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经济发达的唐宋时期很少有贪官,这是为何?

在经济发达的唐宋时期很少有贪官,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42 更新时间:2023/12/22 1:35:04

中国历朝历代都不能断绝贪官的出没,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自从有了皇帝,就有了斩不尽的贪官、杀不绝的污吏。即使是惩贪力度最大的明朝,到了晚期也对贪官污吏无能为力:天下官吏个个该杀,谁来动刀子?

但是我们纵观秦汉唐宋明清,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强汉盛唐的绝大部分时期,都很少有贪官。贪官肆虐从宋朝开始,在明朝已经遏制不住,在清朝则是习以为常——《大清律》中没有惩贪条例,和珅被赐死的二十桩大罪,没有一条跟贪腐有关。

为何国富民强的强汉盛唐很少出现贪官?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议题,咱们只能将其具象化到汉朝两位县令和唐朝两位王公身上,管中窥豹之后,读者诸君可能会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

咱们要说的第一位汉朝县令叫做董宣,也就是那个著名的“强项令”,很奇怪他在《后汉书》中是进了《酷吏列传》的——《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中,所谓的“酷吏”,大多数都是正人君子甚至战斗英雄,比如苍鹰郅都“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匈奴素闻郅都节,举边为引兵去,竟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

强项令董宣能跟郅都张汤先后进入《酷吏列传》,也算一种光荣,而他的行事风格,也确实足够狠辣: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姐湖阳公主刘黄对刘秀可以说是有养育之恩,但是湖阳公主的奴仆杀了人之后,董宣拔出刀子拦住了湖阳公主的车队:“驻车叩马,以刀划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的执法严明是值得尊重的,但他的执法方式也是值得商榷的。但是不管怎样,董宣都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光武帝刘秀也拿他没办法——按着董宣的脑袋让他向湖阳公主道歉,两个小太监使出全身力气,也没能让董宣低头。

光武帝刘秀笑着让“强项令”该干嘛干嘛去,其实董宣心里也清楚,这不过是皇帝想给姐姐湖阳公主一个交代:“兄弟我尽力了,但这董宣脖子太硬,你也别跟他一般见识了。”

估计湖阳公主也看出来了:“你要真想让他低头,何不让金吾卫出手?这两个小太监能顶啥事儿?”

有光武帝刘秀的支持,强项令董宣执法更加严明,并因此又得了一个“卧虎”的绰号。前有苍鹰郅都,后有卧虎董宣,汉朝有一大批执法不避权贵的官员,贪官自然也要三思而后行。

汉朝有严格执法的官员,还有比较完备且严厉的惩贪法条,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另一位县令的“倒霉事儿”。

这个倒霉的县令叫丁斐,他丢官罢职的原因,是拿自己的一头瘦牛换了公家一头肥牛:“自以家牛羸困,乃私易官牛,为人所白,被收送狱,夺官。”

县令换了一头牛就丢了官,这件事还被曹操知道了,他不但没有庇护自己的同乡,反而拿来跟丁斐开玩笑:“文侯(丁斐字文侯),你的印绶哪去了?”

丁斐也知道曹操在那自己开玩笑,也以玩笑的口吻回答:“我拿去换大饼了(以易饼耳)!”

玩笑归玩笑,丁斐并不认为自己换牛丢官处罚过重,曹操也没找丁斐的上司说情,这说明他们都认为占公家便宜就摘官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汉朝除了末期几个皇帝卖官敛财之外,还真找不出几个贪官来,这应该是跟汉朝有严明的法条和严厉的法官有关。

看完汉朝的两个县令,咱们再来看看唐朝的两位王公,他们一位是上柱国、翼国公、左武卫大将军秦叔宝,另一位是太尉、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

很多人都知道秦琼秦叔宝义薄云天,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时还富甲天下,要评选大唐开国元勋中的十大富豪,秦琼绝对能位居三甲:受封上柱国,获得三十顷永业田,受封翼国公,再得三十五顷,这些田地属于秦琼可以世代相传的产业,而且无需向朝廷缴纳租佣调——唐朝的土地面积换算到现在,恰好是一顷等于一百亩,有六千五百亩土地出租,每年至少能收一万三千斗粮食。

除了铁杆庄稼,秦琼还从唐高祖李渊那里得到了十辈子都花不完的金银财帛:“破尉迟敬德,高祖遣使赐以金瓶;破宋金刚于介休,赐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授上柱国;讨王世充、拒窦建德,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进封翼国公,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积赐金帛以千万计。”

有功必然重赏,这一点强汉盛唐都做到了,所以当时的风气是大家都争着建功立业:“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哪)个书生万户侯?”

