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赵匡胤立下祖宗家法,宋高宗赵构却三次违背“誓碑”杀人

宋太祖赵匡胤立下祖宗家法,宋高宗赵构却三次违背“誓碑”杀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7 更新时间:2024/1/16 12:54:59

宋朝与明朝不同,明朝滥杀臣僚如草芥,而宋朝最讲究尊重士人。

相传赵匡胤曾在太庙留有秘密“誓碑”,非新天子不得阅看。历代北宋君王都严格执行“誓碑”的祖宗之法。

大宋开国一百六十七年后,靖康之难,金人入侵中原,徽宗、钦宗二帝被俘虏去了北国五国城。北宋亡,太庙里的“誓碑”真容才被发现。

古书《避署漫抄》记载:“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清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不知所誓何事。”

“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徽宗第九子、钦宗异母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本没有条件阅看“誓碑”的赵构,是曹勋受徽宗半臂绢书,从燕山逃回来后向他转达的。徽宗告诉赵构:“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

赵构在位三十六年,一直以严格遵守太祖“誓碑”自诩,以宽厚仁慈角色示人,但《宋史·高宗本纪》载,赵构三次违背太祖“誓碑”杀人,其中最震动人心的莫过于杀害岳飞父子之案。

一杀张邦昌

北宋靖康元年,金军第一次围攻汴京, 逼迫宋与其签订城下之盟,时任少宰的张邦昌随同康王赵构前往金军为人质。这段经历使张邦昌与赵构建立起良好的共患难之情。靖康二年初,金军攻破汴京,俘虏废黜了徽宗钦宗。由于张邦昌“亲金”背景,很快就被金人选中,连威胁带诱骗,当上了“大楚”皇帝。

与中国历史上的“伪皇帝”、“儿皇帝”不同,金人要张邦昌做皇帝,他一度想要自杀。当上“皇帝”之后,他不敢登上北宋皇帝的紫宸、垂拱两殿, 将办公地点设在文德殿。他更不敢以帝王自居,下令百官不准朝拜。他还向金人提出了不毁赵氏陵庙、免取金银、存留汴京楼橹、三年内迁都江宁、请金军五天内班师、降号称帝、借金银犒赏等七项要求并获得同意,在有限的范围内为宋朝争取了一些利益。

金人一走,他立马就脱帝袍、去帝号,结束了仅一个多月的皇帝生涯,迎元祐皇后孟氏 (宋哲宗废后) 入居延福宫垂帘听政,还派人向赵构献上了宋朝的受命玉玺以示效忠。

然而,归南宋后,尽管赵构给张邦昌封了官,但朝廷上下倒张的舆论一边倒,特别是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猛烈攻击张邦昌“僣逆之罪”。赵构终于抵挡不住舆论的压力,先是将张邦昌贬往潭州安置,继而又寻了个无聊的小借口将其赐死。

二杀陈东、欧阳沏

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时年仅21岁,专注于应天府行宫中的行欢作乐,对待金人则倚重黄潜善汪伯彦,主张对金屈辱媾岁和。

李纲主张坚决抗金及反对投降活动,却为赵构及汪伯彦、黄潜善所不容。因此,他们蓄意破坏李纲的抗金部署,迫使李纲主政仅七十五天就辞职。

李纲的罢相,遭致了陈东和欧阳澈的上书。陈东指责赵构不该当皇帝,如钦宗回来如何自处?而欧阳沏上书 “语侵宫掖”,涉及宫闱丑闻。

二人被杀后,宋高宗很快后悔,给陈东和欧阳澈赠官,派人祭墓,表达悔过之意。

三杀岳飞、张宪岳云

如果说杀张邦昌、陈东、欧阳沏还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话,那么岳飞先后任宣抚使、枢密副使等高官,按说受太祖“誓碑”的保护,但赵构对岳飞的违约破例,决非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认为非杀不可。

解除岳飞等官高权重的兵柄,赵构已酝酿了好几年。绍兴十年秋,岳飞被迫班师后愤而辞职。此时的岳飞一无兵,二无权,对降金乞和活动既无权干预,对皇帝的宝座也没有威胁。

在赵构的授意下,秦桧唆使万俟卨等人弹劾岳飞。岳飞身陷囹圄,生命垂危,绝食和不自诬是其仅剩的反抗手段。

同为抗金名家的韩世忠曾为岳飞的冤屈愤愤不平,责问秦桧。秦桧回答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三字从此就成了冤狱和冤案的代名词。

后来刑部、大理寺建议“岳飞私罪斩,张宪私罪绞”,“云飞私罪徒”,主张保留岳云的性命,但赵构下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秦桧死后,赵构为很多人恢复了名誉,以示革除弊政,却没有给岳飞平反,把罪责诿诸秦桧,对平反之事始终置之不理。直至孝宗即位,才给岳飞恢复名誉。

