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汉字看夏朝国号的来源,这4种观点均有理有据

从汉字看夏朝国号的来源,这4种观点均有理有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85 更新时间:2024/1/22 5:34:12

我们都知道,“夏”字在现代汉语中是季节的称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以出生时辰取名的习俗。比如在夏季出生的人,往往被取名“夏生”。据此推理,夏朝的国号是否意味着,夏朝建国于4千年的某个夏季呢?我们通过古文献的记载,看看古代历法中的季节是何时起源的。

最早记载夏季的古文献是《诗经》,其中有一篇《小雅·四月》记载“四月维夏,六月徂暑”。意思是说每年四月开始进入夏季,六月时天气已经逐渐炎热。据众多专家学者的考证,《诗经》的成书年代不早于西周中期,距离夏朝至少还有600年以上。因此,并不能证明夏朝是否存在季节。

我国还有一部神秘的古籍《夏小正》,据说是夏朝时期制定的农业历法。其古拙的文字表述方法,比商朝的甲骨文更加晦涩难懂。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虽然学术界对《夏小正》的成书年代仍有争议,但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这本书最晚在春秋时期已经存在了。

我国历史学家发现,虽然《夏小正》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按照每月的气候和星象确定农业生产内容,但还没有出现季节的划分。即使《夏小正》真的是夏朝历法,也意味着夏朝还没有出现四季。因此,夏朝的国号与夏季有关的假说是不成立的。

于是,我国考古学、历史学和文字学等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学术角度开展研究,试图揭开夏朝国号起源的历史之谜。其中,以下4种学术观点最具代表性,让我们来看看哪一种观点更有道理。

一、夏朝的“夏”是牙齿的“牙”

坚持这种观点的文字学家认为,“夏”字和“牙”字在古汉语中读音非常相似,或许在更早的夏商时期,两个字的读音是相同的。在古汉语中,有一种假借字的表述方式。比如在孔子《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和“乐”就是假借字。在古文献中,有多处将“夏”和“牙”交换使用的例子,证明两个字确实有某种相通的含义。但究竟取得是哪种含义,至今还没有准确答案。

二、夏朝的“夏”是蝉

在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中,夏朝的“夏”字已经与现代基本相同。从它的字形来分析,确实与蝉的形象很吻合。蝉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季节昆虫,具有“立夏而生,立秋而伏”和“周而复始”的特征。也许夏朝人正是了解蝉的生活习性,才以它出现的时间区分夏季。

另外,考古学家在许多商朝文物上,发现蝉的元素普遍存在。比如国宝级文物后母戊鼎上,以及最精美的青铜器四羊方尊上,都发现了蝉纹装饰。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中,也曾经出土了2只完整的玉蝉。由此可见,蝉作为一种图腾崇拜,在商朝以前就已经很流行了。或许商朝人就是从夏朝人手中,继承了对蝉的崇拜传统。

三、夏朝的“夏”是猴的象形字

许多考古学家认为,夏朝是由原始部落到王朝时代的过渡阶段,“夏”字极有可能来源于动物图腾崇拜。如果将西周金文中的“夏”字,与商朝的甲骨文进行类比,字形上最接近的就是“猴”字。猴是一种灵长类动物,有聪明、灵活的特征,并且与人类的形象接近,作为夏朝的图腾崇拜尚可理解。但是,甲骨文中“猴”字就有十几种写法,有的像“夏”字,有的则不像。因此,这种观点仍然需要谨慎考证。

四、夏朝的“夏”指中原

传说夏朝先祖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将当时所统治的区域划分为九州,又称九夏。后来,还了衍生出“诸夏”、“方夏”等许多名词,比如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在《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一诗中写道:“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这里的“夏”字,意思是中原以及四面八方的广大土地,已经由中原的专用代名词,演变为“广大”的意思。

