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当蒙古军顺利地攻下四川,正为可以顺流而下高兴时,他们又会发现他们还需要经过江汉平原(湖北)。当然,此时蒙古军会想,是否要分兵北上攻破襄阳城,打通和洛阳方面的联系呢?实际上,蒙古人在四川一路的攻击历来都是不顺利的,同时他们也曾付出过牺牲一位高级官员的代价——蒙古大汗蒙哥。所以,后来争位成功的忽必烈吸取了教训,于是便决定甩开川地,从中间切开南宋的整体防线,主攻襄阳。
襄阳位于江汉平原与南阳盆地之间的连接点,是自古以来南北交通的重要咽喉。如果说自古偏安江南的王朝若要设置防守的话,那么江汉平原的荆州之地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襄阳、武昌(鄂州)和荆州(江陵府)又是江汉平原必不可少的铁三角。武昌可扼守自长江上游东进南京的水路咽喉,此外还可控制江汉平原与河南联络的小路——义阳三关(九里关、平靖关、武胜关)。荆州则可遏制四川势力渗透湖北,更可有效控制出川的东大门宜昌(归州、陕州)。但是若这二位与襄阳对比,他们在南北对抗中则更像是偏门。
襄阳处于荆山与桐柏山之间,放大地形图又会发现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名为大洪山的山脉。大洪山左边是汉水,襄阳城头则正对汉江,可将对岸情况一览无余。大洪山右边则是一条名为涢水的河流,它的北方有和襄阳几乎处于一线的枣阳为之守护,但是它却无江水屏护。相对于汉江,涢水不但水量少,还无直接可以沟通汉江的水路。另外,从枣阳到随州之间的陆路也远远不如襄阳到荆州平坦。虽然对比川地,蒙古人曾很容易地攻破过襄阳。但是经过南宋著名防御大师孟珙的设置后,襄阳城已经算是固若金汤了。如果不是后来南宋心太大,蒙古人统一的时间估计还会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