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高句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高句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56 更新时间:2024/2/7 6:53:31

影视剧中的隋炀帝形象

几番征辽东不利,隋朝方面损兵折将,隋炀帝却跟高句丽这个偏远之邦越打越上瘾了,哪怕打得国家动荡不堪,民不聊生,却依然选择使劲死磕,不死不休。

领导挺较真,但下面的人却受不了了,谁都不愿去辽东送死。最终在王薄的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之中,浩浩荡荡的隋末起义拉开了亡隋的序幕。

隋末起义

那么为何隋炀帝非要执着于打高句丽呢,高句丽这个东北亚政权在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高句丽的实力如何

对于高句丽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一般来说研究高句丽的历史,最好是参考朝、韩历史资料,但韩国人的想象力,实在是让人感到了无力吐槽,太不靠谱了。

韩国人的高句丽疆域观

如果按照他们的疆域想象图来看的话,那当初死磕高句丽的隋炀帝,绝对算得上是个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敢于用鸡蛋碰石头,还碰了好几次的铁汉子。

关掉“想象+美颜”滤镜之后,真实的高句丽的疆域其实也不算小。从公元前2世纪最初第二玄菟郡内濊貊系土著首领宫将第二玄菟郡赶出浑江、鸭绿江流域,正式建立高句丽政权之后,高句丽的疆域便开始了动态变化。

直到隋炀帝时期,高句丽的疆域范围已经成为了东北亚地区一个不可忽视的、很有实力的政权。

隋时期的高句丽

今天中国辽宁省辽河以东地区、吉林省中南部、黑龙江省东南部以及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全境;韩国首尔、仁川广域市、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北部、忠清南道东北一部,以及庆尚北道东北大部分地区,俄罗斯沿海州南部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当然,高句丽再大,历史上,其疆域范围也肯定大不过隋朝。就像当年高句丽驱逼靺鞨、固禁契丹、杀害边人之时,隋文帝曾派人到高句丽的王庭,斥责对方:

历史剧当中的隋文帝形象

“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衍,命一将军,何待多力?”

隋、高句丽之间的实力落差,从隋文帝带着威胁的语调当中,便可窥一斑。

那么实力既然如此悬殊,这场仗为啥最终弄还是打起来了,而且打成了一场不死不休的祸国之战?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场战争对于隋朝来说,是统一战的最后一站;而对于高句丽来说,将实力推进到辽河以西的地区之后,他也看到了不用低声下气当小弟的可能。

双方都觉得不能再向后退缩,于是,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双方的观点

一般来说,在国外人看来,隋朝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属于一场隋炀帝专治不服的侵略战争。

然而,熟悉中国历史的小伙伴们,不难发现,当时灭掉陈国统一华夏的隋朝,作为终结一百多年南北朝分裂局面、再次重现大一统光辉的王朝,他的雄心绝不可能将昔日的故土辽东,弃之不顾。

从古文献上可以看到,高句丽王国的发源地——辽东地区,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属于华夏之地。

当时,燕国打败古朝鲜,在其故地设立了辽东郡。

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108年,汉朝灭掉古朝鲜最后一个王朝——卫氏朝鲜,在鸭绿江中游设立汉四郡——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汉四郡

其后,历代王朝都把辽东视为其东北领地,到了隋炀帝时期,虽然高句丽已经闷声蚕食了大片东北领土,但在辽东之地的归属问题上,隋朝方面依然觉得:这块地儿,是我的。

当年负责“四夷经略”的隋朝黄门侍郎裴矩,曾对隋炀帝说道:

高句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今乃不取,别为异域,......当陛下之时,安可不取,使冠带之境,遂为蛮貊之乡乎?

