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地摊经济为何发达?5大规范保驾护航,仅都城就有商铺6400家

宋朝地摊经济为何发达?5大规范保驾护航,仅都城就有商铺6400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528 更新时间:2024/1/14 15:39:56

朝的地摊经济

西方史学界对宋朝评价颇高。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写道:"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超过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或欧洲的水平。"美国学者罗茨·墨菲在《亚洲史》里写道:"从很多方面看,宋朝是一个崇尚创新,商业繁荣的黄金时代。"据相关数据显示,待至咸平三年,宋朝的GDP总量大约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22.7%左右,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欧洲的人均400美元,这说明宋朝在经济领域达到很高水平。

卖古董的地摊

创作于1100年左右的《清明上河图》更能直观说明这一点。《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观。据说图上有人物500多名,包含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大街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汴京"地摊经济"的发达。仅以汴河桥附近为例,桥上和河岸两边摆地摊做买卖的,可谓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卖粮食的、卖茶水的、卖水果点心的、卖首饰的、算命的、裁剪衣服的、卖酒肴小炒的、卖药的、卖唱的、杂耍的……应有尽有,有些商户直接坐在街边摆个摊子,有些商户则在街边搭一个简易的棚子,棚子摆满商品,可以遮风挡雨,保持卫生,有些则直接撑一把伞,更有挑着担子或推着小车的,可以流动贩卖……其情形与当代的小商贩没有什么两样。北宋和南宋两朝计有300多年历史,它的都城汴京和临安,都是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也是商业中心。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开封城内商铺林立,足有6400多家,百货杂陈,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商业的繁荣可见一斑。

汴河桥上都是地摊

唐朝时10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10多个,宋朝增加到40多个。城市发展催生了更多"生意人",市民的谋生手段无法再依靠农业,经商是必由之路。《水浒传》里的武家2兄弟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小摊贩营业主,连说媒的婆也摆个茶果摊子,招待往来客人,给武大郎通风报信的郓哥儿是个卖梨小贩,依靠贩卖水果的收入养家糊口。能力大的人做大买卖,比如西门庆就有好几家商铺,能力小的人做小卖卖,比如武大郎、郓哥儿等,就摆个流动地摊。

武大郎是流动地摊小贩

那么,宋朝的地摊经济为如此发达?

这5个方面的规范措施,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路边商铺

第一:市易司的建立,对国内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

宋朝对各行各业都制定了标准规范。其中对商业领域也有明确管理机构,这就是市易司的来历。熙宁五年,朝廷设置市易司。主要掌管四时贸易,平衡物价,以及通货财和贷款等业务。市易司设提举官进行管理,随后在京城各个征税场所、杂卖场设置提举市易务,用来对市场进行管理。市易司分为市易上界和市易下界两个机构。市易下界主管发放飞钱券,以方便商人籴买粮食。市易上界主管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以等待时机卖出,目的是为了保持市价稳定。市易司的建立对平衡市场的物价稳定和货物销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收税

2:《市易法》的制定,对保障商业繁荣起到决定作用

有专门管理机构,还要有专业管理办法。这就是《市易法》的出台。熙宁三年,位于边境的陇西设置了市易务,市易务用官钱做本,控制了汉人与边境民族的贸易,每年获利不下1-20万贯钱。但此举遭到朝中大臣不满,认为这是一种垄断行为,如果长此以往会让物价被少数商团垄断,使市场受困。两年后朝廷设立了《市易法》,用来打破垄断,平抑市场秩序和物价。《市易法》是对商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汴京实行成功后,随后推广到宋朝各地,对抑制城市商业豪强兼并和小商业者的经营贸易,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

路边摊

3:市舶司主管海外贸易

宋朝海外贸易很发达。如果说市易司是对国内市场进行规范的话,市舶司就是对海外贸易的规范。两宋300年时间,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密州、杭州、温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用来掌管海外贸易收税,管理海外商人,以及收购海外货物。市舶司是宋朝的海关。市舶司干系重大,因此主要官员都由知府、知州或者通判官兼任。正是由于宋朝大兴海外贸易,所以市舶司专业管理机构的出现,为宋朝海外贸易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4:突破市场交易限制,取消营业时间

