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不输武人

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不输武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541 更新时间:2024/1/26 9:50:41

他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兵权,并为了确保将领不能拥兵自重,开创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帅”的局面,将权分离,这导致了宋朝军事实力的衰弱。武人在战场上输多胜少,而文人误起国来也不遑多让。一门三苏的佳话流传至今,苏辙和父亲、哥哥在文学上有着高深的造诣,但是他的一篇雄文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一门三苏

苏洵是很多人口中的励志榜样,他年少不喜学习,后来在父亲去世之后才发奋读书,那时他已经31岁了。虽然起步很晚,但是苏洵凭借着好学之心积累起了深厚的学识,并把这些知识对儿子苏轼和苏辙倾囊相授。

苏洵没有能取得功名,不过他悉心培养的两个儿子都很争气。嘉佑二年,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兄弟一同及第,引起了轰动。不过噩耗传来,兄弟俩的母亲在乡里去世了,他们就和父亲一起回乡奔丧。

丧期已满,苏辙在嘉佑六年参加了殿试,苏辙言语十分大胆,对于朝廷之事直言利弊,议论激切。交上试卷之后,苏辙自己都觉得用力过猛,很可能会被黜落。针对他文章的评级,考官们之间也没能统一意见,幸好当时在位的仁宗是个有着容人之量的皇帝,没有因他的直言而生气,苏辙也是因此被保留资格。

新旧法之争

从苏辙殿试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勇于坚持自己观点,直言不讳的个性,在日后的官场生涯中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这一性格。王安石推行新法期间,就《青苗书》争取苏辙的意见,让他尽管说出其中不便之处。

苏辙也就不客气了,直接说把政府的钱贷给百姓,用意是好的,可是百姓极有可能逾期也还不上,反而要受到官府责骂,而自己支持采用常平仓法来管理民生。

作为“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典故的原型,王安石也没有生气,而是认为苏辙的话也有道理,自己需要再思考思考。王安石这话也不是场面话,他是真的有在好好反思自己的政策,这之后的一个月里他都没有再贸然谈起青苗法了。

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和王安石意见一致,上奏请求在陕西转运司先试行青苗法,得到批准。这使苏辙很不满意,他本来就不看好青苗法,就写信给王安石,告诉他这是行不通的。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终于激起了王安石的怒气,他一怒之下要给苏辙判罪,遭到了陈升之的劝阻。不过,苏辙在熙宁二年八月还是被贬了,被外放成了河南府留守推官。

此后,苏辙四处辗转,却难以再受到重用,因为当时支持新法的新党势头正盛。他的哥哥苏轼也和他境遇相同,两兄弟在熙宁十年时,于澶濮重逢,一同在徐州聚了一百来天。兄弟俩叙旧情伤际遇,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元丰二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再次受到贬谪,苏辙上书为兄长求情,也被牵连受贬,五年不得升调。

一篇雄文

宋神宗去世之后,即位的宋哲宗年仅10岁,不足以亲政,于是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这位高太后是属意旧法的,于是旧党的春天就来了。高太后起用了旧党的司马光和吕伯著为相,苏辙也被召回做了秘书省校书郎。

这也被成为元祐更化,新旧党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高太后在元祐八年去世,宋哲宗也到了年龄,就开始亲征。宋哲宗十分崇拜自己的父亲,在政治观点上也向父亲宋神宗贴近,支持新法,于是新党重新得势。

亲政之后,宋哲宗改年号为绍圣,在绍圣元年,苏辙上书,表达了自己对哲总恢复新法的反对。根据记载他在奏折里把哲宗亲政之前,高太后对旧党的支持都说成了是哲宗的主张,还肯定了元祐更化的正确性。哲宗因为曾被高太后架空,一直不喜自己这个祖母,苏辙的这段话已经是触了霉头了。

苏辙后面还讲述了汉武帝四处征战,耗尽天下财力,几乎引起大乱,后来汉昭帝任用霍光,才兴利除弊,重安天下。他引用这个典故是为了借古讽今,在他口中,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就是汉武帝,新法的危害就和汉武帝的苛政一样。而他希望哲宗能像汉昭帝一样,任用像霍光一样的旧党人物,废除新政,与民生息。

苏辙的这篇雄文,宋哲宗是越看越生气,难以忍受苏辙的颠倒黑白。幸好虽然宋哲宗没有宋仁宗的好脾气,但是宋朝看重文臣,禁止杀文臣,所以苏辙没有性命之忧,只是被贬谪了。苏辙先是被贬到了汝州,在那里还干了一些实事,宋哲宗还是不解气,几个月后又把他贬到了袁州。苏辙还没来得及上任,又是一纸贬令,让他去筠州。

苏辙的这篇雄文的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法的实行,不利于大宋的复兴,可以看出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但是说他凭借这篇文章就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也有些言过其实。因为王安石的变法的确有着复兴大宋的可能,但是其失败也是必然的。

小结:

