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晏婴遇见孔子:谁才是那个被诸侯国们抛弃的人?

当晏婴遇见孔子:谁才是那个被诸侯国们抛弃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47 更新时间:2024/2/7 5:17:53

[var1]

这个晏婴也是个很能说的人孔子很会说话,很会忽悠,到列国就想用这个办法,求取功名。可是当时最不缺的就是这种人,孔子到齐国去,想在齐国当官,说的都是些大道理,就是所谓的君君臣臣那套,在当时的乱世中,诸侯国君们听起来还是很有市场的,只是这种观念源自周礼,而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们,立国之本即是这个周礼,耳濡墨染多少也都知道些,说不定从小宫里学的东西里就有这些,孔子不过是重新为他们讲述而已。

孔子到齐国的时候,齐国是晏婴当政,这个晏婴也是个很能说的人,跟孔子的政见不同,而且这两个人如果站到一起,也是非常搞笑的事情。史书中说孔子“长九尺六寸”,晏婴则是“长不满六尺”,这两个人一个高一个矮,要打起架来绝对是场好戏,显然就身高差距来看,晏婴是打不过孔子的。有趣的是,孔子流落到齐国的时候,是以逃难的方式到的齐国,当时的鲁昭公被国内的权臣们赶出鲁国,过的也不是什么好日子。

孔子是儒家,而晏婴更像是法家,孔子到齐国,当了重臣高昭子的门客,而晏婴是齐国的丞相。两相对比,显然孔子在齐国是比不过晏婴的。高氏是齐国的世家大族,当年在公子小白回归齐国的时候,就是高氏等大族拥立其继位,才有了后来的齐桓公,所以高氏在齐国的贵族中属于非常显赫的族群,孔子投奔这位高昭子,也是希望借此能够见到齐景公,并在齐国谋取官职以推广自己的理念。

[var1]

孔子所推崇的是儒家,而儒家所推崇的周礼,有着一套非常繁琐的程序。齐国的源起,就是姜子牙建国的时候讲的就是顺其俗简其礼,跟孔子这个思想本身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孔子在齐国生存的空间由此可见并不多。尤其是当时齐国的执政是晏婴,当齐景公在高昭子的引荐之下,想要给孔子封个一官半职的时候,晏婴就出来了,对孔子表达出极度的不认可。

《史记》载:“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这是晏婴对孔子之评价,也是对孔子不适合做官的终极判定,此后齐景公便不再问礼于孔子,孔子在齐国的生活亦每况愈下。

孔子是鲁国人,而当时的鲁国为三桓所乱,就连国君鲁昭公也成为丧家之犬,在齐国不能得到军事支持,后来跑到宋国晋国,也都没有得到帮助,最后还死在了晋国。孔子在齐国的时候还比较年轻,有点儿本事,在诸侯列国里也颇有名声。在《晏子春秋》里还有过一段阴谋论调,说的就是孔子做学问可以,搞政治是搞不过晏婴的。史载:”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大政治家晏婴的谋略是:“君不如阴重孔子,设以齐相;孔子强谏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也。“齐景公遵照晏婴之谏,孔子果然去鲁就齐,但孔子哪里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被晏婴所算计,在齐国不能推行自己的理想,也就是理所当然。

当时的鲁国比较乱,大权为三桓所侵占,而且鲁国的贵族们整天蝇营狗苟,斗鸡走狗之徒比比皆是。季氏、孟氏、叔孙氏分割鲁国,这个和当时的时代思潮有关,晋国君主也逐渐被卿大夫们所架空,权力正在分割。鲁昭公当然是意识到这种问题,但是过于着急了,在力量悬殊较大的情况下,就发动对三桓的战争,结果可想而知,鲁国国君败退国外。鲁昭公可能也在想到自己的流亡并非是长期的过程,想的是依托齐国晋国的力量,借兵而重归鲁国执政,在他的思想中也许更多思考的是晋文公和齐桓公类似的公子,他们也都曾经流亡国外,可是晋文公和齐桓公在流亡国外的时候,并非是国君。鲁昭公流亡国外则是以一国之君的身份流亡,这种身份的问题,也就导致鲁昭公的回归更为艰难。

别人是把人生过得平平淡淡,孔子是活生生的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在齐国遭受的磨难,可能彻底改变了孔子的思想,后来困于陈蔡等国,这所有的事情也是跟鲁昭公有关系。只是孔子没有遇到个好君主,而是遇到的鲁昭公。而且孔子也不是哪个君主的忠臣,只要谁能让他参与朝政,他就是那个君主的朝臣,到齐国是,到陈国是,到卫国也是,在后来的周游列国中,孔子数次想要借助自己的名声在诸侯国中参与朝政,推行自己的执政理念,但那套复兴周礼的思想,在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看来,是不合时宜的。最后孔子也就只有回到鲁国,选择依附于三桓而成为执政,可惜当年孔子的理想,也是死了。

孔子后来以鲁国执政官员的身份到齐国出使,还在齐国大发厥词,说晏婴是”为戏而前……优倡侏儒“,可说是对当年晏婴看不起自己的一种报复,但这两个人都是同时期的大智慧者,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更多文章

  • 《芈月传》芈月:芈姝要害死我儿嬴稷。秦王:那就立嬴荡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芈月传芈姝得知嬴荡举鼎而死,嬴荡和嬴稷兄弟情,嬴荡的生母是芈姝吗

