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相声”是怎么诞生的?又是怎么发展的

“相声”是怎么诞生的?又是怎么发展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3/12/19 2:19:12

“相声”类曲种是曲艺艺术中,形态构成较为独特的一个曲种类型,既包括汉族曲艺中影响较大的相声、“答嘴鼓”(即流行于福建台湾一带的表演形式,类似“对口”,但是即兴性很强,对话采用的语言均为格律比较规整的韵,曲本的语体类似于数来宝的唱词)和四川的“相书”(说唱类的表演,后面详细介绍)等。也包括诸如朝鲜族用朝鲜语表演的“漫谈”(类似于相声的“单口”)和“才谈”(类似于相声的“对口”),以及受汉族相声艺术的影响所形成的同类少数民族曲种,如蒙古族的“笑磕亚热”(简单理解为“蒙语相声”)等等……

四川的“相书”是一种通过戏剧性很强的喜剧性虚拟“说唱”来“以趣明理”的曲艺品种,这种形式在北方相声的形成过程中也曾经存在过,就是用补幔围起来表演,故被称为“暗相声”或者“暗春”,于不用布幔的表演“明春”相对应而存在,在四川,这种表演则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立存在的曲种形式了,即“相书”。

汉族的相声基本上采用北京话来表演,是整个曲艺艺术门类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曲艺形式,又是整个曲艺形式中自身形态比较发达的曲种,所以汉族相声是探讨相声类曲种最主要的类型。

历史渊源

对于相声的历史渊源,我们要从两方面追溯,如果从通过语言表现喜剧效果的“谐谑”(发音:XIEXUE)来看,要追溯到东汉,当时有一种表演形式被后人认为是“与现代的相声相仿佛”,但从作为一个具体的曲种来看,相声的历史并不很长,从现在掌握的可信资料看,其作为一个独立曲种的形成,大约是在清代道光同治年间,即公元1821-1874年。

“相声”作为一个词汇,最早的含义是运用口技手段所进行的摹拟性表演,代的时候被记载为“像生”,明代被记载作“隔壁戏”,到了清代又被称作“象声”或“像声”等等,但都是一脉相成的艺术形式。这种口技表演对于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的相声来说,只不过提供了一个被沿袭下来的名称而已。

对于更主要和直接的渊源,则是民间说讲笑话的表演和满族曲种“八角鼓的拆唱”的演出方式,形成了单口和对口捧逗的相互融合。这是相声艺术的雏形。

单口相声的开山鼻祖:三禄

使相声表演艺术得以最终确立的因素,据说是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北京“八角鼓拆唱”名角张三禄离群单干有关。

相传张三禄为人机智诙谐,但性情刁钻善于自我表现,在“拆唱”八角鼓时擅自“抓哏”使噱,使同台演员无法对应而丢脸伤面子。长此以往,导致同行不愿与他同台并有意排挤他。在此情况下,他愤而撂地,一个人以说演笑话的方式为生,并在其笑话中加入了“拆唱八角鼓”中“逗哏”的技巧。

他不愿自己的表演称之为“八角鼓”,而是借用了一个一个人行艺的表演名称。称之为“相声”,从此开创了单口相声的表演先河。又因为“全堂八角鼓”(八角鼓的另一种表演形式)讲究“说、学、逗、唱、吹、打、拉、弹”行当十分齐全,且后来相声的表演中也对戏曲与民间小调的学唱有所发展,故在相声艺人的后来艺术实践中,也运用了“说、学、逗、唱”来概括自身艺术的构成技巧。

张三禄之后,相声的表演渐渐形成气候,形成了三个支脉,即朱绍文派、彦涛派、沈春和派。

其中的朱绍文,艺名“穷不怕”,汉军旗人,世居北京地安门外毡子房,幼习二黄小花脸,后改习架子前脸(彩扮莲花落的丑角)。据说咸丰皇帝驾崩之后,勒令百日内不准动乐演戏,朱绍文为生计所迫,同治元年(1862年)改行到天桥一带撂地演出,他有四名艺徒:贫有本、富有根、有禄、范有缘。

