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惟水浒一书,就连杨家将、呼家将等书中也有这样的例子,甚至连《射雕英雄传》中,郭嘉第一次看见黄蓉也花了十九两七钱四分银子。
问题来了,当时人真的都是用银子消费吗?答案是否定的!
银币出现于汉武帝时代,但是,不论是银币、银元宝还是金币、铁币,这些在市面上都十分罕见。为何如此?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中国并不盛产银矿,而且在有限的银矿中,这些银矿石的品相也很差,含银量不高;其二,想要从银矿石中提取银子,这个技术很复杂,提纯的难度很大。这两点原因,基本就决定了银子不会是市场上主要的货币。
据史料记载,宋初全国白银的年产量也不过是20多万两,后面基本也都是这个水平。北宋时期,曾开采矿藏270余处,其中金15000多两、银219000多两,但是铜却有500多万斤。
大家都知道,宋代虽然版图小,但是经济之发达却闻名全世界,其经济总量每年都上亿甚至达到两三亿,远高于后来的明朝。
如此对比就会发现,在宋朝,仅用银子来作为主流货币根本不可能。一句话来说,市场上所用的货币,主要还是铜钱,这从宋朝开采的铜矿就可以发现。
铜钱,从秦汉时期就一直是主要的流通货币。一两银子约等于1000文,一枚铜钱就是一文钱。为了方便携带,要把铜钱串起来,1000个铜钱就是1贯。人们带着时,安全起见,还常常盘起来缠在腰上。(盘缠就是这么来的)
若要形容别人有钱,常用“腰缠万贯”,其实腰上怎么能缠一万贯钱呢?不过是形容富有罢了。但这可以侧面反应,古人基本不用银子,即便有钱,也只是说一万贯铜钱,而不是一万两银子。
当然,宋代经济发达,有钱人多,所以又出现了交子,类似于银票,和今天的纸币类似。除交子外,当时还有会子、宝钞等纸币。纸币和铜钱,基本满足了很多人的需要。
其实,白银正式成为货币是在明朝嘉靖八年,即1529年,之前的朝代市场上不流通银子。金银只是作为储备货币使用,或者就是做成各种器皿赏赐大臣。
总而言之,水浒的好汉们也不会经常使用银子,即便本来是朝廷命官的武将,恐怕也很难见到银子。所以,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当时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