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曹操没有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他的“奸雄”人设会改变吗

如果曹操没有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他的“奸雄”人设会改变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60 更新时间:2023/12/4 20:00:26

在构建曹操奸雄身份的这些元素中,“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确实比较明显。在《三国演义》中这句话更被演化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把单纯表示其他人的“人”,扩展为“天下人”。负人到负天下人,曹操奸雄的特征可谓一目了然。

但是,如果曹操压根没有说过这两句话,是否就不会被塑造成奸雄呢?显然不是。

简单说,一个人的人设,或者说他的历史形象,主要看的是他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说了什么。所谓听其言,观其行。经典的言论,确实可以加强一个人某方面形象,但前提是该言论与行为一致。

比如说,曹操的另一重身份,是个多情种子,风流浪爷。他的这个人设,固然与他临终前“分香”的言论,在宛城“此城中有妓女乎”(演义原创)的天籁发问,以及在曹丕霸占甄宓后感叹“便宜了这小子”有关,但是,这些言论之所以让人觉得妙趣横生,主要是操哥确实在行动上更走在了前面——比如娶了诸位人妻,宠爱假子,对原配丁夫人恋恋不舍,等等。

相反,如果言论与行为不相符合,那就只会落人笑柄。比如吕布的“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或者“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回到曹操身上,曹操的言论是很多的。他不但说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也写了“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真是悲天悯人,慈悲心肠。后者在当代,作为曹操人设的要素,同样被许多人所接受。

那么,这两个彼此矛盾的言论,哪个才能加强曹操的人设呢?显然,评价标准是看他做的什么。

年轻时候的曹操,确实有一腔热血为汉室,斗宦官,平黄巾,讨董卓,都是奋不顾身。那时候的曹操,完全是伟光正的形象。同时这样一个情感丰富的人,面对汉室衰微,军民苦难,他的诗歌中表达那种悲悯的情怀,未必就是假惺惺,很可能真是有感而发。

但是,人都是矛盾的。

尽管写出了如此富有同情心的诗文,但曹操以奸雄二字论,终究并不为过。

所谓雄,在其雄才大略,自不必多说。所谓奸,即在其所作所为。

曹操一生征战,刑戮由心,赏罚在口。他不但杀了不肯与他合流的边让、孔融,杀了为他立下大功而口出狂言的许攸,杀了在立储中站错队的杨修,还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曾为他立下功劳,并无过错的崔琰、毛介、娄珪等人。可以说,即使站在曹魏集团本身的立场上,曹操的多疑嗜杀,也是一个相当突出的特色。

至于他诡计多端,好用诈术,心狠手辣等等,就更不必多说。

更别说,曹军所到之处,动辄屠城。攻打徐州时杀人数以万计,泗水为之不流;官渡之战后坑杀袁军俘虏数万。暴名在外,竟使得曹军大举南下,刘琮不战而降的情况下,荆州十数万百姓主动跟随刘备难逃。这固然是刘备的人格魅力作用,也和曹操的暴名密不可分。

至于前面那些悲天悯人的文化气息,固然也是曹操人设上的重要标签,但在他的行为指导中并不占主流。除了吸引当代一些粉丝外,对历史评价而言,起不到太大的扭转作用。

曹瞒传记载他“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馀。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太祖,沛国桓邵亦轻之,及在兗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桓邵得出首,拜谢於庭中,太祖谓曰:跪可解死邪!遂杀之。”

这些都是残暴的象征。

还有如借仓官人头安定军心、梦中杀人、床头捉刀等事,无不体现其奸的一面。

所以,曹操奸雄人设,是靠自己做出来的,有没有那句言论,影响其实不大。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隋唐大运河 洛阳的大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河南隋唐大运河,赣粤大运河和湘桂大运河,洛阳隋朝大运河在哪里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公元1071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失意的司马光避居洛阳,途径一片废墟的汉魏洛阳城,借景抒怀,写下了一首《过故洛阳城》的诗,留下了这一无限感慨。在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的司马光眼里,洛阳城的兴废,何止一座汉魏故城?汉魏故城只是洛阳前世今生一个片段的闪回而已,将夏都

  • 在蜀汉灭亡后,为何关羽的后人被屠戮一空,张飞后人却安然无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性格决定命运。我们经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因为性格的不同,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由于关羽和张飞的性格不同,也造成了他们为人处世的不同。这不但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命运,也影响了后人的命运。关羽为人高傲,史书上评价他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在吕布去世后,关羽对天下将领都看不到眼里。连袁绍军

