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康之变中,金兵抓走了宋徽宗,还抢走了皇宫中的10块圆石头

靖康之变中,金兵抓走了宋徽宗,还抢走了皇宫中的10块圆石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31 更新时间:2024/2/4 1:36:48

“靖康之变”期间,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还有皇族成员、妃嫔女眷数千人,全都被金国人掳走,皇宫府库中珍藏的奇珍异宝、金银财帛、古物字画,也被金国人抢掠一空。在皇宫的保和殿稽古阁中,金国人意外发现了十块怪模怪样的大石头。这些石块灰黑古朴,体态饱满圆润,看上去饱经风雨剥蚀,与野外山上的石头,并无多大区别。

金国人对这些非金非玉的大石头,本来无多大兴趣,但石头上有个奇异之处,引起了在他们的注意。石块周身,刻满了一些弯弯曲曲的字迹,让金国人兴奋的是,这些字全部被黄金填充,看上去透着一股古怪诡异气息。金国人对这些石头和字迹既不了解也无兴趣,但他们认识黄金。于是,这十块大石头,也被金国人装上马车,当做战利品运往北方的燕京。

十块大石头被运到燕京之后,字迹中填充的黄金被人搜刮净尽。在凡人眼中,没有了黄金点缀的这十块大石头,与粪土无异,既不好看又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于是,它们很快被当做垃圾清理出城,弃置到郊外的荒野中。金国人哪里知道,他们从宋朝劫掠的全部财富加起来,都没有这十块石头价值高。

这十块石头,乃是被后世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陈仓石鼓,堪称华夏明史上的绝世之珍,是名副其实的镇国之宝。世间任何奇珍异宝,到它们面前都会相形见绌。唐朝贞观元年,一个农夫在凤翔府陈仓境内的山野中,第一次发现了这十个石鼓。石鼓上诡异难辨的文字,稚拙古朴的外貌,迅速引起了唐朝人的注意。

唐朝之文化昌明盛极一时,学识渊博的文人雅士斗量车载,他们都被这些石鼓的风貌所吸引。大文学家韩愈、诗人韦应物观赏之后,写下流传千古的两首《石鼓歌》。根据石鼓上镌刻的文字所描述的皇帝游玩打猎时的场景,石鼓的制作年代被界定于周朝与秦国之间。石鼓上的文字,因为具有难以估量的书法价值与史料价值,使得这十个石鼓由此名垂千古。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的乱世中,再也无人关注这十个石鼓的去向。唐末至五代十国期间,石鼓流失无踪。到了北宋年间,天下承平海内无事,仁宗皇帝在位期间,偶然获知石鼓事件后,大感兴趣。为了弘扬文风,他立即下诏,命人广为搜求,务必要觅得这十个石鼓的所在。

当时,一代名相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正好担任凤翔知府。作为石鼓发现地的直属官吏,他为了寻找石鼓自然不遗余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司马池运气不错,找到了九个石鼓,最后一个却杳无踪迹。司马池急于升官邀赏,一时糊涂,就秘密雇佣高手匠人,仿制了一个石鼓,然后向朝廷汇报,石鼓全部找到。

结果最后漏了陷,司马池造假事件被识破,最后一面石鼓的去向,一时引起轰动。北宋朝野人人争相寻觅,都想找到最后一个。直到皇佑四年,一个姓向的人,才在一个屠夫家中,找到了最后一个石鼓。可惜它已成为屠夫的磨刀石兼捣臼,损毁严重。但无论如何,十个石鼓终于破镜重圆。

最具有艺术家天分的宋徽宗继位后,对这十个石鼓爱如珍宝,命人把它们从陕西运到汴梁皇宫内,朝夕揣摩观赏。为了保护石鼓上镌刻的文字,他命工匠用黄金镶嵌入字迹中。结果他来这一手反而让石鼓又多受一重劫难,被金国人当成宝贝,千里迢迢运到了燕京。此后石鼓就长期存留在燕京,一直到现代。

更多文章

  • 古代城管乱象,地痞恶霸管商贩,临时工大行其道,幸好宋代最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城管的真实历史,宋代临时工,古代城管负责什么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城管一职,当时称监市,顾名思义就是集市的监管者。那会监市也跟现在一样,大多是临时工,官员们根据集市的稳定情况和规模大小组建监市队伍,薪水由各级府衙发放。挑选监市的过程比较随意,这也造成了监市队伍的人员素质并不太高,所幸当时的集市规模普遍较小,低素质的城管队伍尚能应付。当了唐朝,中国封