后来,大禹的儿子打败伯益,建立了“家天下”的王朝。启以“夏”为国号,意为“九夏之主”。他的族群也开始被称为夏后氏,也就是后来的夏朝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靠什么制衡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到公元前722年春秋元年,这段时间就是周平王在位期间。可是在历史上,关于这段历史的资料少之又少,可能是因为周天子的王位来路不正,所以春秋各国的史官都不约而同地为尊者讳为长者隐。同时也是因为这段历史里,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国际新闻发生。它不像春秋历史那样,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 老谋子:超我状态下姜子牙注定不会给自己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剧中的姜子牙姜子牙亦作姜尚,字子牙,别号飞熊,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后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

  • 西周古国——散国,大散关由它而来,“暗渡陈仓”曾在这里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散关村简介,西周庸国的历史,大散关图片大全

    提起大散关,相信谁都听说过“暗渡陈仓”这个成语,《三十六计》之一,秦末楚汉争霸,韩信故意明修栈道以迷惑对方,暗中却绕道奔袭陈仓,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成为军事上的一大经典案例,被后世反复防效。这里所说的陈仓古道就在大散关的西南方向。关于散国的首封君,传世文献中未有记载,据推测跟西周姜尚齐名的散宜生有关

  • 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古代地图,从夏朝到明清,有多少是客观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国人对于不同对中国的地图是如何绘制的都很感兴趣,除了日本、韩国画过不同时期的中国历史地图,还有许多国家绘制过不同皇帝在位时的清朝地图,其中的变化可谓是天差地别,例如清朝皇太极与乾隆时期,中国的版图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日本对中国清朝各个统治时期的地图绘制中,常常会别有用心地把争议地区库尔

  • 王朝享国之谜:为何周朝享国800年,而秦之后的王朝基本难过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明白一个史实错误:我们知道周朝从前1046年到前256年,一共790年,哪里存活了800年?而且周朝真正算作一个王朝的时间是西周,即前1046年到前771年,共275年。从前770年开始的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根本就不能算作一个王朝,只能算作一个动荡时期。所以周朝的国祚也没有超过300年。如果

  • 是否夏朝真的存在过?夏之前又是什么朝代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朝以前是什么朝代,中国夏朝后面的朝代,夏朝以后是哪几个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但是夏朝之前的历史却翻遍史书也找不到。《史记》也是从夏朝开始记载的,人们称夏朝之前为远古时期,有过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最早的圣人,为我们民族的发展作了很大的贡献。夏朝是第一个开启“家天下”的朝代,也是第一个世袭的朝代。史书上记载

  • 封侯于南阳的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姜太公姓姜,名望,字子牙,冀州(今河北省冀县)人。他是炎帝的后代,其祖先曾在舜做过大官,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姜,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市西,立有碑证),称吕侯。所以又把他叫做吕尚或吕望,也有人喜欢称为姜子牙。姜太公是一位很有学识和才华的人,但在商纣统治下却无法施展。直到六十七岁了,还找不到一个施

  • 姓姜的美女,何以成为周朝最受追捧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炎指炎帝,据说生于姜水,故姓姜;黄指黄帝,据说生于姬水,故姓姬。史书记载,炎帝与黄帝同源,皆为“少典之子”,姬姜二族比邻而居,关系密切,互通婚姻;同时,他们之间又爆发过战争,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又打败了蚩尤族,从而成为天下的共主。据《史记》记载,周人是黄帝的后裔,姓姬。其始祖后

  • 三国猛将排行,最厉害的是赵云还是吕布?网友:马超笑而不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大战马超大结局,三国十大猛将赵云第一,赵云与马超的神级组合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赵云,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赵云本是公孙瓒手下大将,期间认识了刘备,离开公孙瓒七年之后才追随刘备,一跟就是30年,三十年间,赵云大小战役无数,更是取得了骄人战国,战功赫赫,位列蜀国五虎上将。《三国演义》中,赵云更是武力值报表,初登场即和河北名将

  • 商朝时期皖北一带神秘消失的攸国,据考证逃亡海外建立了玛雅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认为印第安人是殷商的后裔,就是因为玛雅文明与中华文明有很多相近之处。迄今为止的很多考古发现也都印证了殷商东渡这个猜想。在印第安原始文明中,有着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的图腾崇拜,印第安人的羽蛇图腾和中华先民的龙图腾十分相似,印第安文字也与甲骨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羽蛇神除此之外,太极图、文字符号、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