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1/19 13:20:41

谋兵之胜,在于良将,在于明主,也在于全国人们的精神风貌。可惜良将难得,明主更难得。

赵国出现了一个旷世明君——赵武灵王。当时赵国国力孱弱,又受到中山之败的耻辱,全国上下一片沮丧。此时赵武灵王开始了影响深远的“胡服骑射”——赵国放弃了中原人宽衣博带的装束,改用金身窄袖,皮带束身的轻便服装,让士兵在战争中更加灵活。以前是以步兵为主,改制后以担任骑兵战术为主,配合弓驽兵。

这场改革让赵国建立起中国第一支制式骑兵部队,让其他诸侯国大为惊骇,而赵国更是一跃成为关东六国之首。

[var1]

搞笑的是,赵武灵王还亲自乔装改变,去查看秦国地形,可见其人的野心与谋略。

赵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将相和,有很多大将,良相对赵国忠心耿耿,比如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

赵国还有一个优势,赵国人剽悍,人人都是死士,战斗力是很可怕的,不亚于后来的秦兵。

当时赵国和秦国实力抗衡,或者秦国还稍逊一筹,秦王曾经派人偷袭赵国但没成功,秦国越发觉得必须除掉赵国这个隐患,才能让秦国脱颖而出。

如果不是悲剧般的长平之战,让战神白起与纸上谈兵的赵括对上,秦国能不能战胜赵国还真不一定。赵括不能算是一个名将,因为他缺乏实践,而白起绝对是战神级别的——这说明良将对各国局势对比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var1]

燕国曾经有乐毅,也是个很厉害的人物,燕昭王时期为了复仇,也跟赵武灵王一样励精图治,他的办法不是改革,而是招揽人才,在人才库里就有一个叫乐毅的——诸葛亮时常自比管仲、乐毅。

乐毅帮燕国刷新了名次,让弱小的燕国北起河北宣化,南至今天韩国首尔,达到历史最大的疆域,可惜燕昭王死后,他的儿子燕惠王什么也不懂,让纸上谈兵的骑劫代替乐毅,中了田氏代齐里“田单”之计策,乐毅害怕被杀,逃亡赵国。

而齐国趁机收复了七十余座城池,燕国的实力大减。

燕国攻打赵国,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当时燕国内部混乱,外无良将,全凭君臣在朝廷上一拍脑瓜,异想天开,说干就干。

[var1]

乐间是乐毅的儿子,他试图劝阻燕王,他说:“现在攻伐赵国,是趁人之危,名不正则言不顺,何况现在赵国军民皆哀,哀兵必胜。”

燕王根本不听他那一套,因为他早就让丞相栗腹去赵国,趁着赵王做寿送礼了——实则探听虚实。

栗腹回来后说,赵国没人了,除了老人就是半大的孩子,廉颇老了,国内无良将,此时攻伐必然对燕国大有好处。(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长平之战四十万年轻男子都被埋了,剩下的老人(古代40岁就是老人了)和孩子(13岁到18之间的),由他们临时组建的军队驻守赵国,简直是不堪一击,这不是送上门来的点心吗?

乐间再三劝阻,说不行,燕王也是没脑子的,居然大怒说:“你就是因为你父母的坟在赵国,怕我掘了你家祖坟。”乐间也不好再劝。

老臣将渠抱住燕王的腿哭着说:“不信不义,出兵必败,大王燕国有祸事了,我这样留住你是我对燕国的忠心。”燕王怒了,下令把将渠囚禁。

[var1]

于是从全国竭力搜集了60万军队,还有临时组成的杂牌军,凑够了数目,给栗腹四十万,给卿秦二十万,兵分两路,势在必得。

赵国这边得到消息,廉颇对赵王说,我只向你举荐一人,只要他能率兵,我们必胜。赵王问,谁?廉颇说,雁门守将李牧。

栗腹虽然有点本事,但他个性贪婪,好占小便宜,从他建议燕王进攻赵国一事就可看出。卿秦才能平庸,不是廉颇、李牧的对手——再次说明名将对正常战役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廉颇率五万军队驻守镐邑,也就是栗腹驻守的地方,李牧在代邑对抗卿秦,卿秦才能平庸根本不是李牧对手,很快被活捉了,至于栗腹,虽然有点才能,但架不住廉颇有勇有谋,而赵国的士兵也真的如同乐间预言的那样——哀兵必胜。

他们因为战争,都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亲人,其心情可想而知——恐怕跟着去死的心都有了,一支不怕死的军队,加上名将运筹帷幄,必然能激发出人最大的潜能,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可怕的。

[var1]

栗腹和卿秦被解决后,廉颇、李牧乘胜追击,追击到燕国国都,吓得燕王赶紧割地求和,燕国惨败。这次不义之战以燕国惨败,而齐国国际地位和军事实力回升为最后的结局,而这次战争的种种前因后果,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更多文章

  • 一本千年古书,揭穿孔子诸多谎言,周文王的临终遗言居然说了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文王孔子简介,周文王遗言300字,伏羲周文王孔子壁纸