变法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不只是旧党的阻拦,还有着很多深层次的原因。王安石变法本质和洋务运动一样,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而采取的非常手段,但是他们并不打算推翻造成政治危机的封建制度本身,只能治标不治本。王安石变法中的很多政策,就是现在看也比较超前,这在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制度之下,是难以实现的。而且,新法中的有些政策虽然好,但是在执行中却没能得到落实,甚至用意被曲解,于是适得其反,扰乱了人民的生活。

更多文章

  • 乾隆刚死,一老头颤巍巍出现在朝堂,和珅仰天长叹:死期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相信大家肯定都听说过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和珅倒台了,嘉庆皇帝就能吃饱了。说的是清朝大贪官和珅的事情,说起和珅,大家肯定是对他十分的了解,是清朝有名的贪官。但是下场却是那么的凄凉悲惨。乾隆皇帝驾崩没多久,儿子嘉庆继任成为清朝的新一位皇帝,这个嘉庆帝上任后没干别的,搞了一件惊天

  • 苏辙也被贬,怎么捞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苏辙连坐,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宋哲宗即位,次年,改元元祐。 高太后临朝听政,苏轼被起复,三个月间坐火箭一样,升到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高位。苏辙也被起复,进京任右司谏。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次年改元绍圣。新党上台,一肚皮不合时宜的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

  • 清朝颁布剃发令,那剃发之前汉人都是什么发型?你可能真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汉族人在年轻时和我们现代人一样是可以剃头发的。但是男人到了二十岁,女人到了十五岁之后,就不允许再剃头发了。男人到了二十岁,就到了弱冠之年,就可以开始做官了,需要进行加冠礼,表示自己已经成年了。女人则到了十五岁就可以嫁人了。当然并不一定要等到二十或者十五岁,有的人提前就给自己进行了加冠之礼。但

  • 如果让石达开做统帅,太平天国的北伐大军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石达开如果北伐会胜吗,石达开安顺场兵败真相,太平天国石达开之死

    如果石达开做统帅,恐怕会一败涂地,连惨败都算不上。因为从决定北伐的那一天起,就是错误的,洪秀全等人攻占金陵前,形势一片大好,但定都金陵以后,整个太平军内部的矛盾开始突显。第一,内部将领异见分歧较大:在太平天国内部,分男女营,天王以上级别尽享荣华,下面的中坚将领却过的清汤寡水,甚至倍受约束。对于一个构

  • 贵州发现吴三桂后人,防止追杀口传族谱,陈圆圆墓改姓“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圆圆给吴三桂生了几个孩子,吴三桂后人今何在,吴三桂与陈圆圆故事

    。。。最令人感到心狠手辣的是,他更是自作主张灭掉了已经偏安一隅的南明政权——永历小朝廷;因为清朝的统治政策,吴三桂不断被排出政治中心,他再次起兵反清,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宣布即皇帝位,国号大周,年号“昭武”。。。最终不敌清军,郁郁病死。。。埋在云南昆明!昆明被清军攻破后,最重要的是寻找吴三桂坟墓,开

  • 此人比乾隆还要长寿,熬死九位皇帝,活过百岁,陵墓至今未被发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公元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在执政期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

  • 清朝一宫女,侥幸爬上龙床生下皇长子,比皇后得宠,封号令人不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今天讲的也是一个没有身份地位的宫女,她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和强大的背景,可是前期却像开了外挂一样走上了人生巅峰。侥幸爬上龙床生下皇长子,她为皇上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连皇后都没有她那么得宠爱,可是到了后期就像是霉星附体一样,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顺治的皇位是他的母亲孝庄从权倾朝野的大臣手中抢过来的,这

  • 和珅虽然贪,但他做过的一件事,却警醒世人,令忠臣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和珅虽然贪,但作为一个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官油子,他有着十分敏锐的政治眼光,一眼能看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同时作为一个曾经有着真才实学的好学青年,和珅也明白如何可行的解决问题。所以和珅虽然贪,但他却不是一个只知道贪财的人,而是一个有想法、有能力的贪官。而且和珅曾经做过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做得让

  • 清朝宫女离宫时25岁,都会有这种病,所以流浪汉也不碰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总在电视上看过很多清宫戏,除去我们熟悉的皇帝,阿哥,格格,出现在我们眼前,最多的那就是宫女太监了。在这里,我们要来说说这些宫女的命运。根据是清朝史书上记载,皇宫每年都会从良家收取很多长相貌美的花样少女进宫做宫女。一般来说,这些宫女差不多都是十四五岁进宫,除了那些运气好的被皇帝看上,选做妃子佳人的

  • 慈禧在上厕所时,竟要用宫女的嘴来伺候自己,简直太无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每一天都让宫女洗脚吗,慈禧太后惩罚宫女电视剧片段,慈禧打宫女视频

    平常百姓上的厕所叫做茅厕,慈禧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将自己用的厕所起名叫“五谷轮回之所”,不光名字听起来高雅,而且上厕所用的纸也是上等的宣纸。但是就算纸的质量再好,也用着不舒服,因为太硬了,这可愁坏了慈禧太后,于是命人寻找能让纸变软的方法,始终没有好办法。后来经过太监李莲英的推荐,慈禧想到了一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