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还有很多人都在猜想,假如荆轲成功的话,秦灭六国的历史进程会不会改写呢?
电影中《荆轲刺秦王》里有一段经典台词。燕国太子丹扬言哪怕玉石俱焚也要阻止秦始皇发兵灭六国。秦始皇却说:“杀了我,灭六国也会有人做的。”
[var1]
这段虽然是导演虚构的,但很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的没错, 其实就算没了秦始皇,秦国同样会对六国发起战争。因为统一的想法并不全是出自历代秦王的野心,更是秦国“军功-文法吏复合体”的核心利益在做怪。
如果秦始皇被刺杀,秦国高层会怎么做?
在荆轲出使咸阳前,秦将王翦和副将辛胜已经率领数十万灭赵大军驻扎在中山,与燕代联军对峙。
[var1]
燕国太子丹可笑的以为灭六国只是秦始皇一个人的野心,没有底层基础,秦王一死就能结束这场战争。所以,他才派荆轲去行刺秦王。这个判断十分错误,他低估了秦国军功-文法吏复合体的整体稳定性。
就算没有秦始皇,军功-文法吏复合体,这个由秦人与加入秦国的山东士子组成的中坚力量也会推动历史的进程。区别只在于效率与方法。秦始皇的出现可以说是安装了一个加速器,让这台战争机器以更快速的完成各阶层的共同目标。
就算荆轲这次刺秦成功,就算王翦的军队暂时撤退,也只能多苟延残喘几年,却难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大趋势。
[var1]
在秦国历史上其实并不缺乏国君突然去世的突发事件,可以说应对经验十分丰富。
例如,秦武王的意外身亡,年幼的武王的弟弟秦昭王被推上王座,宣太后与穰侯魏冉等大臣联合执政,又让将军司马错、白起共同辅国。秦始皇年幼时恰好也是由上朝元老重臣决策的阶段。有足够的例子可以照搬。
假如嬴政突然去世,大臣们会参考吕不韦、蒙骜、王龁等人辅佐秦始皇的经验,让少年长公子扶苏提前即位。
新君不亲政,国事交于以丞相王绾、将军王翦、廷尉李斯组成的核心的领导班子。以为先王报仇的名义伐灭燕国,率军踏平燕都蓟城。
[var1]
到时候也许这一代秦国君臣无法灭六国、驱匈奴、平百越,但统一战争的基本国策,理论上应该会继续传承到秦统一四海的那一天。
[var1]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