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之后,连年的征战损失了大批的大将,在刘备死后不久,公元223年,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伙同在蜀汉的南中的孟获叛变,但是为什么诸葛亮时隔了三年(公元225年)才去平叛呢?
一,内忧外患
由于讨伐东吴失利,蜀汉损失严重,刘备刚刚病逝,国内需要整顿。再加上,与孙权刚刚撕破了脸,在没有跟东吴再次建交的时候,贸然去平乱弊端太多,所以诸葛亮需要时间去修缮与东吴的关系。
直到公元223年十月,诸葛亮采取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才重新修缮了两国的关系,使诸葛亮暂时免去了外患之忧。
二,王连的阻挠
王连,字文义,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人。起初,王连投靠了刘璋,刘璋在成都投降刘备后,王连被委以重任。作为刘备时期的老臣说话也是有一定权威的,在诸葛亮准备平南中之乱时,王连谏议说:南中自古就是不毛之地,瘟疫盛行的地方,不适合举一国之力,冒险征服。诸葛亮考虑手下将领的才能比不上自己,一心决定要亲自前往,可是王连再三进谏,言辞恳切,最终使得诸葛亮耽搁了好几年。
直到建兴三年,王连逝世后,诸葛亮才亲征南中。
三,连年征战,需要休养生息
大将纷纷离世,又经历了夷陵大败的蜀汉,急需时间来休养生息,诸葛亮之所以能被王连的谏言所劝,正是因为这个,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诸葛亮在公元225年,亲自带军平定了南中的叛乱。
这就是,为什么南中的叛乱时隔三年才去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