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要弄清晁盖除了朝廷那些奸臣污吏之外,在梁山上最痛恨谁,这个最痛恨的人,他是绝对不会让对方做接班人的。
有一个事实:梁山上是有斗争的,而且这个斗争还非常之激烈。
这个斗争的两头,一方是晁盖,另一方,就是宋江。
所以,晁盖眼里的接班人,肯定不是宋江。
毋庸讳言,宋江上山,就是奔着这头把交椅去的。
我们知道,宋江上山,是因为杀了老婆,又在浔阳楼题写反诗题写反诗,结果被处死罪,即将问斩,是晁盖带领众兄弟,拼死将他救上了梁山。
宋江争位,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就是架空晁盖。
虽然宋江最终落草,最开始的原因也是因为私放晁盖、吴用等人,是有功于梁山的,但这个功劳立足尚可,但要做大哥、坐头把交椅,还略嫌不足。
但是,宋江到梁山之后的一系列表现,却处处体现了出头争位,他真的想当大哥。
当时,有2个人是铁心帮宋江的,一个是吴用,一个是李逵。作为军师的吴用,自宋江上山以后,就唯宋江之命是从。凡宋江要办的事,他都拥护,凡宋江反对做的,他都反对,即使晁盖的主张。
李逵更是赤胆忠心,李逵常说:
“哥哥剐我也不怨,杀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
吴用在暗处为宋江使劲,李逵在明处为宋江撑腰,其他众好汉,大都随吴用和李逵调排,宋江在梁山上因此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第二步,逼死了晁盖。
为什么说是宋江逼死了晁盖呢?因为宋江到了梁山之后,异常积极,一连领头打了智取高唐州、大破连环马、三打祝家庄、聚义打青州、大闹华山、芒肠山降魔等六场战役,而且“阵阵不离穆桂英”。为什么这样积极?急于建功嘛。建功干吗?争头把交椅嘛。
而且,六场战役,没一场是晁盖安排他的,次次都是自己主动,为此,晁盖以“连次多遍下山”暗示他太过了,但他毫不在意,甚至用“这个是兄弟的事”去回敬晁盖,这就真有点过了,气得晁盖点起五千兵马就去打曾头市,但即便如此,宋江还只让晁盖带了林冲、呼延灼等有勇无谋的头领,那些吴用、公孙胜等军师们,宋江一个也没让他们一起,注定了晁盖的失败。
所以,晁盖中毒箭身亡,宋江难辞其咎。
第三步。借力上位。
他借的什么力?铁哥们。他的铁哥们,无非吴用、李逵、武松、刘唐、鲁智深等。晁盖临终设置了一个宋江上位的难题,遗言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后来,是卢俊义活捉了射杀晁盖的史文恭。
然而,后来推举梁山泊主时,吴用给那些铁哥们频递眼色,于是,在他们的叫嚣之下,吓得卢俊义只得连连推辞。此时,宋江又使一计,本来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按晁盖遗言,接班人自然是卢俊义,根本不用争,但宋江太狡猾,竟然避开晁盖遗言,而无中生有来个和卢俊义分别进攻东平府、东昌府,谁胜谁接班。
卢俊义早就没打算和宋江争了,位子本来是自己的,何须争?宋江既然要争,那你争好了。卢俊义深知此中深意,所以“提兵临境,一连十日,不出厮杀”,让你美梦成真。所以,宋江上位还一个原因,就是卢俊义的谦让,将位子拱手相让了。
晁盖死前遗言:
“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这一方面说明他有意不让宋江当接班人,因为宋江就是拼了老命也不可能捉得了史文恭的,另一方面,说明他心里是有接班人选的。这个人,可能不是一个,是几个可能捉得到史文恭的人,一个可能是林冲,论品德和武功,林冲是合适人选;另一个可能是卢俊义,论人望、品格和武功,卢俊义也是特别合适的。
晁盖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替梁山的将来着想,因为在他心目中,是万分不想让宋江上位的,因为他知道,以宋江表里不一和贪婪的性格,他一上位,只会把梁山带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