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黑火药是如何传到西方的?是外国人偷的吗

黑火药是如何传到西方的?是外国人偷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1/23 0:55:43

张艺谋执导的《长城》虽然遭到颇多非议,但《长城》仍是眼下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该片讲述了一群盗贼来中国盗取“黑火药”配方而引发的故事,“火药”是国际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历史上真有人来窃取中国火药配方吗?火药究竟是怎么传到西方的?

火药到底是谁发明的?

三位“疑似发明人”为葛洪陶弘景孙思邈

众所周知,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如果进一步问是哪位中国人发明的,恐怕没人能说得清楚。从史料来看,至少有三个人被视为“疑似发明人”。

第一位是东晋人葛洪。据《晋书·葛洪传》,葛洪是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一生著作颇丰,有《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肘后方》等。说他发明了火药,依据是其《抱朴子·内篇》中的“以硝石化为水乃凝之”一语。这里的硝石就是制造火药最重要的原料:先用硝石将雄黄化为水,再凝固,制取长生药。硝石和雄黄混合剂遇高温或撞击会爆炸,这不就是火药么!接着,葛洪又提出了“或以三物炼之”一说,这三物就是硝石、猪大肠(玄胴肠)、松脂,与雄黄一起炼丹药。现代科学试验证实,如此这般炼丹时,如果加热到350℃至400℃,就会发生爆炸起火。但葛洪这是“水炼”,而非常规的“火炼”,令人怀疑其是否真的发现了火药。

第二位是南朝梁人陶弘景。据《梁书·陶弘景传》,与葛洪一样,陶弘景也是著名炼丹家、医药家,著有《本草经集注》、《真灵位业图》等。《本草经集注》记载:“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此又云一名芒硝,今芒硝乃是炼朴硝作之。”从所记来看,陶弘景已进行了相关的试验活动,但其初衷也不是为了提取火药,而是炼不老丹药。

第三位是隋唐人孙思邈。新旧《唐书》中对孙思邈都有传记,他是隋唐时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有“药王”之誉,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孙思邈在炼丹过程中,将硫黄、硝石、木炭混合制成药粉,这种药粉不就是火药么?具体文字见于其《丹经内伏硫黄法》一文。但据宋孟要甫辑录的《诸家神品丹法》一书,“内伏硫黄法”并非孙思邈的专利,另外还有“黄三官人伏硫黄法”、“伏火硫黄法”等两种。另有学者考证,《丹经内伏硫黄法》甚至根本就不是孙思邈所写。

这三位名人之所以被视为疑似发明人是因为古代炼丹家很多,远不只他们三人,如东汉人魏伯阳、唐朝人陈少微等,都可能发现了火药。鉴于此,学术界至今仍称是“古代中国的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火药最早出现在何时?

流行的三种说法是“西汉说”“东晋说”“隋唐说”

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又称为“黑火药”,与西方人后来发明的“黄火药”有区别。中国火药的发明与炼丹关系十分密切,丹药即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所谓“炼丹”通常是通过火烧法,在丹鼎(炉子)中生成,炼丹术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一大秘术。

火药的主要成分硝石(硝酸钾)、硫黄、炭(木炭)都是炼制丹药的重要原料,其中以硝石为首。古人何时知道“硝石”的?宋李昉《太平御览·药部五》“消石”部引《范子计然》称:“消(硝)石,出陇道。”计然是春秋时人,当时硝石是当中药原料来使用的。可见早在春秋时中国人已开始使用硝石了。

成书于西汉末的道家早期炼丹秘笈《三十六水法》中记载的58种秘方,有33种用到了硝石。除了硝石,还提到制火药的另一重要原料“硫黄”。就此,有学者认为西汉时中国炼丹家已掌握了着火会爆炸的“原始火药”制造技术。

但火药产生的“西汉说”仅是分析出来的,并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国际上也不承认,于是又出现了“东晋说”。这一观点的依据是《抱朴子》对硝石和炼丹的记述。但“东晋说”仍属于推论,接着又出现了“隋唐说”。