宋朝的商业市场主要分为坊与市两部分。坊是唐代划分街区的一种称谓,相当于今日的社区或街道。市相当于区县一级的市场。宋朝商业的聚集地是市。市的地位仅次于镇。大型的市可以升任为镇。当然镇也可以降为市。甚至有些大型的市,还会发展成为商埠。宋朝商业繁荣有2大突破:第1突破了坊与市的界限,也就是说,坊的规模其实都已经达到市的程度,所以很难区分到底哪个是坊,哪个是市。第2就是营业时间限制的取消。在唐代,市场的交易时间都有严格限制,有日中而市,日落而散的说法,晚上极少出现夜市,夜行者会犯禁。但是到宋朝,夜市开始大量出现,并且对夜市的时间限制完全取消,在京城出现了半夜才散的夜市,以及天明才出现的晓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写到汴京的夜市是"日夜经营不休",夜市的摊子刚撤走,早市摆摊的又来了。中国商业领域的"早市"和"夜市"发源于宋朝。对比现代西方世界连什么是"早市"和"夜市"都不清楚,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24小时营业的商业理念和具体行动,放在现代世界商业角度来看,也是非常先进和超前的!

宋朝夜市发达,路边摊兴旺

贸易的繁荣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大量草市、集市、墟市出现。这些小型的市场也称为坊市,或者坊场。农村集市上日用品应有尽有,农村的商品流通到城市,城市的商品流通到农村,对商品和贸易的活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宋庭在市场上进行征税,促进了财富积累!

地摊

5:鼓励民营经济,招商有奖励

宋朝经济、文化、科技发达。但宋朝有3大弱点,就是冗兵、冗官、冗费,对北部边疆战争常常以失败告终,赔付大量岁币,所以,对财富的需求显得十分迫切。无论《市易法》的设立,市舶司的建立,朝廷大力鼓励民间市场经营贸易,甚至不分昼夜进行经营,目的就是促进商业活动,互通商品的有无,增加朝廷财富的积累。宋朝的地摊经济、民营经济发达,除了一般的商业活动朝廷大加鼓励外,对大型的生产商业活动比如纺织、煤炭、开矿、瓷器,朝廷都鼓励民营经济体积极介入,宋瓷非常有名,我们熟知的除了官窑出品外,大量的民窑瓷厂:钧窑、汝窑、定窑、哥窑等,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地。为了促进海外贸易,宋朝特意制定奖励政策,有征召海外商人来华贸易者,一次性奖励10万贯钱!

路边摊

结语

贸易的本质是一种需求。我需要你的物品,你需要我的物品,所以二者之间需要交换,以满足各自需求。随着文明进步,人类的各种需求增加,物品之间的简单交换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运用贵重金属或稀有物质作为媒介的商业活动开始出现,这就是用货币和市场作为交易手段,由单纯的需求上升为利益!因此,商业活动的本质是"需求"与"利益"!

原始社会的交易是以物易物

有"需求"和"利益"作为"第一推动力",商业活动才能繁荣。我们看到,任何遵循商业规律的做法,都会极大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反之则损害市场经济!今天,地摊经济和早市夜市的强势回归,就是回归到商业本质:为了生存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互通商品有无,活跃经济!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句话:"我们做一件事,应该既显得好看,还显得好吃!"也就是说既需要面子,还需要里子!单纯地认为地摊经济是一种低质量的商业活动,可能不会顾及到民生的现实情况;一味地放开地摊经济,采用"大撒把"的方式,可能也不是一种行之久远的管理方法!我们需要在"好看"和"好吃"之间做好平衡。

路边摊侵占街道

宋朝"地摊经济"并非一帆风顺。从《清明上河图》里我们看到,也有很多占道经营者,这是市易司面临的一个难题。当时有关负责人也提议:取消马路边摆地摊的小商贩!但上司认为:老百姓生计不容易,应该允许他们进行多种经营!市易司在考察后,特意在马路边设置了"表木",以防止小商贩越界!有具体办法来疏导、规范,让宋朝的"地摊经济"非常活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运气最差的3位皇帝,一个比一个差,第3位令人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清仁宗嘉庆帝·颙琰,乾隆帝第十五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嘉庆帝是清朝运气最差的皇帝之一,因为他背了清朝由盛转衰的黑锅,所谓的乾隆盛世,其实早已不存在。嘉庆帝从乾隆手里接手的不是康乾盛世,而是一个国库空虚、积弊已久、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所以,清朝从乾隆后期就开始衰落了,但嘉庆对此却无能为力,

