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顺治意外即位,多尔衮与孝庄有没有桃色交易?其实顺治是唯一选择

顺治意外即位,多尔衮与孝庄有没有桃色交易?其实顺治是唯一选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46 更新时间:2024/1/4 3:35:35

对于汉民族来说,皇帝不留遗诏,违法跑路不算啥,大臣们只需要依宗法制规定,按图索骥,找到对应的继承人,再以皇帝的名义,下一道诏书就可以了。宗法制对继承人资格和顺序,作了明确规定,几乎没什么“运作空间”。

可是对满清不行,他们还没发育好,对汉人的宗法制尚处于学习中。他们的继承法,还停留在原始的“议会”阶段,谁能继承皇位,需要巨头们开会协商。

皇太极

一场紧张而又刺激的角逐拉开帷幕!没想到的是,当巨头们走出议事厅,众人推开殿门,却发现,端坐在龙椅上的,竟然是一个没有资格参与议事的五岁娃娃,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皇帝!

两大热门人选,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都耷拉着脑袋,恭顺地跪伏在大殿之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两大热门都落选?又为什么最后上位的是一个谁也想不到娃娃?

一般认为,是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运作的结果。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得出了一个让大家大吃一惊的结论!多尔衮是不得不支持福临,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跟孝庄没有半毛钱关系!

多尔衮和豪格,是如何走向鹤蚌相争的?

既然是商议继承人,那就要看谁更有发言权了。发言权的内核有两个,一是拳头硬,二是帮手多。于是豪格和多尔衮都抓紧时间活动,摸底子,猜心思,拉关系,明里客客气气,暗里剑拔弩张。

豪格

豪格势力的构成有两部分:自己手中的正蓝旗,皇太极手中的正黄和镶黄旗;多尔衮势力的构成也有两部分:自己手中的正白旗,多铎手中的襄白旗。据说两黄旗并非铁板一块,有少部分人倾向于支持多尔衮。如此一来,双方势均力敌,至少谁也吃不掉谁。

关键就要看平时不怎么起眼的正红、襄红和襄蓝三旗。正红和襄红旗在礼亲王代善手中,襄蓝旗在郑亲王济尔哈朗手中,这两人不光有投票权,在爱新觉罗家族也绝对德高望重。代善是皇太极的二哥,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堂弟,都是先皇心腹。

会还没来得及开,会场外两白旗和两黄旗就全副武装,刀剑出鞘,围住了崇德殿。《沈阳状》记载:

“大王发言曰:‘虎口,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云。”

代善

大王就是指代善,虎口就是豪格,译音不同。代善看起来受汉学影响较大,他提出立长子豪格。豪格这个粗人,不知道吃错药了还是神经错乱,他的表现出人意料:

“则虎口曰:‘福小德薄,非所堪当。’固辞退去。定策之议,未及归一。”

豪格连连表示不敢当,导致现场冷场了。估计这家伙就是想假谦虚一下,然后大家坚持推选他,他再装模作样地“被迫接受”。谁料,他谦虚了,却没人坚持!眼看事情不妙,殿外的两黄旗部众,以索尼和鳌拜为首发难了。

“帝之手下将领之辈,佩剑而前曰:‘吾属食於帝、衣於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於地下而已!’”

不立先帝的儿子,我们就玩命!多尔衮,你试试看!面对这个局面,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

多尔衮

“大王曰:‘吾以帝兄,常时朝政,老不预知,何可参於此论乎?’即起去,八王(阿济格)亦随而出,十王(多铎)默无一言。”

代善先退场了,那意思我本来就不想参与,意见已经表达了,听不听随你们,我岁数大了,不想见血,回家补觉觉去啦,你们爱咋咋地!

代善一退场,吓住了阿济格和多铎。有代善在,两黄旗再牛,也不敢动刀,代善一走,还真没有谁能镇住他们!看起来,代善故意装作事不关己,实际上在鼓励两黄旗,力挺豪格。阿济格和多铎都读懂了代善的意思,阿济格紧跟着拔腿跑了,多铎吓得一句话不敢说。

本来多尔衮靠两个兄弟撑腰,现在俩人都哑火了,再僵持下去,恐怕再有人推举豪格,他连退路都没了,乘着两白旗在门外的气势还没消退,赶紧启动预案!