“隋唐说”的依据是隋唐人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黄法》一文中已明确记述产生火药的“伏火硫黄法”,这也是人类最早关于火药配方的记载。同时,唐朝另一位炼丹家郑思远在《真元妙道要略》中对火药的属性做了说明:“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同时,他还提出了防止爆炸的注意事项:“药生者(药指硝石,生者即指未伏火者)不可合三黄等(雄黄、雌黄、硫黄)烧,立见祸事。”这些,有力地佐证了“隋唐说”。

目前“隋唐说”观点成为主流,但持不同意见的学者认为,隋唐文献只能直接证明此时火药已正式发明而非最早发明,所以现在最普遍的说法是“距今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火药何时开始用于军事?

北宋《九国志》记载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实战

在炼丹过程中发现的火药首先是运用于医药,火药是何时开始用于军事目的?据北宋路振《九国志·吴臣·郑璠传》,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杨行密围攻豫章(今江西南昌),“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北宋许洞《虎钤经》就此注解,“发机飞火”就是用火药做飞行动力的火炮或火箭一类武器。北宋官修《武经总要》对这种武器做了具体说明:“放火药箭,则加桦皮羽,以火药五两贯镞后,燔而发之。”如果是“火炮”,“入前药末,旋旋和匀,以纸五重裹衣,以麻缚定,更别熔松脂傅之,以炮放。”这里是将火药做成球状,通过抛石机抛掷出去,向敌人发起攻击。

这是中国最早的火药武器,也是中国最早将火药运用于实战的记载。也就是说,火药是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目的。在此基础上,火器、火枪、飞火松、突火枪、霹雳炮等当时领先世界的武器相继诞生,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火器部队”。此后,还发明了以火药作为推力,与现代火箭原理完全一样的真正“火箭”。

也有学者认为,三国时期已有“火药”和“火箭”用于军事活动的记载。《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魏略》称:“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但此说并未获得认可,因为三国时的“火箭”并不是用火药,而是油脂、松香一类易燃物之“火”。

火药技术曾被盗取吗?

随征工匠最早将火药传至阿拉伯地区

张艺谋新片《长城》中描写的洋人来中国盗取火药配方之事历史上出现过吗?从笔者能查到的史料上,尚未发现。那么,火药包括使用火药的火器是何时从中国传出去的?时间在宋元之际,首先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最早提到火药原料硝石的国外学者是阿拉伯药物学家伊本·白塔尔,他在公元1240年用阿拉伯文写的《单方大全》一书里写到了硝石,并提到三种名称:“中国雪”、“亚洲石华”和“马鲁得”。

有学者认为,宋朝曾将硝石等作为出口商品,进行海上贸易。据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欲得唐货”条:在当时的真腊(今柬埔寨),有来自中国的金银品、漆盘、瓷器、纸札、硫黄、焰硝等“唐货”,其中的硫黄、焰硝均是制造火药的原料。此外,火药和火器技术的传播者还有蒙古军西征士兵和随征工匠。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蒙古军队在阿拉伯地区建立“伊儿汗”国后,不少阿拉伯人已懂得了火药和火器制造技术。据《元史》,元世祖还曾征招阿拉伯炮匠来中原,随蒙军征讨南宋。

显然,历史上并无洋人来盗“黑火药”之事,如果非说这事“有影”,宋的死对头金人倒有些可能。据南宋赵万年《襄阳守城录》,公元1207年金人进攻襄阳时尚没火器,守将赵淳用霹雳炮和火箭偷袭金营,致金人溃败。而到了公元1232年蒙古军进攻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金军已用“震天雷”(铁制炸弹)和“飞火枪”袭击蒙古军了。那蒙古人的火药技术又是从哪来的?据《宋史纪事本末》,公元1233年攻下金都后,负责南下灭金的蒙古军统帅窝阔台汗,接受中书令耶律楚材(契丹人)的建议,放弃每到一处即屠城的惯例,“凡弓矢、甲仗、金玉等匠”均未杀,包括掌握火药、火器技术的工匠们,尽为蒙古人所用,蒙古军队很快拥有了火器。

标签: 黑火药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士绅在明清时期是怎样的存在?他们为何能参与地方管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士绅,明清,历史解密