    芈月称芈姝要害稷儿,秦王却不废后,反立嬴荡为太子正所谓最毒妇人心,在芈月和芈姝这对姐妹的身上,这句话可以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当初阴差阳错,让月儿成了姝儿的媵妾,嫁到了秦国,于是她远离母国,嫁到了偏远的秦国来,原本,月儿对争宠毫无兴趣,可命运太喜欢捉弄人了,她为了救弟弟魏冉,还是侍寝了,还怀了孩子,这

  • 《芈月传》芈姝永远想不到,秦王不仅喜新厌旧,还有特殊的癖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芈月传》芈姝永远想不到,秦王不仅喜新厌旧,还有特殊的癖好都说自古君王最无情,在秦王的身上,这句话可以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当初因为在街上的惊鸿一瞥,让芈姝心里被这个男人彻底地填满,于是她不惜远离母国,也一定要嫁到偏远的秦国来,为此还得罪了齐国,可她无怨无悔,一路辗转,险些丢了性命,好不容易达成了自己

  • 武松打虎的背后暗藏玄机,我国史上从未听过的奇怪灾害,孔子都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松景阳冈打虎在哪章,打虎英雄武松落草阅读感悟,武松醉酒能打虎下句

    [var1]在中国的历史上,老虎就是山中之王,是中国最早的图腾形象,主要运用在武将的身上,就连调兵遣将的调令都叫虎符,但是老虎也是一般人不敢惹也惹不起的动物,这种人和老虎之间最特殊的情感,也就成了今天大家对于老虎的认识,要知道中国有很多成语都是对老虎不利的,像是为虎作伥,养虎为患等。这些都是在春秋战

  • 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决定攻打邯郸,白起为什么拒绝出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01.总述据《战国策》记载,长平之战,秦国坑杀了赵国40余万投降的士兵,这使得赵国兵力大为空虚,于是白起主动提出,要一鼓作气拿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但是秦昭襄王却拒绝了他的提议。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终于决定要打邯郸了,派出了五大夫王陵,但是其进展十分缓慢。于是又派王龁代替王陵,但依然没能攻下邯郸。无

  • 廉颇是不是秦国的间谍,为何他的战绩那么少,背后究竟有什么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廉颇投降秦国么,廉颇战绩,秦国间谍机构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历史上的廉颇跟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的战绩跟前三位相差悬殊),但廉颇并非抗秦名将,一生中参与和秦国对抗的战事,也是屈指寥寥。而廉颇在和其他山东国家在征战中,却立下赫赫战功,大杀四方。[var1]公元前283年,廉颇远征齐国,夺取阳晋,也因此战被封为了上卿。

  • 三星堆是怎么毁灭的?专家:山海经中有线索,那根金杖是亮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仔细观察这些青铜人像,我们发现,他们大都颧骨突出、宽嘴大耳、高鼻梁深眼窝,与夏商时期的中原人有很大的差异。这些人是谁?为啥长相如此奇特?还有,他们既然已经会制造如此复杂的青铜器了,那为啥没有文字呢?要知道,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图画文字,而殷商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可与殷商处于同一

  • 士兵常年征战如何解决夜半生理问题,越王想出一办法,沿用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越王叛乱,历代越王,越王李贞为什么会叛乱

    [var1]在荆轲之后就是越王勾践,他的卧薪尝胆才是真的值得人敬佩,作为历史人物的他,给后世人留下了一段美谈,所以无数人将其当做自己人生当中必要的经历,将他的至理名言当做是自己的座右铭。当时不管史官是如何的机记载,有一个事情确实是史官没有记录到吴越春秋当中的事情。[var1]春秋人勾践在当时动荡的社

  • 边陲小国最后能统一,秦国的崛起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崛起靠的什么,王立群讲秦国崛起,春秋战国秦国崛起音频

    [var1]说起战国时期,秦朝不可谓不是后世之人中最为热门的话题了。这个国家在当时也是能人志士辈出,武将方面有着蒙恬,在宫内的管理又有着赵高,当时秦国的强大是公认的第一,没有哪个国家是可以比拟的。通过战争的洗礼,先后灭掉了六国,实现的中国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结束了中国古代上诸侯割据的局面。[va

  •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王朝为何最终毁于赵高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高给芸姜上刑完整版,赵高临死前预言,秦大一统

    [var1] 说起赵高,大家并不陌生,而且在历史上他是一个反派人物,善于察言观色、逢迎献媚,爱施阴谋诡计。就这样一个无法无天、胡作非为的人,在皇帝的眼中却是个心腹,相当得皇帝的信任。所以即便只是一个宦官,但他在朝中的地位却比一些居高位的大臣还高。 [var1] 赵高应该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监了,辅佐

  • 古代九大儒将排行榜,周瑜上榜,陈庆之第5,前三位是兵家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是战将,他是正面硬刚血战的开山鼻祖,不论兵力多少,白起从无退却之意;卫青是大将,他是大局观极强的一位帅才,无论什么局势都能游刃有余;霍去病是战神,他是传说型的武将,一生过于传奇,堪称“此将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史书凌轩阁”今天的这篇文章,主要聊一聊韩信这种类型的武将,也就是所谓的“儒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