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于端午的孟尝君和宋徽宗:一个差点被遗弃,一个改了自己的生日

生于端午的孟尝君和宋徽宗:一个差点被遗弃,一个改了自己的生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19 更新时间:2024/1/23 16:54:50

我们上学时学过的“鸡鸣狗盗”、“狡兔三窟”等成语故事,都与孟尝君有关。

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长期担任齐国国相;然而,尽管家世显赫,孟尝君的童年却颇为不幸,甚至刚出生就要被他的父亲抛弃。

[var1]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出生后他父亲田婴就对他母亲说:“不要养活这个孩子。”但他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下来。

孟尝君的母亲是田婴不受宠的小妾,含辛茹苦终于把他养大。这才带他去见田婴。

田婴一见,生气地对他母亲说:“我当时就叫你扔掉这个孩子,为什么你要把他养活下来!”

这时田文过去叩了个头,替他母亲回答说:“你为什么不让养活五月出生的孩子呢?”

田婴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到像门口那样高时,就会对他的父母不利。”

田文说:“一个人的命运好坏,是决定于老天爷呢,还是决定于门口呢?”

田婴答不上来,田文又说:“如果是决定于老天爷,那你还操什么心呢?如果是决定于门口,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门口修得高高的,谁还能长得和门口一样高呢?”

田婴无言以对。

迷信都是站不住脚的。少年孟尝君为自己的生存权利辩护,成为《孟尝君列传》最精彩的地方之一。

[var1]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

《史记》此处的记载,也反映了古时人们对端午的一种观念——

从很早起,人们就普遍认为五月是恶月,重五之日更是恶日。农历五月五日所生的孩子,也被看作是不祥之兆,多被父母遗弃不养。

例如,东汉应劭编著的民俗著作《风俗通义·佚文》云:“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王充《论衡·四讳》也记当时风俗云:“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已举之,父母祸死”。

(“举”,是古代为初生儿举行的一种洗沐礼,通常即用为“养育”之义。)

[var1]

古代民间有端午“挂钟馗”的习俗,用于镇邪

除了孟尝君,见于古代文献的,因生于五月初五而差点被父母弃养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据《西京杂记》载,后来成为西汉权臣的王凤,因为是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欲不举,曰:‘俗谚举五日子,长及户则自害,不则害其父母。’其叔父曰:‘昔田文以此日生,后为孟尝君。以古事推之,非不祥也。’遂举之。”

还有东汉重臣胡广,历事六朝,史称“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但据《世说》载:“胡广本姓黄,五月五日生,父母恶之,置瓮中,投于江。”幸得人施救收养才活了下来。

[var1]

宋徽宗赵佶

对于这种民俗,甚至连贵为天子的宋徽宗也十分在意。

据《癸辛杂识》记载:“宋徽宗以五月五日生,以俗忌,因改作十月十日为天宁节。”

北宋各位皇帝的生日,都会被定为官方节日。比如宋太祖的生日是长春节,太宗的是寿宁节,真宗的是承天节,等等。而宋徽宗的是天宁节。

因为忌讳生于端午,宋徽宗竟连自己的生日都改了。

[var1]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生人会妨害父母

之所以古代会形成这样的风俗,有学者分析认为,这既有气候、环境的原因,如端午时节正逢酷暑,孕妇备受煎熬,而且也正是毒虫横行、疫病流行的时候。

同时也有观念上、认识上的原因,如在古人看来,在五月这样恶劣环境下出生还能很好地活下来的孩子,属于“命硬”,古人认为命硬会克亲。

当然,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无疑是一种迷信、愚昧的观念。不管有多少理由,抛弃婴儿总归是残忍的。这种风俗到后世渐渐就被人们扬弃了。

-完-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哪一点超越了曹操、司马懿?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明代学者胡居仁就曾指出:“诸葛孔明、司马懿智勇相等。”但为什么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而不是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哪一点超越了曹操、司马懿?这要从“根”说起。蜀汉集团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比之魏吴,确实更符合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标杆的“汉才”的伸展。不管是刘备之用人,还是诸葛亮的运筹帷幄,