  •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还会赏赐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郅都,他是西汉有名的酷吏之一。酷吏,就是用冷酷,甚至残酷的方式办案件、审犯人的官员。这些官员,要么就是铁面无私,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要么就是为了获得恩宠,极尽钻营,用别人的鲜血来给自己铺平一条晋升之路。而郅都属于第一种人。汉景帝时期,郅都为中郎将。有一次,汉景帝要去上林苑打猎,这里是

  • 浅谈:隋唐时期,朝廷对南方士子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之时,隋文帝、隋炀帝二人皆刻是提高对南方文人的重视,尤其是隋炀帝更是进行了多次南巡查。唐朝之时,从唐太宗李世民到武周女皇武则天,他们对南方文人的重用依然是重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隋唐时期,统治者是如何对南方以及南方的学子进行管理的。 一、隋炀帝对南方人才的态度 隋朝对南方学子重用的高峰期发生在

  • 吕布手下三大名将,曹操只要了两位,却把最厉害的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吕布不善于经营,打下的地盘无法提供助力,反而会拖累发挥,最后在穷途末路之下被曹操击败,白门楼惨遭缢杀枭首,一代豪杰就此落幕。曹操消灭吕布之后,收编了他手下的势力,获得了两位名将的效忠,可是最厉害的那个却被他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雄霸一方——臧霸臧霸出身官吏之家,父亲是县城的狱掾,所以臧霸从小

  • 古代战争中,单骑退敌并非夸张,张飞喝退曹操追兵不是历史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飞退曹简介,孙尚香退敌,曹操打败黑山军详解

    勇武吓退敌军提到勇武吓退敌兵,咱们首先想到的是张飞长坂坡一声大吼退敌。咱们先看小说的情节,当时的情况是刘备逃跑,曹操追击,张飞是一位虎将,有勇有谋,身后用计做疑兵,一人只身立于长坂坡的当阳桥,面对曹操的追兵,大喊一声“吾乃燕人张翼德是也”。一声大吼之后,夏侯杰应声落马,吓破了胆,曹操帅兵逃走。 看到

  • 凭借这支军队,哪怕藩镇再嚣张,唐王朝也能压得它服服帖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宗是安史之乱后的第二位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率领大军镇压过安史之乱,对军队极为看重,即位后对神策军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扩编,先后收编了平卢节度使、朔方节度使等部的军队,这些军队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卒,依靠这些军队的加入,使得神策军的实力大大增强。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进攻长安,太监鱼朝恩护卫唐

  • 刘邦为了快速增长人口,想了个政策,人口达到6000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恢复人口最快方法,刘邦为什么要增加人口,刘邦如何让人口增多

    汉朝在历史上存在长达422年,汉王朝在历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汉朝的百姓在苛捐杂税中能够安居乐,和刘邦的人口政策密不可分。汉朝在成立起初,物质匮乏、民心涣散、人丁稀少,刘邦为了增加人口,实行了三种人口政策。第一种:轻徭薄税。刘邦不仅废除了汉朝很多酷刑,也减少了农民的很多税

  • 秦琼一病12年,李世民专门遣太医去看病,太医刚走,秦琼喊道:快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琼救李世民是真的吗,李世民对秦琼的英勇早有耳闻,李世民帮秦琼看病

    秦琼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很点熟悉,就算不太理解在电视电影也会经常看到过。而且在我国传统家庭,很多门户上都张贴着一对门神尉迟恭和秦叔宝,其中的秦叔宝就是秦琼,据相关史料记载,当年投奔李渊的秦琼,已经是年近40岁。这次投靠,秦琼的选择是明智的,李渊和来护儿都是秦琼人生道路上的十分难得的伯乐。 好在秦琼不负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完事后去见父亲李渊,为何“跪而吮上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渊怎么样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逼李渊,玄武门之变李渊后来干什么呢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很难理解,李世民为什么会跪着吮吸李渊的乳头?其实这涉及到当时的一些民间习俗,李世民如此做,是在尽最大可能唤醒李渊对自己的父爱,弥补父子间的巨大裂痕。 这个举动最让人疑惑的一点就是,哪怕吮吸乳头可以唤醒亲情,针对的对象也应该是哺乳孩子长大的母亲,而非父亲。父亲没有,并且从来都没有过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