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册记载,公元前1045年,武王姬发以纣王残暴的名义,遵循了文王的遗志,亲自率领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穿戴甲胄的战士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公元前1044,合力伐纣的各路大军聚集于牧野,各路诸侯合计战车4000余辆,纣王帝辛立即组织了七十万大军抵抗,但是由于大军中多数的战俘无心恋战,也不会真的给帝辛卖命,结果两军一交手,帝辛的军队就丢盔卸甲,自知大势已去的帝辛登上了鹿台,自焚而死。
至此,商朝灭亡,西周雏形大成。
武王姬发赶到鹿台的时候,帝辛已经自焚了,姬发还是向帝辛连射了三箭之后才下战车割下了帝辛的头颅挂在了大白旗上,之后姬发又到后宫去发现姬发的两个妃子皆已上吊自杀,姬发又上去补了几剑后割下了头颅跟帝辛的挂在了一起,可见,武王对纣王的恨都到骨子里了。那么,纣王死后留下的君臣和将士是怎么处置的呢?
大战之后必有战俘,这次也不例外,除了投降的也有很多忠心耿耿的人,这些人的处理成了问题,姬发叫来了姜尚和自己的弟弟周公(姬旦)两个智囊来商量此事,姜尚主张杀,这些顽固之徒不杀留有后患。而此时的周公旦却说万万不可,刚打了胜仗,安抚民心比较重要,最后武王对商朝的一些旧部落全部实行了分封,又将枉死于纣王之手的比干改葬,释放被纣王禁锢的箕子。
为了安定纣王的旧部,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安放在商朝的首都殷,也进行了分封。为了制约武庚,武王又在其周围将自己的三个儿子进行了分封,将武庚团团围住,以免有变。
然后对于开周的功臣更是进行了大分封,据记载,周初总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继而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力量以及东夷势力,据记载,当时共讨伐了九十九国,有六百五十二国向武王臣服。
历史自来大都由胜利者谱写,不能因为武王打败了纣王,就说武王对,一切都对,好,一切都好。纣王失败了,就说纣王坏,一切都坏。一切应该实事求是,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是个暴君吗?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