很多人都以为秦琼在凌烟阁功臣中排名最末,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他排名第二十四,而凌烟阁功臣后来多达一百八十四位,我们熟知的汾阳王郭子仪也在其中。

郭子仪有再造大唐之功,他享受的待遇也令人羡慕:“子仪岁入官俸无虑二十四万缗。宅居亲仁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前后赐良田、美器、名园、甲馆不胜纪。”

秦琼郭子仪拼命为大唐南征北战,大唐皇帝拼命给功臣送房子送地送钱,弄得番邦人才如过江之鲫,想到大唐谋个一官半职——根本无需贪腐,俸禄和赏赐都花不完。

咱们今天总结的强汉盛唐很少贪官的原因,无外乎三个:不敢贪、不许贪、无须贪。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基本是只让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吃草,结果是大家都去啃夜草——马无夜草不肥。到了清朝,则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我们不知道董宣到了清朝会不会从强项令变成断项令,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到了清朝,就没有秦琼郭子仪了:年羹被赐死,岳钟琪也曾被判斩监候,而和珅聚敛了敌国之富,居然没有被定性为贪官,您说这事儿上哪说理去?

标签: 贪官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最年轻最漂亮的女巨贪汤兰英为何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汤兰英,历史解密

    汤兰英,如东县马塘信用社女会计。汤兰英1965年到马塘信用社工作后,到1975年的10年时间,利用职务之便,不择手段,先后贪污4万5千余元,1977年7月因贪污4万余元被执行枪决。1977年7月24日,如东马塘信用社32岁的会计汤兰英,因贪污4万余元被执行枪决,在全省乃至全国轰动一时,至今网络上还有

  • 岳飞第一次北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岳飞第一次北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岳飞,历史解密

    岳飞第一次北伐发生于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至七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三万五千人左右大败伪齐刘豫的部将李成等人,成功地收复了前一年南宋失去的襄阳府镇抚使李横的辖地,以及额外的原由伪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战争背景襄汉失陷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宋神武左副军统制、襄阳府、邓州、随州、郢州镇抚使、兼襄

  • 藩帅侍妾因罪入宫,生下一个晚唐头号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宣宗,唐朝,历史解密

    她本是藩帅的侍妾,因为丈夫叛乱被杀,便以罪臣家眷的身份入宫,数年后得到皇帝临幸,并为其诞下一位貌似白痴的皇子。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白痴皇子”在多年后登基做了皇帝,并成为晚唐头号明君,而当年的侍妾也母因子贵,最终坐上了太后的位子。这位经历极度传奇的女子,便是孝明皇后郑氏。正史中关于郑氏的记载极为简略,

  • 古代圣旨为什么很少有保存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圣旨为什么很少有保存下来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代的圣旨确实有很多,圣旨的材质都是制作精良的材料,这是因为圣旨是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和展示,所以制作的材料是十分用心的,并且圣旨的字面和其轴柄也是不同的材质,其质地一般是按照按官员品级有所不同。在当时发放圣旨个官员,一般一品为玉轴,二

  • 吃到荔枝对古人来说有多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吃到荔枝对古人来说有多奢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到夏天的果子,怎能不提荔枝呢?荔枝号称“南国四大果品”之一,外表鲜红可人,剥开皮后更是晶莹剔透,水嫩嫩的果肉简直绝了,入口甜汁爆破,质地嫩脆有弹性,酸甜可口的绝佳风味可是连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都为之流下了吃货的口水。古人是这么赞美

  • 朱文正为什么会被历史淹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文正为什么会被历史淹没?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跟随他打天下的人里也是英雄辈出。像勇猛的常遇春,能征善战的徐达,腹隐机谋的刘基,运筹帷幄的李善长。正是这样一群人中豪杰,文臣武将,支持着朱元璋反抗元朝,一统天下的事业。所以说,朱元璋下手之时非常黑,功劳越大的臣下,越容易引起朱元璋的警惕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已经成为太子,为何他不等到李渊去世后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被立为太子。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渊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受禅登基,是为唐太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隋末起义多年后,李渊父子摘了桃子,建立了大唐一朝。然而对于李渊来说,却有个幸福的烦恼

  • 公孙瓒的势力很强,为何最后却一事无成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公孙瓒,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前期的章节都在描写动荡时代的各路英雄好汉对权力与地盘的争夺,汉室已经逐渐落魄,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所有人都想做天下的君王。刘备一开始的时候追随公孙瓒也是因为他的势力足够庞大,事实上也是如此,尽管当时各路英雄都出现,公孙瓒的势力在其中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 历史上东吴没有一统天下,真的是因为孙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 蒙古灭南宋为何花了四十多年时间 双方实力差距很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宋,蒙古,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南宋和蒙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蒙古征服南宋为什么花了那么长时间?是南宋太强?还是蒙古实力不行?十三世纪初,蒙古帝国在北方异军突起。在此后数十年时间里,蒙古军队四处征讨,所向无敌。几乎所有对手都无法抵挡住蒙古人的兵锋。1234年初,宋蒙两国联手攻灭金国,蒙古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