顺治

九王(多尔衮)应之曰:“汝等之言是矣。虎口王既让退出,无继统之意,当立帝之第九子。”

多尔衮迅速抛出了皇九子福临,这个替补方案。这个方案没人反对,于是顺治帝诞生了。多尔衮的方案,妙就妙在既满足了两黄旗“立帝子”的要求,同时也弥补了自己得不到皇位的亏损,捞了个辅政之职。最亏的是豪格两手空空。

那么,问题来了,获利的为什么是顺治?

这里面有个大疑问,多尔衮的替补方案,为什么是福临?事实上,皇太极有十一个儿子,除了三个早夭,剩下还有八个在世,包括豪格在内,福临还有五个哥哥。这个不上不下的儿子,凭什么被多尔衮推举,而且没人反对?

顺治

这个问题几乎很少人关注,甚至有人说,因为福临及其母孝庄,最得皇太极宠爱。这个说法完全没根据,孝庄一点不受宠,他在皇太极五位大妃中,排名末位。我们来看一下,除了豪格,福临的另外四位哥哥: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生母庶妃颜扎氏,封辅国公。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封承泽裕亲王。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生母庶妃那拉氏,封镇国悫厚公。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封辅国公。注意到没有,这四位阿哥的生母,一位侧妃,三位庶妃。侧妃叶赫那拉氏的儿子,硕塞被封亲王,其他的都是公。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几位的身份太低下,皇帝的亲儿子,连郡王,甚至贝勒都得到。唯一得到亲王的硕塞,他的母亲不久前,刚刚被皇太极赐给了大臣!

四位皇子,三位身份太低贱,稍微好一点的,母亲都被老爸送人了,可以想象,这四个孩子在宫中的地位是多么尴尬!

剧照:多尔衮与孝庄

前面我们讲过,皇太极登基后册封了五大福晋,实际上,只有这五人和她们的子女,才有地位。本来福临的八哥地位最高,他是孝庄的姐姐海兰珠的儿子。海兰珠是二福晋,最受宠,地位比“老五”孝庄要高。可惜这孩子命薄,死了。

所以,如果说在皇太极的儿子中寻找接班人,只有三个人有资格:豪格(长子优势)、福临和博果尔(十一子,三福晋所生,时年一岁)。在豪格退出的情况下,福临有年龄优势。

这就是多尔衮为什么推举的是福临,而不是别的皇子,且能被所有人接受的原因,毫无争议!

孝庄与多尔衮的真的没有桃色交易吗?

画像

民间传说,及各种文学作品中,对福临即位问题,做了大量的演绎。其中最重要的情节,就是孝庄太后布木布泰,找到多尔衮,说动了他支持福临。甚至说,孝庄之所以能说动多尔衮,俩人早就感情不一般,有说从小青梅竹马,有说后天暗生情愫。

当然,几年后,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孝庄下嫁,及孝庄死后不入太宗墓,都被演绎成这段故事的后续。

很抱歉,这些都是“路边社”的消息,正史上根本没有丝毫影子!

孝庄有没有找过多尔衮不得而知,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女人干政没那么容易。多尔衮推举福临,也绝不是阴谋,跟交易无关,而是不得已的选择,必然的选择。

更多文章

  • 顺治24岁留下14个子女,但董鄂妃只留下一个皇子,那13个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顺治董鄂妃的真实照片,董鄂妃顺治有没有儿子,历史上顺治为什么深爱董鄂妃

    其实说到顺治,首先要说下他的母亲孝庄太后,她与儿子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母亲安排的婚姻,按理说顺治是应该对这位皇后宠爱有加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两人因为性格的差异,最终不欢而散。母亲安排的两个正妻,都没有给顺治生下一儿半女,那顺治的这十四个子女都是哪里来的呢?顺治在十多岁的时候,就被安排好了婚事,在15

  • 珍妃到底犯了多大错,慈禧要将她推下井?行凶人为何反而欣赏珍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珍妃为何被慈禧推下井,慈禧把珍妃扔井里找到珍妃的报应,慈禧太后把珍妃推下井的视频

    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日下午,正在乐寿堂睡午觉的慈禧突然下床,板着脸径直向门外走去,把身边的宫女太监们吓了一跳。一行人慌慌张张地跟着慈禧,一路向北走。到了颐和轩,慈禧回头对众人说:我不要你们伺候,都在这儿呆着。紧接着她又告诉守卫,不许任何人进来,谁要擅闯直接杀了,然后她独自一人走进了颐和轩。不大一会儿

