年,梅殷入朝时被武将挤入水中,溺水而亡。宁国公主找到朱棣大哭,朱棣不得已处死了肇事者

  • 崇祯留下血书吊死在景山,他万万想不到李自成进城后会这么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凤阳是大明帝国的中都,也是朱元璋的家乡。在封建时代,毁灭他人祖坟是不共戴天之仇,李自成等人火烧皇陵意味着他们与明朝彻底决裂,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大明皇族无任何敬意和敬畏。而当时崇祯帝也被迫下了罪己诏。而崇祯生性多疑,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把袁崇焕凌迟处死,北边无人可守。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

  • 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之间的李治并非耙耳朵,而是守成英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治简介,非你莫属李治全场版,李治的扮演者

    李治:寥廓烟云表,超然物外心这两句诗是李治写的,是他也大慈恩寺时写就,要说是赠寺院中的哪位大师也许还说得过去,但他却是拜寺时写自己心灵的感受,这便稍稍有些奇怪了。作为一个皇帝写这样的诗,看来是气定神闲,但要说能有“超然物外心”怕就不太可能了,乾纲独断,掌控江山,社稷百姓还指望着你雨露沾润,如何会能有

  • 临终前,朱元璋吃力地重复着四个字,所有人却都装作没听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创立皇帝制度的第一人,他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用来皇权独尊的地位,而在前面冠以“始”字,则蕴含了嬴政另一个想法,那就是他希望大好江山在家族中永世传下去,一代两代三代以至万代。可惜的是,秦王朝二世而亡,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在君临天下后无不为子孙计长远,他们千方百计为

  • 待创新高的黑定窑变盏——沙家櫪谈定窑窑变赏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待创新高的黑定窑变盏近期备受瞩目的临宇山人藏黑定窑变釉笠式盏即将于两周后在纽约佳士得上拍,这件传奇的黑定窑变盏应该是二战后趋起的极为著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大家之一的藏品,战后日本建立了多个水平极高的、让世人羡慕不已的博物馆,大阪的安宅与万野的藏品、东京的松岗与岛山藏品、梅泽与户粟藏品都是佼佼者,这次将

  • 安史之乱参战士兵百万,死亡人数却高达千万,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安史之乱资料,评书安史之乱全集,安史之乱45集免费观看

    安史之乱的规模安史之乱大家都很熟,但是真正关于安史之乱这场战争的规模,很多人也许就不太清楚了,在古代任何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当中,经常可以听到带甲数10万这种话,因为10万军队已经是一场决定性战争需要用到的兵力,而安史之乱时间跨度很长,时间是公元755年到763年,长达8年的叛乱当中,唐军与叛军共计集结

  • 明英宗发起的“夺门之变”为什么被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英宗结局,明英宗对樊忠的评价,明英宗朱祁钰简介

    公元1457年,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明英宗朱祁镇在被囚禁了七年之后,又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大起,他从被囚禁的太上皇变成了皇帝,他在徐友贞、石亨发动的“夺门之变”中再一次登上了皇位。八年前,年轻的明英宗率20万大军御驾亲征,抵御北方入侵的瓦剌,结果在太监王振的胡乱指挥之下,20万大军进退失据,在土木堡被瓦剌

  • 成吉思汗征服40多国,他是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呢?看看专家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是12-13世纪的人。而12-13世纪的中国和今天中国完全是两回事。姑且不说“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这样的历史原因按今天的国际法是不能作为领土依据。今天的中国最多只能视为是清朝领土的继承者。考虑到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产物之一,那时候的汉人就更不可能会有“中华民族”的概念。成吉思汗自然就不可能会成

  • 宰相写下青鹅两字被处死,众人不解,武则天:你们把两字拆开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文字狱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长一段时间,最为严重的文字狱出现在明清之际。中国朴素的观点认为,文字狱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出现的皇帝对于知识分子无情的迫害,是一种残酷的政治与思想的垄断。有如龚自珍所言,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