对于隋朝来说,辽东之地倘若不复,统一大业就不完整,而且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东突厥“举国从化”的先例,隋朝方面觉得,高句丽的王完全可以像民可汗那样,举国归降,这样实现和平统一。

然而,这种提议,对于当时的高句丽王来讲,那可是相当令人上火。

因为,在高句丽方面看来,让我当小弟,以我的实力,还真丢不起这个人。

两人本来就荡得很艰难的友谊小船,便开始向着翻的方向走了。

高句丽的野望

之前,高句丽就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政权,而且在东北亚地区,权谋手段一直玩得也挺溜。

在隋朝刚刚成立之时,四面受敌,西面有吐谷浑,南面是陈朝、北面是突厥巨无霸,东北还有北齐余党高保宁集团和契丹、奚部等诸藩,东面盘踞着高句丽。

这个时候,隋朝和高句丽面对“控弦数十万”的突厥部族,自然要抱团取暖,高句丽遣使入贡,也只是表示一个态度。

哥,这关头,咱俩可不能闹翻呀。

明白。

其后,在隋朝统一南陈之后,腾出手来收拾突厥,最终数次大战之后,达头可汗汗国崩溃,东突厥启民可汗举国归附。

此时东北亚的秩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先前多个势力平衡交错的均衡,转为以隋帝国为中心的崭新格局。

隋地图

作为北方霸主,突厥的势弱,让隋朝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让高句丽开始趁乱浑水摸鱼,借着隋朝和突厥大打出手之际,不断南进,隋朝回过神一看,哎呀,这货竟然已经突到辽河附近,隔着大陵河跟咱靠在一起了。

这个小弟,很不老实,也很有想法呀。有野心的小弟,太危险,这应该是当时隋朝上下朝臣的共识。

于此同时,隋朝不断张扬的盛世,以及强大的向心力,也使得原本依附高句丽的契丹、靺鞨等族,开始纷纷改换门庭,抱大腿。这让始终处于割据思想的高句丽,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为此,高句丽的抱团取暖想法,再次付诸实施,这次他抱的是突厥,而且抱的是让隋炀帝比较看好的启民可汗部众。

大业三年(607 年)隋炀帝巡幸榆林,在突厥启民的帐内,发现高句丽使者,宴会上隋炀帝令高句丽使者回去转告其国王,速速派遣使者朝贡,否则将与启民可汗一起,巡视彼土。

然而,隋炀帝的话,最终高句丽还是没有听进去,不仅没有示好的表示,反而加快了朝鲜半岛征伐的步子,猛揍跟隋朝交好的新罗政权。

朝鲜半岛

不震慑住高句丽,就不可能获得稳定、和平的东北边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隋炀帝不久便产生了征讨高句丽的念头。

随后,隋炀帝于大业八年、大业九年、大业十年前后三次对高句丽用兵。然而,隋炀帝却忽视了,高句丽毕竟也是一个立国几百年的政权,同时百万雄师北上,天气、粮草都是一个影响战争的非常敏感因素。而以逸待劳的高句丽,选择坚清壁野的打法,确实也最终拖垮了隋军。

三次伐辽东,均以失败告终,最终也使得隋朝被拖入了崩亡的地步。

结语:

高句丽是个不安分的政权,从隋朝立国之时起,它就不断积极地“治兵积谷”,表面臣服,实则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刚开始隋朝顾不上管它,然而当隋朝北服突厥,西平吐谷浑,新罗与百济都表示臣服之后,只剩下一个倔强的高句丽突兀地站在那里,让隋朝东北边疆显得非常不稳。

同时,高句丽对隋东北边境的侵袭,构成了对东北地区的威胁。统一的中原王朝受威加四海、攘服四夷的“华夷观”影响,绝不可能容许在自己的政权东北缘,再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权。

因此,上进的高句丽,遇到了强大的隋朝“霸道总裁”,钢怼钢,硬碰硬,自然一碰就火星四射。

套用数百年后的一句名言: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

这应该就是隋朝和高句丽不死不休战争的最根本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宋当权者为何要置岳飞于死地?皇家利益和投降卖国利益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兵道争胜看历史2023-01-31 14:12浙江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宋、金战争从公元1131年起,双方力量对比已发生显著的变化,金军在战争中大大削弱。公元1135年,金、伪齐联合攻宋的失败,更加暴露了金军战斗力的下降。正如金将韩常所说:“今昔事异,昔我(金)强彼弱,今我弱彼强。所幸者,南人未知

