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要借刀杀关羽。这种阴谋论根本经不起推敲。先不说刘备和诸葛亮有没有必要杀关羽、需不需要花如此巨大的代价除掉关羽,只看战事的经过就很容易推翻:关羽的兵败身死离不开曹操和孙权的化敌为友、通力合作,曹操和孙权凭什么为刘备和诸葛亮的一个阴谋做出这么大的努力和牺牲,尤其是曹操牺牲很大、好处却一点儿没有?那么,刘备在这半年时间里为什么没有援助关羽呢?原因有三个方面。从关羽方面来看,关羽一直没有请求援助,后来失败太快、根本来不及援助。起初几个月,关羽进展顺利,威震华夏的水淹七军之后,更是形势一片大好,他没有必要请求刘备援助。后来曹操不断派人增援,关羽虽然渐渐力不从心,但他要强的性格基本决定了他不可能示弱求援,何况当时樊城和襄阳依旧在包围圈中,关羽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后来樊城之围被攻破,几乎同时,关羽得到了后方根据地失守的消息,眼看大势已去,他决定立即退兵,也开始向最近的刘封、孟达求援。然而从关羽退兵到败死麦城不到一个月时间,荆州到成都路途遥远,刘备不要说想派兵救援,有没有得到报告都很难说。《三国志》中记载:“时关羽攻曹公将……俄而孙权袭杀(关)羽,取荆州。”“俄而”一词表明了消息的突然性,前一句关羽还打了胜仗,后一句关羽就兵败被杀,刘备完全是措手不及。
从刘备集团的客观方面来看,他们也没有实力援助关羽。刘备打汉中持续一年多,早已筋疲力尽,正在休养生息,下一次大举出动至少需要养精蓄锐一两年时间(这也是日后为什么不立即出兵攻打东吴的原因)。刘备授命关羽出击襄、樊,与派遣孟达进攻房陵、上庸的时间差不多,目的也差不多,只是为了拿下荆州北部战略要地,扩展地盘实力,将荆州、益州两块根据地更好地连成一片,便于日后大举出击。因此,刘备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配合关羽作战。只是后来战事不断升级,刘备应变不及,结果才令人遗憾。最重要的原因在刘备集团的主观方面。关羽不请求援助,老板主动派兵过去,关羽总不能拒绝吧?即使没打算大规模进攻,没实力大规模援助,少派点人过去也是可以做到的吧?但刘备连一兵一卒都没有派。不是他一点都不在乎关羽的生死、不在乎荆州的得失,而是因为他很忙,在忙一件天大的事,这件事吸引了他和大部分员工的注意力。这件天大的事就是――称帝。
一般认为,刘备称帝是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冬十月,汉献帝“禅位”曹丕之后才进行的,似乎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准备停当、草草登基。这要么是高估了刘备集团的办事效率,要么就是把当皇帝看成小孩子玩过家家了。在三国初期,皇帝制度才实行了不过四百多年,人们印象中割据政权和篡位的皇帝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所以当皇帝绝对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在三国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那些割据称雄、想当皇帝的军阀豪杰经历了更多皇帝的废立,才有了学习的榜样,想当就当,当得草率而疯狂。实际上,早在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夺取汉中、成为汉中王,就是为下一步称帝打基础,之后他就开始为称帝做起准备工作。作为乱世中有野心的人,刘备的帝王思想由来已久。他给年长的养子取名刘封,给亲生的长子取名刘禅,合在一起就是“封禅”。封禅是有大功德的帝王才能进行的祭祀活动,年已不惑的刘备偏偏给儿子取这两个名字,绝不是偶然。而且,刘备一出道就当老大,曹操的一位谋士就看出他“终不为人下”。此后,虽然他也在山穷水尽的时候依附过他人,但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一旦有机会就独树一帜,从未甘愿给曹操、袁绍、刘表等人效力。而天底下最大的老大注定只有皇帝。
当然,刘备不会在汉献帝还在位的时候就急于称帝,而是在曹操宣布自己想做周文王、曹魏集团必将在数年内改朝换代的时候,决定自己当皇帝,从而不承认曹魏、坚持一贯的政治宣传――刘备是在维护大汉江山,曹魏才是篡位贼子。对策制定以后,就是具体的执行。其中一项重要的执行工作是找“祥瑞”。这是“天人感应”理论的重头戏,三国时期甚至非常盛行以祥瑞作为皇帝年号,比如曹魏的“黄初”“青龙”“甘露”,蜀汉的“景耀”,孙吴的“黄龙”“嘉禾”“赤乌”“神凤”等。刘备集团找祥瑞的工作早在关羽北伐期间就开展起来了,在后来群臣劝说刘备称帝的表文中还提到“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又前关羽围樊、襄阳,襄阳男子张嘉、王休献玉玺,玺潜汉水……灵光彻天”。这个玉玺正是在关羽八月水淹七军之后、十一月兵败之前的“威震华夏”期间出现的。袁术死后,传国玉玺就落到曹操手中,这二人献上的玉玺一定是个赝品。而关羽在围困襄阳、军务繁忙之际,别出心裁地让两个襄阳人演出戏,绝对不是吃饱了撑的,他的目的就是为刘备称帝做好舆论准备。
如果说这个祥瑞可能是关羽自作主张,与刘备无关。但“黄龙见赤水”就肯定和刘备有关。这件事发生在关羽献玉玺之前,李严等人在黄龙出现之后立碑刻石,不但刻上了时间,还刻上了他们的名字――足足有九十多位。员工如此兴师动众,老板不知道是不可能的。知道了不阻止,就更能说明老板的真实意图。实际上,刘备不但没有阻止,反而推波助澜,下令在“黄龙见赤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黄龙庙,作为永久性的纪念。这个时候,如果还有谁不懂得老板的心,那真是榆木脑袋不开窍了。可见,刘备在即位汉中王之后的下半年,也就是关羽北伐期间,就在忙着做称帝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是刘备集团没有出兵救援关羽的主观原因,老板和员工的注意力都被称帝这一件大事吸引住了,无意在此时大动干戈。偏偏关羽那边动静越闹越大。不过在刘备看来,这也不要紧,关羽是主动进攻曹操,即便襄阳和樊城打不下来,退回荆州就是了,损失不大。偏偏孙权就在背后下黑手了。于是,自从赤壁战后,刘备一路顺风顺水的发展局面意外地被孙权一举打破,遭受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