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忙碌的皇帝:永乐皇帝朱棣

最忙碌的皇帝:永乐皇帝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27 更新时间:2024/3/8 15:34:04

他还数度主动出击蒙古,打的边界是无比宁静平,为中华明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同时他还南征交趾(今越南),使得从汉唐以来数度脱离中华文明的交趾继续融入进来。

一起来看看永乐大帝的一天生活:

四更的时候,朱棣起床,然后开始沐浴更衣,让人梳理他的头发,修剪他的胡须,随后便喝点茶,吃点司礼监掌印太监监督下的厨师所准备的早斋。这一天作为国家祭祀的日子,朱棣必须要十分隆重而庄严。

早餐之后,朱棣会在奉御净人的协助下,穿上他的服饰、头饰、围巾、龙袍,还有尚衣监特别裁制的鞋子。当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他就要前往华盖殿举行早朝,但在这祭祀即将来临之际,他只需要在奉天门举行小型的早朝就可以了。由十二个人高马大,身体强壮的太监护驾,朱棣进入一顶黄色的皇轿之中。

一路往南,前往奉天殿,而文武百官早已经排成一条直线,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当五更的鼓声减弱到听不见的时候,早朝便开始,伴随着依仪式而行的叩头举行完毕,就会有一位司礼官员大声宣布朝会结束。

这时的朱棣要继续南前行,进入了五凤楼围绕的巨大午门里,在其中的一件休息房间内,脱掉他的晨袍,穿上一套特别为祭祀典礼裁制的华丽服装。然后再走出午门坐上龙车,继续向南走,走向祭祀的地方。

一路上会有典乐官演奏许多队列的进行曲,直到朱棣进入大明门,从正阳门一路前往梯形的天坛,走到最上方的露台上,那里摆放着代表风、云、雷、雨、山川诸神的牌位。还有一些容器,盛放着酒和食物,这时祭祀品。

当号角、鼓和二十三种其他的乐器共同奏起,形成一种庄严的韵律时,祭天献礼大典便正式拉开帷幕了。当这些繁文缛节通通结束后,从国家祭祀返回宫中,朱棣会在文华殿下轿子,进入御药房。

这时便马上会有两名御医为朱棣把脉诊断,象征性地问他几个问题,然后进行中国传统的“望、闻、问、切”方法。最后开出一些药方,在看守的严密注视下,那些司药人员开始抓药配药,然后煎药。

当药熬好后,分别由一位御医和一位太医分别喝下一碗,在很长一段时间过后,朱棣才能喝到这碗本该是他喝的药。用过药后,朱棣会进行短暂的午休,午休完毕,朱棣就会进入御酒房用午餐。

当正午时分,朱棣便会在右顺门举行午朝,事无巨细的处理着国家大事,这场朝会大概会进行到下午两点左右,当一切都处理得当后,朱棣便会告诉官员接下去该做哪些工作,然后就走向东安门,那里是一个叫做东厂的秘密监察机构。

在东厂,朱棣会问一些他关心的隐晦问题,大概到下午三点,朱棣会离开这里,巡视御马监,内承运库。这些活动大概会花掉朱棣一个半小时,到下午四点半的时候,他要回到御药房喝下另一碗药。而后还要看望一下钟爱的子孙,是如读书学习的,并对他们进行一番指导和教诲。

随后就到了晚餐时间,但朱棣通会利用就餐时间,与几个重要大臣讨论国家大事,还会批阅一些奏折。当晚餐结束后,朱棣还会召开一个小型会议,请六部主事官员、五军都督府都督,以及少数几位公侯,到午门内的会议室开会。

这个会议的时间会很长,通常结束都会在半夜了,当道二更天的时候,太监们提醒朱棣用药,然后回到住所,这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朱棣开始被人服侍着宽衣解带,准备休息睡觉了。

当然,这时朱棣会选择一位妃子侍寝,而这时的时间基本上已经快十一点了。朱棣晚上会和妃子做什么,说什么,甚至朱棣临睡前要读一些东西,打发临睡前的漫漫长夜,这些都是会有随行太监做出详尽的记录。

朱棣的一天就这样过去,忙碌枯燥,紧乏味,但这个皇帝就是这样度过了他在位的每一天,从朱棣的日程表可以看出,他所操劳的都是这个国家的事情,或许他认为这样能让他在史书上增添几分光彩,掩盖篡位弑君的真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保举他当官,他却不给湘军粮饷,被人痛骂没良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该道器识才具,实堪大用,臣目中罕见其匹。曾国藩为什么对沈葆桢如此青睐?除了沈葆桢本人确实才德兼备,与曾国藩趣味相投外,恐怕还有一个原因。沈葆桢的岳父就是大名鼎鼎的林则徐,曾国藩与林则徐只有一面之缘,没有深交,更不是一个阵容的,但曾国藩一生对林则徐钦佩有加,多次在书信、日记中流露出对林则徐的仰慕之情。