  • 隋唐中能称得上绝的七个人,有一位最后还成为道教仙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的简介,隋唐七个神将排名,隋唐全传第三部

    一绝、姜松的枪法字永年,是罗成同父异母的兄弟,人称神枪将军,天下第一的武将,轻松分开李元霸和罗士信,实力天下无敌,习得祖传姜家七套枪法中的五套,分别是《五勾枪》《五分枪》《子母枪》《霸王望帝枪》《抽屉枪》(剩下两套为《梨花鬼乱枪》跟《五虎断魂枪》,适合女子修习)。隋唐演义里的第一绝。跨下马掌中枪,是

  • 历史就是这么荒唐!历史学者称岳飞长的像演员岳云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经历2022年的沉寂后,电影市场在2023年春节迎来回暖,各路大片强势来袭!《流浪地球2》、《无名》、《满江红》、《深海》、《交换人生》、《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熊出没·伴我熊芯》等7部电影均已定档春节,覆盖喜剧、科幻、悬疑、体育、动画等多种类型。只不过《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眼看情况不妙,

  • 陕西发掘唐代公主墓,挖掘时发现盗墓贼无耻行径,专家:禽兽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对坟墓的保护这一方面也有着相当明确的法律法规,可是法律法规的保护对于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还是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就在1986年间,陕西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地方,就有一个被盗的陵墓被发掘。就在当时村民们发现这个盗洞之后,就联系了当地的文物保护相关部门。在收到村民们的相关

  • 谁才是玄武门之变真正主谋?我们都被史书骗了,这个细节透露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玄武门之变简介,决战玄武门大结局,玄武门之变42集免费观看

    然而,随着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一些问题:玄武门之变是谁发起的?为什么唐高祖立为太子两个月,李渊就退位了?据大多数史料记载,由于李世民在灭隋兴唐大业中表现出极大的天赋,超越了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直在谋划要杀李建成。而李世民选择了先出手。所以,玄武门交流是李世民自卫的最

  • 资治通鉴1:继承人才德哪个更重要?智氏错误选择错失四国分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行为逻辑,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久而久之,那你面临任何困境、挫折、纠结,都能不慌乱、不怕事,从容应对。亲

  • 宝物藏心 高贵典雅 觅之难得 武昌红巷美术馆 宋代定窑双龙衔耳刻花盘口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定窑白瓷的美是独特的,尤其是当它出自于宋人的手里时,那一种委婉与秀美就更加了不得了。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曾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宋人成就了五大窑口,宋人的审美成就了中国传统历史上古董瓷器的最高巅峰。现在

  • 课本没有讲,大家伙理不清,五胡十六国到底有多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五胡乱华 十六国期间,在二十四史中的晋书部分叙述剩下的就是资治通鉴里面有一些,没有像其他朝代单独成书,所以我们理一理,从成汉建立(公元304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公元439年)这中间100多年的历史,本文用编年体的形式为大家理一下!首先五胡是指匈奴、羌、鲜卑、氐,羯十六国属于北方政权比较强大的十

  • 隋文帝杨坚的5个儿子都是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长子,废太子杨勇杨勇具体哪一年出生的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北周时期,他曾因为祖父杨忠的功劳被封为博安侯。杨坚掌权后,立杨勇为世子,并拜为大将军、左司卫,封长宁郡公。大象二年(580年),杨勇被封为上柱国、大司马,领内史御正,管理宫禁防卫。公元581年,杨坚逼迫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于自己,建立隋

  • 《资治通鉴》:被人推崇备至,为什么值得每个人反复研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1、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境、麻烦,都能在其中找到案例,读之可悟出解决之道。大家常说,我懂得了这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实际上咱们往往都是空有理论,却经历太少,并不能真的融会贯通成自己的生活智慧。毕竟现实的情况千变万化,你必须要有案例,历史就提供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案例。有了案例之后,才知道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