此时赵构心中的太祖“誓碑”早已荡然无存。

更多文章

  • 花脚大仙分享:《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8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8花脚大仙“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在杭州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由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策展,以近40年南宋临安城考古发现为主线,组织全国21家文博单位珍藏的青铜器、书画、金银器、陶瓷器共311套(1080件)文物,展示800余年前杭州城

  • 剧评系列|《大明王朝1566》的赵贞吉:唯一和历史原型相反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明王朝1566 赵贞吉,大明王朝1566赵贞吉顶撞嘉靖,大明王朝1566赵贞吉结局好吗

    《大明王朝1566》好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如果哪天版权方把它改名为《大明王朝YYDS》,听过这部剧的人会说声“哦”,看过这部剧的人连“哦”都没有。——这篇小文章只谈剧中的一个人物,还不是什么主要人物,名:赵贞吉。剧中赵贞吉形象为什么对这个人物感兴趣?直接原因是:这个人物被刘和平先生写得和历史原型完

  • 清朝皇贵妃与明朝皇贵妃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也就是所,这些妃子并不能册封为皇后,但是皇帝确实有非常喜爱她们,就让她们作了皇贵妃,作后富之中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但在清朝,在顺治帝册封了童鄂妃为皇贵妃之后,后来的皇帝在想将妃娘继立为中宫的时候一般会先封为皇贵妃,暂时管理后喜,然后再封为皇后。也可以说在清朝,封妃子为皇贵妃,就相当于是在她们成为皇

  • 盘点朱棣的两个老师,一个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却卷入了胡惟庸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手下五大文臣,胡惟庸被朱元璋赐死完整版,胡惟庸个人简介

    朱棣就藩燕京北平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曾经朱元璋为御侮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太子朱标病故后,继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对诸王势大难制深

  • 富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承认宋朝该吃药,但反对吃猛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安石和富弼,富弼,北宋富弼简介

    和韩琦、范仲淹、司马光一样,富弼的人品和能力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必须要肯定的,要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评价富弼这个人。早年他多次辞官,但是在其他人都不敢和契丹使节打交道的时候,富弼挺身而出,他毫不推辞。就说前面一些人提到的出使辽国的例子,他受命出使辽国的时候,一个女儿夭折,后来又有一个儿子出生,他都没有任何

  • 厨娘剖开鱼肚发现玉佩,没想到是宋朝皇帝丢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小康王不由惊慌失措,眼看一场灾难不可避免。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西北大风在峙头洋面忽然刮起,加上峙头洋正好涨潮,海水被长坑嘴外的洋小猫岛一挡,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旋涡。来目北方的金兵不识这里的水性,不知如何应对,木帆船顷刻间被恶浪和漩涡淹没,喂了海里的鱼儿。宋兵未动一兵一卒,大获全胜。战祸平息后,小

  • 秦桧后代要求岳飞后人拆除祖先跪像,说1000年了秦家也该站起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岳飞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精忠报国的事迹至今感动着国人。北宋灭亡之时,他率领岳家军同入侵的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带领的岳家军被敌人高度称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即将胜利之时,愚蠢的宋高宗听信秦桧等人的谗言,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其杀害,至此岳飞秦桧两家结下恩怨。

  • 若不是此人,宋朝可能提前300年灭亡,他靠什么扭转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文/卢哥讲历史此人就是宋朝名相寇准即莱公,这是大致是说,因为寇准的一个决定,宋朝脱离了亡朝之命。故事是这样的,在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大军南下进军北宋,连功数城,与敌人越来越近的距离,使在开封的宋真宗惧怕,召集群臣,最后商议出,南逃,但宰相寇准却力劝其御驾亲征,到澶州前线督战。不知当

  • 广西有座明代墓,墓中出土一件戒指,外国专家看后: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广西明代大将军墓,明代戒指,广西博物馆明代玉带扣

    原来,发掘于广西南部上思县的这座明代古墓,专家们在清理墓坑时,发现了一个“戒指”。这个戒指大小与普通戒指没什么两样,只是样式比较奇怪,是一个现代手表的形状。最令人惊讶的是,专家仔细端详了戒指之后,发现戒指上居然刻有字母“swiss”,也就是说,这居然是块瑞士手表。这个发现让现场专家一脸懵逼,要知道瑞

  • 哥仨都是明朝开国功勋,全从朱元璋的屠刀下逃脱,老三办法最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的功臣有谁逃过朱元璋的屠刀,明朝开国武将有多厉害,盘点明朝开国五虎将谁厉害

    朱元璋早年受尽苦难,打天下时,又经历了无数的尔虞我诈,殊死搏斗,所以他对谁都不信任。称帝后,朱元璋就想办法把一帮子出生入死的兄弟都除去。可是却有三兄弟,却从朱元璋的屠刀下逃脱,最后得以善终。这三兄弟就是巩昌侯郭兴、武定侯郭英、骁骑舍人郭德成。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下面来了解一下吧。老大郭兴从很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