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忠君爱国的蒙恬冤死前留下两句话,为何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

忠君爱国的蒙恬冤死前留下两句话,为何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927 更新时间:2024/1/3 1:19:54

我们先看看蒙恬,他的家族世代为秦将,根据《史记》记载:“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从蒙恬的祖父起,蒙家便为秦国征战。蒙骜征讨韩、赵,蒙恬之父蒙武随名将王翦灭楚,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蒙恬自小便展现出绝佳的军事天赋,他从小就立志为秦国效忠,立下不世之功。“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

蒙恬与兄弟蒙毅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王朝,而蒙恬在攻灭最后一国齐国时立下了功劳。蒙恬38岁被封为将军,之后在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最后一块版图――齐国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蒙恬在灭齐的战争中,跟着大将王翦立下了赫赫战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蒙恬负责戍边守国抗击少数民族的进犯。他不仅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博得了“战神”的名号,并且在长城的修建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蒙恬身为秦朝大将,不仅对秦国忠心耿耿将自己此生都贡献给了秦国,此人有忠义气节,而且积累了足够的名望和实力。

蒙恬之死,蒙氏家族的灭亡

蒙恬家族四世三公,在秦廷好几个时代都是位极人臣。但他们却与胡亥,宦官,赵高为敌,使的蒙氏家族灭族,让人不寒而栗。

秦始皇非常尊宠蒙氏,倚重蒙恬,并且爱屋及乌的亲近蒙恬的亲弟弟蒙毅,蒙毅也官职上卿,至此,蒙恬主外,掌握秦国军事力量,蒙毅主内,主持朝政,蒙氏家族权利在家族的权利时上,达到了顶峰。

物及则必反,事物的变化规律就是由盛到衰,由衰到盛,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蒙氏权利达到顶峰的时候,隐患已经开始显现。由于蒙恬两兄弟深受秦始皇的赏识,以及触及到宦官赵高和秦相李斯的利益,赵高还曾经被蒙毅审问过。所以这些新仇旧仇叠加来,赵高必须要报仇,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终于这个机会来了,秦始皇嬴政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 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自知命运的蒙恬没有起兵反抗,为了自证清白,而是选择忠义为国,慷慨赴死,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从蒙恬的祖父开始,蒙家三代都被秦国君主所重用和信任,现在蒙恬虽然拥兵三十万,想要叛乱不算一件难事,但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却还坚守道义不去谋反,是不愿意辜负祖辈们的教诲和不忘记始皇帝的恩情。蒙恬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字字珠玑,把一个不二臣子的侠骨义胆和舍生取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何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这一篇短短的歌行,道出了曹操的志趣和野望,“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是造化弄人,曹操也像诸葛武侯一样,成了一个壮志难酬的时代悲剧英雄,只不过他的悲剧来的晚了一点点。

而蒙恬的这段话因其忠义而广为流传。东汉末年,它被曹操珍爱。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已经五十六岁,为了对自己的大半生进行总结,并表示自己没有代汉自立的意思,他写下《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在其中,他追忆了自己的年轻经历,讲述了自己的生活。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曹操在文中写道,他每当想到蒙恬这两句话,就“未尝不怆然流涕也。”至于原因,他在后面也说道:“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曹操的祖父曹腾、父亲曹嵩都是地位尊崇,他自己更是已经当到了丞相,加上自己在朝中任职的孩子们,已经超过了蒙恬的三世了。

曹操之所以痛哭,是因为蒙恬三代被秦重用,自己则是四代被汉重用。在评价上,人们都说蒙恬忠、自己奸。曹操为蒙恬的忠诚所折服,他希望自己对汉朝的忠诚能被认可。毕竟他说过:“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忠义是人间大道,曹操因为蒙恬的这些话而流泪,何尝不是一个豪杰的侠骨柔情和无限哀叹呢。

谢谢这么可爱的你,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小编的文章,如果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给小编!喜欢的可以关注小编(通史知兴替),查看更多正史和野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岁篡位?野心不可怕,可怕的是耐心的野心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懿临死前有多强,司马懿一生的五个弱点,司马懿一开始就有称帝野心吗

    都知道汉朝是一个由草根建立的国家。刘邦是一个大老粗,而围在刘邦身边的能人异士大多也是出身。贫寒的大老粗。但是真的有这些不实一定的人能够建立一个国家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不然古往今来为什么人们都那么注重受教育?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能够开阔人们的视野,吸收古人的教训。不然在历史的轮回当中,有多少人会

  • 他能三次在赵云枪下逃生,如今塑像遍布华夏庙宇,忠心侍主二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云的马叫什么,赵云最怕三个人,赵云庙宇