    不准,这是盗墓圈里的人给他起的外号。意思是说,这个人盗墓没个准头,啥墓都挖。至于真名,史书上没有记载,所以没人知晓。我们只知道,不准乃是西晋时期的一个盗墓贼。在夏天的某个雷雨之夜,他找到了一座古墓。挖开来一看,发现这墓里有洛阳铲啊,牛角啊之类的东西,一看就知道,墓主人是个盗墓贼。[var1]很快,他

  • 三国时期,吴国明明在长江以南,为何却被称为江东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吴国孙权简介,吴国孙权骑兵阵容,吴国建立者孙权的标志是

    曹操所在的中原地区,本就是华夏发源地,政治经济中心,故称中原。川蜀之地位于中原的西方,因此称为西蜀,这并不难理解。但孙权的吴国,明明位于中原地区南方的孙权为何叫江东?[var1]在中国古代,湖南湖北地区,被称作荆襄之地,武汉长沙这些地方以前就是大沼泽,住不了人。随着中原王朝的变迁,战争使得人们纷纷往

  • 赵国拥有两大名将,为何还惨败于秦国?皆因犯了两次同样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与赵国之间战争,秦国坑杀赵国40万大军是真的吗,秦国灭赵时候为何赵国兵力那么强

    赵国是战国时期实力相当强大的一个国家,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名将辈出。在“战国四大名将”(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中赵国占两个,秦国占两个,赵国与秦国平分秋色,可最后的结局却大相径庭,赵国惨败于秦国,走向灭亡。秦国则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完成了大统一。[var1]为何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局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字差异有多大?难怪秦始皇要统一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汉字的故事,秦始皇战国故事150字

    [var1]各位,上面这张图,就是战国七雄的文字对照表。怎么样,是不是发现差别很大?特别是那个“马”字,秦国的“马”咱还能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看其他国家的,那就是形同天书了!事实上,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存在着几十种风格迥异的文字。由于其差异巨大,所以给当时国人的交流、经商等

  • 大秦帝国:芈月最喜欢的男人,不是秦王,不是义渠君,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秦帝国芈月义渠,芈月最后灭了义渠,芈月离开义渠完整版

    [var1]然而,对于这位多情的女人,大家又了解的并不是那么清楚。除了首任丈夫秦惠文王和有过两个私生子的义渠君之外,芈月晚年还有一个最挚爱的情人——魏丑夫。这件事情,在《战国策·秦策》上,有详细的记载。话说芈月在晚年时期,看上了自己朝中的一位大臣——魏丑夫。[var1]大家不要看字面的意思——虽然人

  • 考古专家发现一个战国水晶杯,简直像穿越之物,现已禁止出国展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考古学家挖战国水晶瓶,战国玛瑙中有水晶存在吗,战国水晶瓶

    [var1]也因为大多数古墓中都有很多陪葬品,因此还诞生了一个十分新奇的职业,这就是盗墓。从古至今出现了不少盗墓者,甚至于在古代很多军阀将领都盗墓筹集军费,就在近代也出现了孙殿英这样的军阀,孙殿英就曾经为了筹措军费掘开清朝的皇陵!当然这些盗墓贼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里面的宝物,为了得到宝物他们无所不用其

  • 魏国曾经以一敌十、威震沙场的魏武卒,为何最终免不了秦国的吞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国魏霸,秦国与魏国战争,秦国灭魏视频完整版

    [var1]首先:魏武卒的选拔标准太高,选拔出来的人更是少中又少,战场上损失的兵力,短期难以恢复。训练成本更是高的吓人。对于老兵来说沙场经验丰富,新晋武卒无法通过硬性弥补。大量老兵的损失,队伍失去中坚力量,重新训练,周期太长。[var1]其次:魏武卒虽然是国家的支撑但也是国家的重大负担。随着士兵年龄

  • 三国时代的“玄学大师”:经常给诸葛亮捣乱,曾力主刘禅投降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时期诸葛亮资料,刘禅归降魏国写的哪三个字,刘禅怕诸葛亮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他的事迹,可是在三国历史中谯周可是位名人。蜀国之所以亡国,这与他劝降刘禅有很大的关系。这就使得人们对他的评价争议巨大,有人认为他是国家的罪人,将川蜀之地让给魏国。也有人认为,谯周使得当地的百姓免受战乱之害。可是真实的他是怎样的呢?名副其实的大神棍。[var1]谯周,是三国时期的益州人

  • 山海经中的九尾狐,其原型你必须马上知道,因为它就藏在你身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山海经九尾狐故事,山海经中九尾狐读后感30字,好看山海经九尾狐头像

    [var1]据史料记载,这《山海经》最早应该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其内容中有关于如何开采和运用铁的记载。而史学界早已认定,中国人最早使用铁制品,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至于其内容的真实性,目前有一种说法比较流行:现在谈起中国文化,我们总会津津乐道于儒家思想,或者诸子百家。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秦汉以

  • 当年秦始皇手下的得力大将都有谁,其中一家三代人效忠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的十大名将,秦始皇手下大将排行榜,秦国秦始皇

    王翦:他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文武双全,勇猛过人,深谙用兵之道。他的战绩: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两国,更是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成为秦始皇统一大业中的最大功臣,秦始皇曾将其是作为自己的老师。[var1]王贲:王翦的儿子。虽然他的战绩比不上自己的父亲,但也是秦朝统一六国中的得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