  • 清官作死求溢号,反被查出“文字罪”,乾隆:抓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唯一一个因“古稀罪”被处死的人.导语:清朝年间,尹嘉铨是个官二代,父亲尹会一从事于“雍正”,并因一路做实事,受百姓爱戴,最终当上了大官;尹嘉铨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加上父亲这棵大树,很快在“乾隆”朝中混的顺风顺水;最后混到了大理寺卿,快乐的退休了。作死之路-求溢号:大家都知道他这个官二代一半来源于父亲的“

  • 150年前,清朝老百姓的真实面貌什么样?奥地利摄影师全拍下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可怕的老照片,清朝贫穷老百姓图片,中国清朝老百姓照片

    斯蒂尔弗里德抵达日本之后,先是在长崎为一个荷兰丝绸商人工作。第二年,他又在法国领事馆谋得了一个职位。但他生性不能过安分的生活,后来,他又与墨西哥军队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以支持马西米连诺一世。这位奥地利人从1864年成为了墨西哥的皇帝,但是在1867年被暗杀。由于无法从奥地利政府那里找到合适的工作,斯

  • 乾隆居然这么专情,富察氏死后乾隆写了一百多首诗祭奠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从时间上看,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由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人共同创造。关于,这三位的故事简直数不胜数,正好为清宫剧提供了海量素材,不论是《雍正王朝》,还是《康熙微服私访记》或者是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都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

  • 他帮康熙除鳌拜,因给女儿的陪葬品让康熙忌惮,多次磋磨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想当年康熙皇帝还没有亲手管理国家的时候,鳌拜在清朝朝廷当中的说的话,简直就是圣旨,在他门下有很多追随者,这些人基本也是朝廷当中的官员,要说鳌拜对于皇权没有想法自然是并不太相信的,要知道他广受门徒,到处圈地就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架空皇帝。康熙皇帝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对此早有耳闻,也早就在私底下跟索额图等人的

  • 曾国藩是牛皮癣患者,郎中编故事推脱责任,曾国藩不怪罪还给赏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国藩有牛皮癣么,曾国藩治疗牛皮癣药方,曾国藩背诗小故事

    曾国藩在工作的时候,时常出现抓挠的现象,时间一长侍卫和随从也慢慢找到了他犯病的时间,每次只要是曾国藩遇上了不顺心的事情,皮肤病就开始发作,紧接着曾国藩就开始抓挠,侍卫只能上前帮忙。有一天曾国藩正在和其他幕僚谈天说地,突然门外传来了急报,报上说湘军在前线吃了败仗,曾国藩一听心中的火一下子就冒起来了,心

  • 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隐姓埋名活到2014年,逝世前揭露皇家一大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七位格格,清朝最后一任格格,清朝皇朝最后一位格格

    她如同苏东坡先生一样有着大起大落的一生,历经磨难仍旧保持豁达。有人说她的一生是一部悲剧,但从她嘴里娓娓道来却变成一场喜剧,所有的变故,灾难,磨难与疾病在她口中都变为欢快的闹剧。鲁豫有约采访她时,她说:人的生活中有"喜怒哀乐"。但"怒"和"哀"应该放在心里,只有"喜"和"乐"才拿出来与人分享,人生就是

  • 乾隆赏赐的猪肘子,为何一出宫大家都往他轿子扔?坊间传闻不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赏赐橘子,乾隆赏赐纪晓岚两个婢女,乾隆赏赐刘墉两个皇妃后续

    乾隆我们都知道,算是清朝皇帝里命最好的,不仅活得最久,而且相对来说朝政没有太多烦心事,作为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生活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对猪肉都非常喜爱,不管是多大的场合,桌面上总得有不少猪肉,最关键的是,他们喜欢吃白煮的猪肉,不放什么调料,等到吃的时候再沾点料吃。乾隆又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所以一

  • 清朝王爷一无权,二无势力,那么他们是如何消磨时光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末年王爷势力不行了吗,清朝博尔济吉特氏势力,清朝云南土司势力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的大同,人们的娱乐消遣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吃饭时看看电视,闲的时候打个游戏,晚上睡觉前刷个头条,更甚者啊,一天到晚都在“消遣”。此为题外话,回到正题,清朝的科技并不如现在般发达,那么作为一代“玩主”清朝王爷们是如何消遣时光的?清朝王爷的“特殊性”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朝王爷在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