    周仓,关西人氏,关公部将。周仓原为张宝部将,随黄巾军起事,于官渡之战前夕投奔关羽。《三国演义》中常提到他跟随关羽活动,戏曲中也常见他为关羽扛大刀,是关公的御用保镖。在各地的关帝庙中,关公身后都少不了他和关平的塑像。在《三国演义》中,周仓没有与敌人直接出马交锋的记录。因此评估他的武力,只能从三次比较出

  • 出生于山西的四位三国名将,其中两位是五子良将,一位被膜拜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死得最憋屈的十大名将,隐藏于三国历史的名将,三国八位顶级名将

    一、关羽关羽的名号在三国时期可谓是响当当,他出身于山西运城。起初关羽只是一介商贩,在认识刘备和张飞以后,三人结为异性兄弟,自此跟随大哥刘备走上光复汉室的道路。关羽无论是名气还是人品都是响当当的,从一开始温酒斩华雄,再到后来斩颜良诛文丑,无不体现出他的勇猛。期间关羽还曾被曹操所擒,在曹操的利诱下关羽不

  • 三国时期的铸币,具体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铸币,三国战国时期的资料,三国的钱币有哪些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随后又发行直百钱,直径17毫米左右,重1.3克上下,目前普品市价300左右,美品500元以上。公元221年太平百钱,直径17毫米左右,重1.5克上下,存世量相对较多,普品市价150左右,美品200以上。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蜀汉后主刘禅,铸行定平一百,具体发行时

  • 项羽为何被称为西楚霸王?短暂的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项羽是西楚皇帝吗,写西楚项羽的句子,西楚铜甲项羽图片

    项羽从小习武,且拥有过于常人的力量,他能一人举起千斤的鼎。这对他来说只是小皮毛,除此之外,项羽在打仗杀敌方面,也是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他25岁那年,他带领自己的六万楚兵,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领的四十万秦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役。从兵数上来看,项羽是完全落后的一方,看上去实

  • 东汉风云:郅寿直言反致罪,鲁恭三异誉千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车骑将军窦宪部署人马,已将就绪,便拟辞阙请行。因恐出征以后,子弟犯法,特派门生带书,投递尚书郅寿,托他回护家属毋令得罪。哪知郅寿铁面无私,竟将窦氏门生,拘送诏狱,且上书极陈窦宪之罪,比诸王莽。窦宪当然大愤,便欲设法害郅寿。郅寿尚不以为意,入朝遇窦宪,当面讥刺,说他大起第宅,擅兴兵甲,种种不法显犯

  • 在魏、汉、吴之中,为什么只有东吴将丞相保留到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魏汉吴,东吴丞相一览表,魏蜀吴为什么不叫魏汉吴

    有意思的是,丞相虽然是曹操恢复的,但曹丕在篡汉后就废除了丞相,因此曹魏无丞相。诸葛武侯薨逝后,季汉也不再设丞相。只有东吴一直保留丞相,直到东吴灭亡(东吴最后一任丞相是张悌)。那么在曹魏、季汉、东吴之中,为什么只有东吴直到灭亡都保留了丞相呢?本鬼接下来的内容是个人的一家之言,大家姑妄听之即可。按照西汉

  • 刘邦的智慧——知人善用,学到登高望远览山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知人善用的话,刘邦真人照片,刘邦1-36集免费

    【1】承认自己不足,发挥下属能力刘邦这辈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自知,他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说白了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有点成熟很容易啊,但知道自己的缺点,短处却很难。而在别人指出这些缺点短处的时候并不生气,反而虚心接受就更不容易了,刘邦就有这样的素质,他知道自己能力的不足和缺陷。作为企业的

  • 诸葛亮临死之际大叫“庞德公救我”,庞德公是谁,真有本事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大喊庞德公,诸葛亮临终前说庞德公救我,诸葛亮死时为何喊庞德公救我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被抬高到了“神”的位置上的人物,关于这一点,鲁迅先生说得非常透彻:诸葛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如此的牛人,却在自己临死的时候喊了一句:庞德公救我!很多人都会疑惑,这个庞德公是谁啊?他又什么能耐,还能救诸葛亮。庞德公是在襄阳一直隐居的一名隐者,同时他也是诸葛亮的师傅。诸葛亮十分

  • 颠覆传统认知:奉天子真的能令不臣?曹操崛起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奉天子,曹操的崛起,小说三国曹操的崛起之路

    桓、灵二帝在位期间是东汉衰亡的关键时期。据史料记载,公元157年,桓帝在位时期,全国人口约为五千多万,但到了公元280年,西晋太康时期,人口约为一千六百多万。一百多年来,人口锐减三分之二。那么为何在此期间人口会出现骤降呢?直观感觉应该是战争所致。确实,自灵帝即位以来,各地都出现了动乱,动乱造成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