  • 新中国成立前的历代最大疆域图:元朝排第一,中华民国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1.夏朝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黄河中下游一带是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都城建于安邑。2.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当时的商国君主商汤经鸣条之战胜利后,灭了夏朝建立起来的国家。商朝国都前期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才稳定定都在殷。3.西周西周是在周武王的率领下灭了商朝建立起来

  • 乾隆给子孙发红包却漏发一人,他问:你要银子何用?次年此人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太监们抬来了满满几大箱银元宝,乾隆帝要发红包了,一个个子孙排起长队领完红包后忙不迭地叩头谢恩,经过一阵忙碌后终于将红包发完,可唯独一个人没有收到红包,此人就是十五阿哥永琰。永琰一脸错愕,却又不敢多问,乾隆帝看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儿子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你要银子何用?”这时欢闹的现场突

  • 令妃为乾隆生下了六个孩子,乾隆却不愿立她为后,原因居然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还珠格格尔泰大战令妃,乾隆的令妃简介,令妃大结局

    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皇帝,同时他的身边也有几个枕边人被世人熟知,一个是孝贤纯皇后,一个是皇后那拉氏,还有一个就是令妃。其实令妃也算作是乾隆的皇后之一,不过这个名头是在令妃死了之后才追封的,那为什么令妃在世的乾隆不愿意给她一个皇后的名头呢?原因下面为大家解读。乾隆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可以说是乾隆

  • 我们收藏比较常见的康熙通宝应该如何选择比较好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通宝十大稀少图片,康熙通宝套子大全,康熙通宝直径对照表

    康熙钱币里面有一种万寿钱,这种钱币是康熙六十大寿时铸造的一种祝寿的钱币,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枚钱币的来源有别的故事,有人说这枚钱币是从罗汉的肚子里面发现的所以就叫做罗汉钱币,康熙罗汉钱的名称就是这样由来的,还有一种是说当时一个将军出去打仗没有钱发军饷,所以用寺庙的佛像熔炼的一种钱币,本来想打完胜仗用三倍

  • 手握重兵,虎踞东南,曾国藩不称帝真是因为恪守儒家臣节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两人除了都是民族主义者外,还一致推崇一个人,那就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曾国藩画像,源自网络曾国藩的著作,一直伴随着蒋公的戎马生涯。教员也曾说过:“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在现实中的表现自不必多说,被人讨论最多的却是他为何不给垂垂老矣的满清王朝穿心一箭,取而代之?01汉人士

  • 嘉庆为何如此着急想杀掉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帝着急杀和珅的主要原因: 嘉庆帝从太子到登基 1975年9月嘉庆被立为皇太子;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禅位,嘉庆当上了皇帝。此时乾隆被还未驾崩,被尊称为太上皇。而嘉庆帝表面是皇上,但实则傀儡,因为朝政实权还在乾隆帝的手上。 嘉庆帝亲政 嘉庆在上位后的前4年,被乾隆帝压得死死的,就算乾隆帝身边的人

  • 【家庭教育微课堂】梁启超的家庭教育——“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有效陪伴当看梁任公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介休市妇联)了解历史的人都对梁启超这个名字很熟悉,他是民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可谓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梁启超还培养出了一个真正的全精英家庭,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传奇。称他为“民国最成功老爸”,可是一点儿都不夸张。今天,我们就从梁启超的家

  • 收复新疆,左宗棠竟然遇到一支部队,孤守塞外10多年,还有数百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这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却有一位清朝的大臣,凭借手中那只千人左右的部队,在新疆立足了脚跟,在187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新疆怎么就成了一块肥肉?以今天的视角来看新疆绝对是一块宝地,土地下不仅埋藏着各种丰富的矿石资源,还拥有天然气石油这种现代工业必不可缺的原材料,同时新疆日照

  • 汪精卫政权的奇葩举动:1943年对英美宣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这个政权没有任何合法性,现在它的称呼是“汪伪政权”,不过当年日本人却把自己扶持的这个傀儡当做中国代表政府,而且更滑稽的是,日本人还把自己占领下的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的租界“还”给了汪伪政府,作为“平等合作”的象征。事实上这完全是一出闹剧,不过日本人和汪精卫却演得是津津乐道。 汉奸汪精卫 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