  • 大清最勤政的皇帝:八子夺嫡惊心动魄,改革成就名垂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而20世纪九十年代初,作家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可以说对公众了解雍正形象有了很大影响,1999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更是彻底掀起了雍正热。近年来清宫戏、穿越剧里更是经常出现雍正的身影,冷热反差是非常明显的,尤其大家对于雍正修改诏书篡位一事,更是争议不断。康熙晚年出现了诸多皇子争

  • 成吉思汗为什么不建立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国家政权与部落的区别在哪呢?国家政权的交接有固定秩序,大多是和平进行,统治者和统治人民相互依赖,人民主动和被动服从统治者,依靠税收维持国家运行;军队负责保护当地人民的安全,在有天灾时免除税务甚至救济难民。少数民族的部落不一样,政权的交接一般没有固定秩序,以武力夺取为主;没有固定疆土,打倒哪里吃到哪里

  • 如果清朝和西方列强死磕到底,不割地不赔款,结局将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从军事方面来说,清朝拥有几十万的八旗军队,但是这些军队到了后期已经烂到根子了,欺负老百姓还可以,真要真枪实刀的干架,绝对都会吓得尿裤子。而真正可堪一战的部队大概只有几万人,但这些部队也不一定听从政府指挥,军纪混乱是一方面,作战理念更是差的一塌糊涂,拿这样的部队跟正在全球各地殖民的西方列强作战简直不堪

  • 朱元璋把军粮交给商人运输,目的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地方官员告诉朱元璋说,军粮的事可让商人来做。怎么做呢?总不能让人白做吧,商人是重利的,没利的事绝不会去做,而只要有利可图,则争着去做。为了吸引商人运输军粮,朝廷把自己的食盐专营权卖给商人,允许商人销售食盐,具体办法是,商人把军粮运到指定地点,换取一张支票,拿着这张支票就可以到盐场领取食盐了。利益

  • 朱元璋郁郁而终,只因刘伯温死前留下1物,让他每天担惊受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应该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代开国皇帝,虽然严于律己,打击贪官,但是却因为在创建明朝后,为了将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将那些开国君臣全部都屠杀了。而且恢复了殉葬制度,所以很多人评价朱元璋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却台薄情寡义了一些。在朱元璋还未得到天下之前,广招贤士,在他的身边很多人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有刘

  • 如果康熙不把他流放致死,我国武器可以领先世界,又怎会落后挨打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流放三百里第几集,康熙全部老婆,于成龙把康熙感动哭了

    当我们将历史的年轮往前推进时,我们可以很清晰的记得,那个被称为天朝上国的国家曾是其他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不管是现在的美国还是俄罗斯,这些国家的实力远远不如鼎盛时期的中原大地。而到了前朝康熙时期,中国的气场却越来越弱,以至于这些“蛮夷”敢对中国肆意挑衅,原因何在?谁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发生?大家绝对想不到

  • 赵匡胤为什么没有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而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回到公元960年,经历了唐末以来梁唐晋汉周五个短命王朝的中国终于迎来了勉称一统的王朝宋帝国。赵匡胤黄袍加身,兄弟个个都得改名,三弟赵匡义改名赵光义,四弟赵匡美改名赵光美。后来赵光义当了皇帝,老四继续改名改成赵廷美。之所以改名就是避的皇帝的讳。正如哥仨频频改名一般,说明了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算命先生压

  • 努尔哈赤最“委屈”的后妃,本是原配,却没被追封皇后,儿子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大妃”,即正室妻子,对应的是清朝皇子王爷的“嫡福晋”,这些人往往都是原配,如果日后皇子继承皇位,她们也多半成了皇后。所谓“庶妃”,顾名思义,主位以外,与妾室差不多。侧妃,仅仅次于大妃,好比后期的“侧福晋”。继妃,她们的地位等于正妻,是在前一任大妃死后,通过明媒正娶续弦而来。带着这层理解,我们正

  • 朱元璋在公元1356年,自己还不到29岁时,在南京自称“吴国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文官体系之外,朱元璋对军队进行了破费心血的建构。在攻城掠地之后,他任命将领为某地统军元帅,本来一方面是酬劳这些将领,另一方面也需要他们镇守该地。但,占据的城邑一旦多起来,他们的官阶的确需要用一个标准来分高下的。于是,朱元璋设置前后左右中五军元帅府,每军帅府中,皆设先锋官。这些元帅和先锋在攻城掠地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