    士绅是明清时期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阶层,他们学识渊博、风度翩翩;他们如闲云野鹤、著书立说;他们看起来与世无争,受众人尊崇……他们实际上又作为朝廷的“爪牙”管理着地方社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 明清“三绅”说到“绅”,“绅士”或许是我们许多人最熟悉的一个名称。举止优雅、待人

  • 曹操和袁绍到底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和袁绍到底谁更胜一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大枭雄,因“挟天子以令诸侯”受尽天下人唾液,但他真的错了吗?四十二岁的曹操又为何会做出迎天子的决定。公元196年,曹操将天子献帝从洛阳接到许都,定国号建安,自己则出任了大将军一职,把握着朝政大局。在乱世之中,尽管年轻的献帝

  • 古人为什么爱用瓷枕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为什么爱用瓷枕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枕头”一词相传是由曹操发明的,曹操在行军打仗时也喜欢看书,有一次曹操看书累了,旁边的一个小童就提醒曹操上床睡觉,可是兵书也没什么地方可以放,于是小童就将这些书合起来放在了书匣里摆在了床的一头,没想到曹操枕在上面还睡得挺香。于是小书童就依照匣子

  • 蜀汉的四大都督,历任都督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的四大都督,历任都督都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214年刘备入主益州,219年5月拿下汉中,12月关羽战败被擒杀刘备痛失荆州,220年刘备再失东三郡,自此刘备的实力范围就只剩下了益州和汉中;虽说刘备只有一个州的地盘(汉中原本是益州的一个郡),但是益州是当时天下最大的一个州,所以刘备

  • 禅让制到世袭制到底是社会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世袭制,夏朝,历史解密

    炎黄二帝打败蚩尤后,生产力不短发展,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尧、舜、禹就是这个时代的领袖人物,不过此三人并无血缘关系,也就是说权力并非继承而是禅让而来。也就是古时说的禅让制。尧帝尧帝在位时间很长,约七十年之久。到了晚年,有人推荐尧的儿子做部落首领,可是尧知道自己儿子生性残暴,于是果断拒绝并流放自己的

  • 嘉庆资质一般,乾隆皇帝为什么选择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25岁就登上了皇位,在位时间长达60年,他也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乾隆退位后,又继续掌权3年多。他去世的时候,就已经89岁了。要说他一生中的女人也是很多的,至少也有30多个了,一共生了有17个儿子。可更令人好奇的一点是,他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嘉庆

  • 清朝妃子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妃子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你敢相信慈禧老佛爷上厕所的时候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要让周边的丫鬟们伺候着把自己抬到厕所里面。可能很多人难以想象周边这么多人,自己就在那边上厕所,这个厕所怎么上拜托这种场面自己连想都不敢想。可是对于太后来说,周边的这些丫鬟根本就不是人,他

  • 武则天为什么独宠她的女儿,却杀了她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古代社会,男人地位比女人优越,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是爱他们的儿子比爱他们的女儿多一点。少许好一些的家庭,充其量,他们只能公平地对待他们的孩子。爱女儿胜过爱儿子是极其罕见的。而武则天就是其中之一。武则天真的很喜欢她的宝贝女儿太平公主。当她很小的时候,她得到了非常慷慨的待遇,武则天对他她也是

  • 强大的北齐为什么打不过北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周,南北朝,历史解密

    载,北魏六镇起义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而北齐源于东魏,北周源于西魏。东魏继承北魏的国力较多,所以不论在军力、经济或文化上均胜过西魏,但最后强大的北齐还是被北周给消灭了,那是什么原因呢?北齐由鲜卑化的六镇流民及河北世族所组成,地广国富,人口逾二千万,实际创建者是高欢。高欢为人深沉,富于机谋。善用人,唯才

  • 明朝监察百官的左都御史为何斗不过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监察百官的左都御史为何斗不过太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末年,左都御史左光斗可以说是一位风云人,此人自幼饱读诗书、立志报国。三十岁的时候考取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最初因为政绩突出出被任命为内阁大臣,后来因为忠正耿直,又做了左都御史,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声势之盛无人出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