  • 朱元璋下棋输给大臣大怒,大臣说了7个字,朱元璋龙颜大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徐达是朱元璋儿时的伙伴,也是一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讨骁勇善战的将军,在朱元璋还没有成为皇帝时,徐达就是他的得力干将。在朱元璋攻下应天以后,他位居权力核心,坚持恭谦自爱,功高不矜,对朱元璋更加忠心耿耿,毫无二心,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得以善终的少数者之一。徐达是朱元璋儿时的伙伴,也是一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讨骁

  •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错杀了一位高人,导致明朝少存活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死后明朝的发展,朱元璋大明灭亡之谜,明朝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有作用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身边早年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朱元璋生性多猜疑,在他的猜忌之下,这些人最终都被杀害。在这些被杀害的人中,他最后悔的就是毒杀开国功臣刘伯温。刘伯温可是为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神仙般存在的人物。最终也没有逃过朱元璋的毒杀。在大明朝天下太平的时候,刘伯温曾想过学习汉朝刘邦的谋臣张良选择功成

  • 李自成:为何不殉国?大臣:留着给你用还把女儿献出来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确实死的悲壮了点,让人无限惋惜。不过咱们只要求君王死社稷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大臣们应该如何做呢?虽然明朝祖制没有明确规定大臣是否要追随君王而去,不过历史却给出了正确的答案。陆秀夫、文天祥、史可法等人为亡国之臣做出了忠烈的表率,只要明末的大臣效仿他们,绝对可以流芳百世。可惜大部分人背道而驰,连崇

  • 为了百姓能吃上“猪肉”,朱元璋改1一个字,百姓:还是猪肉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前几天小编去超市买菜,发现二师兄的肉高达40元一斤,实在是吃不起了,其实在古代有个朝代,猪肉也是不能随便吃的,那便是明朝,不过为了让老百姓吃上二师兄的肉,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改了一个字,就这样百姓再也不担心吃猪肉问题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他的父母都是寻常百姓,在他小的时

  • 他送李自成一顶帽子,李做梦都想砍了他,扬州十日前他来了场热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闯王李自成个人资料,陈圆圆李自成私下关系,李自成第二卷

    怼李自成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刘宗敏。此人是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将,对李自成也是忠心耿耿,就是不太懂规矩。李自成刚打进北京,刘宗敏就原形毕露,首先是霸占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美娇娘陈圆圆,惹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直接放清军入关,借此对抗李自成。李自成派刘宗敏出兵山海关,刘宗敏竟然怒对李自成:“凭啥你在北京快活

  • 朱元璋父子和尼姑那些事,一个让尼姑叫苦不迭,一个更是斩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跟尼姑过不去,朱元璋为何处死尼姑,朱元璋与寡妇的儿子后来咋样啦

    首先咱先说说朱元璋为什么要收拾尼姑,元末的时候,一方面是农民起义要推翻蒙元政府,另一方面群雄逐鹿,只要有战争就会有死亡,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初期,百业待兴,人口是严重的缺乏,不得已在山西陕西这些地方迁徙大量的人口,用来填别处的空缺,可见当时因为战争,死的人数之多,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这些

  • 她是宋朝第一美人,已嫁为人妻幸福美满,却被父亲送又给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第一美人和小伙,宋朝女人那点事儿完整版,宋朝皇后

    继续为大家讲历史,都说红颜薄命,反观历史这句话说的一点错都没有,别的不讲单说古代的四大美女,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今天给大家聊的也是一位美女,她出生在北宋帝王之家,有着北宋第一美女的称呼,本来是过着幸福的生活,最终却被父亲送给了敌人成为玩物,结局也是十分的凄惨,此人名叫茂的帝姬,是宋微宗的女儿。宋朝是

  • 深度剖析王安石变法,理念超西方七百年,失败只因老实人太吃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安石变法原文宋史,如何评价北宋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电视连续剧

    今天咱们只聊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提出了“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经济学理论,在传统的封建统治阶级都认为国家的总财富是恒定的,变法新政不过改变财富的流动方向,一般性的改革不过是将社会总财富最大限度地流向国家政府,如此一来民间财富必然减少,其性质不过是收割平民百姓的个人财富。而王安石认为政府可以通过

  • 这个仅次于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第二号人物,拱手将汗位让给了哥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男人,膝下一群人中龙凤的儿女,成吉思汗大概会为自己的儿女骄傲吧。但成吉思汗的荣光却不是独一无二的,黄金家族的状况让我想到了大清始祖努尔哈赤的境遇,当初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跟成吉思汗的情况何其相似。成吉思汗一代天骄,努尔哈赤又何须多让,团结女真,统一辽东跟铁木真统一蒙古同样伟大。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