  • 赵王武臣:戏剧登场,却因姐姐的一场闹剧无辜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武臣,出生年月不详,陈地(今河南淮阳)人。他人生的前半段就像这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可谓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确实,在那个秦始皇睥睨天下的时代,就连曾经不可一世的六国诸侯也一一低下了自己高昂的头颅、俯首称臣,更别说是武臣这样的普通人,也许他自己都没有幻想过自己日后可以飞黄腾达、割据一方。01正所谓时势造英

  • 战功显赫的卫青家族到底做了什么被汉武帝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为啥要杀卫青,汉武帝姐姐嫁卫青,汉武帝卫青背景音乐

    其实,卫青家族的破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卫青家族权势太大,汉武帝心生忌惮。其实汉武帝是一位权利欲很强、独裁心很重的皇帝,卫青家族的权势严重影响了他的统治,为了加强自己皇权、限制外戚权利防止外戚干政的局面,汉武帝不得不想方设法打压卫青家族。另一个原因就是宫廷斗争失败的结果,这也是最直接的原因。钩戈宫赵

  • 历史上韩信之死到底冤不冤?看完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获罪韩信前期发展并不顺利,生活窘迫却不愿平凡劳作,唯独喜爱研究战略战术以及军事部属,在生活上没饭吃的情况下还在对兵书兵法进行研究,他在军事上的痴迷是值得肯定的。后来他经由钟离昧的推荐加入了项羽军营,也多次向项羽推荐战术兵法,但没有得到项羽的垂涎重视,后经由萧何的引荐,背弃项羽投靠了刘邦。韩信是有

  • 贯高刺杀刘邦失败被捕,为赵王洗刷罪名后自杀谢罪,刘邦都被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贯高为何杀刘邦,贯高简介,贯高刺杀汉高祖的故事

    //i1.go2yd.com/image.php?url=0VMD795aqf众人便知,此谋一泄,肯定生不如死,不如死个痛快。于是,参与刺杀的赵午等十余杀手准备自刎,以免生被凌辱。就在这时,只见贯高对赵午一声大喝:“一帮饭桶!就知道自刎。如果你们全都死光了,谁来替赵王洗刷清白?”赵午一愣,恍然大悟。

  • 曹操如果同意华佗进行开颅手术,结果会如何?只会有一种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华佗,作为一名中国人恐怕都不会陌生。他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约是公元前145年生人。古往今来备受人们的爱戴。同时他又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少年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布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他一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医术全面的他,尤其擅长外科,精通手术,并且精通内、妇

  • 秦始皇为什么能灭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始皇灭六国,先后采取了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的灭六国策略。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从此,建立了大秦帝国——开启了中国封建制王朝。当然,秦始皇灭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统一中国,结束战国局面。[var1]那么,

  • 最虚伪的四大历史名人,刘备仅排第二,第一名一心做官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排名第四位的朱熹,他极度宣扬理学,口中不停的说着女人要三从和四德,而且还在外作出一个热衷于理学并且对待自己很严格的人,但是大家知道他的真面目吗?他随意更改自己眼中的理学的定义,想做什么就将理学定义变成什么样子。他的弟弟死去之后,他让自己的弟媳赶紧改嫁因此好想办法占据自己弟弟的财产。但是当他朋友的妹妹

  • 蜀汉后主刘禅真昏庸无能吗?此人却将他和春秋第一霸主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李密大家也许不会陌生,他便是高中课本上《陈情表》的作者,他的《陈情表》情感诚恳真切是高考必背的名篇。正如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他曾经是刘禅的侍从官,对于刘禅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据说晋武帝司马炎收到《陈情表》之后,非常感动,便派当时的司空张华前往李密家中了解情况。[var

  • 3本历史小说,主角凭着秦朝的军功制度,一步步封侯拜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历史小说排行榜,古代小说中的国公侯爷封号名称,大秦开局册封镇国将军

    一、《秦功》 作者:下雨我带刀短评:架空历史,背景为春秋战国,主角魂穿秦朝的寒门子弟,借用贵族的姓氏从军功起家,在秦朝建立不朽传奇的故事。也是白起之后白氏后裔的崛起。男主角的金手指是能够看到灵魂并与其交流。后来代替一个被刺杀的士族的身份去到秦国白家,又利用白家的背景身份进入到秦军。凭着秦朝的军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