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是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卧龙凤雏大家都很熟悉,卧龙,古时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也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后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可以说蜀国的建立诸葛亮是最大的功臣。
凤雏,即庞统,字士元,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庞统死的第一个原因也是由于他的争强好胜引起的。诸葛亮已经看出将星陨落,庞统有危险,建议刘备暂停攻打雒城。但是,庞统却认为这是诸葛亮怕自己立功故意设置的障碍。所以庞统不顾劝阻,坚持出兵,导致了自己命丧落凤坡。
幼麟这个称号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他就是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拥有最高军事指挥权)。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回顾姜维那几年的作为,他屡次作战,无论是战略战术,都几乎全胜了,虽看似无法深入敌境,短期无法更上层楼,但以攻为守,屡挫强敌,步步为营,居然打倒了长安门口。
冢虎,是对司马懿的称谓。也是三国最大的赢家,其能忍程度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想,他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诸葛亮、庞统、姜维与司马懿合称“卧龙凤雏幼麒冢虎”。但是有很多人对幼麟的归属有异议,觉得幼麟应该是指周瑜,姜维和周瑜都是军事家,政治方面才干不很显赫,而最具代表战役为赤壁之战策划火烧连环船大破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姜维的代表战役则为十一次北伐曹魏,不过最终失败身亡,两人都是以弱敌强,周瑜是以弱胜强,姜维则是以弱攻强,也因此而负盛名,表面说来就似是周瑜要强一点,不过作深入分析又另有别论了。
大家对于幼麟是周瑜还是姜维有独到的见解可以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