在此之前,相声的演出全是单口表演,朱绍文则常常与徒弟搭档表演,开创了对口相声表演的先河。之后,多人表演的“群口”形式也出现了,至清末明初,相声不仅仅在京津地区广为流传,而且远传到了东北、山东、江苏等地,成为了影响面较大又风格独特的曲艺形式。

标签: 相声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晴川到底是什么样的 她下场到底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对清代晴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晴川过得如何?被八阿哥宠爱一生是真,下场悲凉也是真。提起晴川这个角色,相信爱看电视剧的影迷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人物,那就是杨幂。早些年,杨幂因《宫锁心玉》这部穿越古装剧成功出圈,成为观众最喜爱的女演员。俗话说角色成就演员,奠定杨

  • 传说中嘉庆皇帝是被雷劈死的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嘉庆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代的嘉庆皇帝是怎么死的?传说中的“雷劈死”有什么根据吗?官方的说法,嘉庆帝是病死的,属于“善终”。民间的说法,嘉庆帝是被雷劈死的,属于“横死”。当然,真相只有一个,即嘉庆帝属于意外死亡,和雷电有关。下面,我对以上三种情况分别说一

  • 唐朝采用府兵制,为何无兵可培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采用府兵制,为何无兵可培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顺应时代的产物大统八年(公元542年),宇文泰收拢六镇军人和鲜卑族人编成六军,次年,西魏遭遇邙山之败,宇文泰收编关中豪强的乡兵部曲,任用豪强为乡帅。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宇文泰建立了由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为主体的府兵体

  • 王孟英有着哪些著作?他主要是研究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孟英,清朝,历史解密

    王孟英(1808-1868年),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孟英,号梦隐(一作梦影),又号潜斋、半痴山人、随息居士、睡乡散人、华胥小隐。祖籍浙江盐官(今浙江海宁市),乾隆间迁居钱塘。孟英出身世代医家,曾祖王学权,精于医,曾撰《重庆堂随笔》,祖父及父皆业医。十四岁起父亡后,立志习医,后寓居常山县行医,尤擅长温病

  • 在古代,战争结束后是如何打扫战场的?如何处理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场,三国,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人打仗这件事情还是非常有讲究的,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后打扫战场都是一项必做的工作,而打扫战场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便是处理战死沙场的死尸,包括敌人的,这一方面是出于人道主义,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瘟疫的滋生,而这种工作通常都是由胜利一方承担的。至于处理的方

  • 六部制度起源于何时?兵部的职责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兵部,在古代,属于六部之一,而六部制度始于西周,终于晚清,横跨两千多年历史。6部,指的是朝廷里六个政府部门,而六部里面,礼部负责制定礼仪;工部又称水部,负责帝国的大大小小工程;户部负责人口统计以及财政、税收;而刑部负责办案;吏部负责官吏升迁;最后是兵部:兵部负责军队管理。六部相对来说,对帝国都是不可

  • 古代穷人该如何传宗接代?典妻制度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非常低,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进入丈夫的家庭,需要三从四德,男人却可以有三妻和四妾,这是指有钱结婚的人,那没有钱的穷人做些什么呢?所以出现了一个坏习惯,这就是典妻制度。《贾捐之传》记载:“控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典妻,也就是卖妻,将妻子作为商品进行买卖。这是汉朝

  • 揭秘:古时候用的银子是长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不管是在什么年代都不能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比如出去买东西,那是不可能空手得到的,在过去的时候,人们买东西确实是不像现在需要花钱,因为市面上没有货币,但是也不是能平白无故得到的,就需要拿上东西与人交换,但是慢慢随着发展,古人们通过智慧就想到用贝壳当做货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改变了,从金子、银子到现

  •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此人究竟是谁?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而在这些悲剧之中,有一个人的悲剧最不显眼,但其实却也真的很冤枉。因为这个人之死是蜀汉政权的损失,而且,此人之死有可能是因为诸葛亮的报复。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也许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无比恼火,因为在大

  • 王允为什么要害蔡文姬之父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王允为什么要害蔡文姬之父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事实证明,王允的极端做法,不光没有起到团结豪门士族的作用,反而与他们愈走愈远。蔡邕为何对董卓之死感到哀伤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藏书家和音律大师,大才女蔡文姬就是他的女儿。生逢乱世,蔡邕对政治总的来说是躲避的态度。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