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
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
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后廉颇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1:50:13阅读:3146
在邯郸之围中,作用最大的是平原君,是他到处请求诸侯派遣援军帮助赵国,最终在城破之前击败了秦军。那么此时廉颇在哪里呢?其实廉颇这时候也在带兵抵抗秦国的进攻,只不过当时廉颇在长平之战被免职,所以当时他的地位并不高,所以作用并不是很明显。[var1]不过随着邯郸之围被解决,廉颇的时运又开始冉冉升起了。邯郸
庙堂和战场:赵国究竟败在哪里?复盘长平之战,看见真实的战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9:19:14阅读:3321
这场战役双方共投入了近100万军队,伤亡在50万人以上,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这是战国时期乃至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var1]一、赵孝成王的无奈前262年,赵国宫廷。冯亭向赵孝成王述说了,野王被秦军攻占,上党与韩国本土隔离,并愿意投降赵国等等详情。白送的土地,赵孝成王是动心的,但政治家的敏锐
长平之战后赵国主力尽失,为何又过了三十年,赵国方才被灭?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8 7:45:21阅读:2108
当时秦国有两种意见,一是白起,主张一鼓作气,拿下赵国。而另一派是丞相范睢,上书秦军苦战,损失巨大,力主休整,改由赵韩两国割地请和。主要是担心白起功劳太大,压过自己。结果秦昭襄王听从了范睢的意见,后果很严重。[var1]战神白起自此退出历史舞台白起认为秦王此举是贻误战机,意见很大,便告病不出,即便昭襄
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3:20:41阅读:969
谋兵之胜,在于良将,在于明主,也在于全国人们的精神风貌。可惜良将难得,明主更难得。赵国出现了一个旷世明君——赵武灵王。当时赵国国力孱弱,又受到中山之败的耻辱,全国上下一片沮丧。此时赵武灵王开始了影响深远的“胡服骑射”——赵国放弃了中原人宽衣博带的装束,改用金身窄袖,皮带束身的轻便服装,让士兵在战争中
长平之战,廉颇抗秦三年,有人说是因为通敌?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8 7:45:16阅读:4964
[var1]仅仅依靠丹水防线是远远不够的,赵军还在其后倾情打造了一条名为百里石长城的防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秦岭”。它是由西起丹朱岭,羊头山,关岭山,东达太行山余脉的马鞍壑构成的。在百里石长城防线与丹水防线这两条成大约成四十五度角的范围里面从西北到东南依次排列着将军岭、韩王山、大粮山与圣佛山。圣佛山
比廉颇还老的赵将庞煖,败于秦国后,转头去给赵国打出了个出海口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21:34:35阅读:2948
[var1]关于庞煖的身世和年龄之谜。从姓氏来看,祖国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庞”这个姓,但他的英国3354位国家可以有很大的姓。魏国名将庞涓为魏国建立了显赫的专业,同时,庞氏也成为了魏国名声显赫的望族。潘燕兵战败后,庞氏也逐渐失去了当年的地位。后来为了躲避祖国的威胁,魏王把一个叫防空(防波堤)的人和太子
赵国惨败于长平,掉出抗秦第一梯队,山东五国为何不前来救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4:08:28阅读:1701
战国是一个以战为名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并起。在这个时代,大小不一的战争爆发了无数个,其中最惨烈的还要当属“长平之战。”这场战争足以载入战国的史册,堪称秦国、赵国历史上最艰难且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这场战争,秦赵之间对峙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之中,赵国基本消耗了自赵武灵王变法之后积攒下的全部财富。赵国
赵国在长平之战损失惨重,为何却能在其后的邯郸之战中击败秦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9 10:36:10阅读:770
[var1]此战造成的后果就是赵国青壮年皆死,国内空虚。白起趁此机会,向秦昭襄王谏言,要求乘胜追击。哪曾想范雎害怕白起功劳过大,从而爬到他的头上,于是便劝谏秦昭襄王暂时止兵。秦昭襄王亦感觉秦国伤亡太重,便决定暂时休兵。几个月后,赵国拒绝向秦国割地,这才惹怒了秦昭襄王。于是,时隔数月后,另一场重量级战
长平之战赵国输的不冤枉,他才是赵国衰败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10:46:53阅读:2380
喜欢战国历史的朋友对于长平之战一定是不陌生的,这场战役决定了赵国和秦国的未来。因为此战役,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在统一的进程中再无阻碍。可以说,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走向的转折点。[var1]当时,长平之战的将领是赵括,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赵国之所以会输给秦国,就是因为赵括能力不强,只会纸上谈兵。其实,深入
为什么说“廉颇防线”能守住长平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3:38:41阅读:1697
单纯文字结合地图看起来可能不容易理解,接下来这期文字会专门做成三维地图视频解说一下,就清楚很多了。一、为什么要争夺上党上次说到,秦军攻占野王县,韩国的上党郡“孤悬海外”,失去了战略支援,上党郡守为了将祸水东引,投向赵国。赵孝成王不听劝告,执意要把这个定时炸弹揣自己怀里。其实这么想是有问题的。站在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