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富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承认宋朝该吃药,但反对吃猛药

富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承认宋朝该吃药,但反对吃猛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28 更新时间:2024/3/5 11:41:36

韩琦范仲淹、司马光一样,富弼的人品和能力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必须要肯定的,要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评价富弼这个人。早年他多次辞官,但是在其他人都不敢和契丹使节打交道的时候,富弼挺身而出,他毫不推辞。就说前面一些人提到的出使辽国的例子,他受命出使辽国的时候,一个女儿夭折,后来又有一个儿子出生,他都没有任何表示。

现在人对富弼的争议比较多的主要就是一点,他早年和范仲淹一起主持了庆历新政,进行改革,只是反对势力太大,改革没多久就失败了,富弼和范仲淹都从执政的位置上被外放,庆历新政也就此夭折了。而到了晚年,王安石主持变法的时候,富弼又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立场,反对变法了。

在现在的人看来,这种前后不一致是有问题的,是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出了问题。但放在当时的语境下来看,其实并非全然如此。哪怕是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富弼和韩琦、司马光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支持改革,但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甚至也包括王安石变法时期反对变法最坚决的文彦博,也是这个态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从人之常情来说,任何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比较倾向于求变,政治上比较激进,而到了晚年,就会趋向保守,更倾向于求稳,怕变化。年轻的时候就在政治上比较激进,到了晚年还是一样激进的,这种人是比较少。而且,从历史上看,一旦出现这种人,多数不怎么靠谱。

再来说庆历新政和熙丰变法的问题。韩琦、富弼和司马光都是坚决支持庆历新政的,但是却都坚决反对王安石主持的熙丰变法。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看来,庆历新政是对现有政治格局的修修补补和调整,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而熙丰变法是外科手术的方式,也就是大拆大建,是颠覆性的。

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到神宗时期都已经是德高望重的三朝老臣的韩琦、富弼、司马光和文彦博这些人,他们当然承认宋朝到了仁宗时期就已经出了问题,必须要改革,但这个改革应当是以稳妥、渐进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像熙丰变法一样对旧制度进行彻底的否定,再来推出新方案。因为后者的风险比前者大的太多了,后者如果失败,是有可能犯颠覆性的错误的。

改革本身是为了求生,而不是为了求死。而且,任何改革都可能出现最好的结果,也可能出现最坏的结果。改革当然都是希望事先最好的结果,但在动改革的时候,也必须事先考虑清楚,如果一旦出现最坏的结果,整个国家是否能够承担。如果不能承担,那么就不如先不改革,或者是先进行局部性的、小规模的改革。

这就好比说,一个人得了重病,两个医生开药,一个医生的药方保守,虽然不能彻底根除疾病,完全治愈,但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伤。另一个医生的方案比较生猛,是下猛药,如果成功就可以彻底治愈,死而复生,但这个药方的另一个可能是治疗失败,本来不吃药还可以活三五个月,这个药吃下去可能就直接死了。

庆历新政就是前一个相对保守的方案,熙丰变法就是后一个比较激进的方案。从我们现在的角度看,当然当时的改革应该更彻底,只有彻底改革才能让宋朝焕发新生命。但在当时的人看来,这是不一定的。

尤其是对韩琦、富弼、司马光、文彦博这些人来说,到了神宗时期,他们都已经是元老重臣,国家无事便罢,如果真的遇到了重大危机,还是要他们这些人出来收拾局面的。所以,与其说他们是反对改革,反对变法,不如说他们是在防止改革直接走向最坏的结果。这也是神宗一边让王安石主持变法,一边又让文彦博、富弼这些人“平章军国重事”的用意所在。

总之,改革作为政治行为,本身也是比较复杂的,改革派里面也有坏人,反对改革的也可能是好人,不要简单化。

更多文章

  • 厨娘剖开鱼肚发现玉佩,没想到是宋朝皇帝丢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小康王不由惊慌失措,眼看一场灾难不可避免。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西北大风在峙头洋面忽然刮起,加上峙头洋正好涨潮,海水被长坑嘴外的洋小猫岛一挡,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旋涡。来目北方的金兵不识这里的水性,不知如何应对,木帆船顷刻间被恶浪和漩涡淹没,喂了海里的鱼儿。宋兵未动一兵一卒,大获全胜。战祸平息后,小

  • 秦桧后代要求岳飞后人拆除祖先跪像,说1000年了秦家也该站起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岳飞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精忠报国的事迹至今感动着国人。北宋灭亡之时,他率领岳家军同入侵的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带领的岳家军被敌人高度称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即将胜利之时,愚蠢的宋高宗听信秦桧等人的谗言,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其杀害,至此岳飞秦桧两家结下恩怨。

  • 若不是此人,宋朝可能提前300年灭亡,他靠什么扭转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文/卢哥讲历史此人就是宋朝名相寇准即莱公,这是大致是说,因为寇准的一个决定,宋朝脱离了亡朝之命。故事是这样的,在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大军南下进军北宋,连功数城,与敌人越来越近的距离,使在开封的宋真宗惧怕,召集群臣,最后商议出,南逃,但宰相寇准却力劝其御驾亲征,到澶州前线督战。不知当

  • 广西有座明代墓,墓中出土一件戒指,外国专家看后: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广西明代大将军墓,明代戒指,广西博物馆明代玉带扣

    原来,发掘于广西南部上思县的这座明代古墓,专家们在清理墓坑时,发现了一个“戒指”。这个戒指大小与普通戒指没什么两样,只是样式比较奇怪,是一个现代手表的形状。最令人惊讶的是,专家仔细端详了戒指之后,发现戒指上居然刻有字母“swiss”,也就是说,这居然是块瑞士手表。这个发现让现场专家一脸懵逼,要知道瑞

  • 哥仨都是明朝开国功勋,全从朱元璋的屠刀下逃脱,老三办法最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的功臣有谁逃过朱元璋的屠刀,明朝开国武将有多厉害,盘点明朝开国五虎将谁厉害

    朱元璋早年受尽苦难,打天下时,又经历了无数的尔虞我诈,殊死搏斗,所以他对谁都不信任。称帝后,朱元璋就想办法把一帮子出生入死的兄弟都除去。可是却有三兄弟,却从朱元璋的屠刀下逃脱,最后得以善终。这三兄弟就是巩昌侯郭兴、武定侯郭英、骁骑舍人郭德成。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下面来了解一下吧。老大郭兴从很早就

  • 刘伯温死前留下1宝贝,明朝皇帝苦找300年,最后被闯王无意中得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姜子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军事谋略、治国安邦之道,辅佐武王伐商建周,创造齐文化,被尊为兵家鼻祖、神上神。三国诸葛亮,助刘备夺荆州、夺益州,观天象借东风火烧赤壁,显露出非凡军事才能跟谋略之智,成为忠臣智将代表。唐朝袁天罡与李淳风,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奉太宗之命推算大唐国运,竟推测到唐以后

  • 秦桧要杀岳飞,如果此人能出面担保,岳飞将免于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当时要除的,并不是只有岳飞,还有韩世忠和张俊,当另外两人都没事,只有岳飞被杀,最关键的因素是宋高宗赵构的出面担保。韩世忠能避免岳飞的厄运,第一是因为他曾为赵构建下特殊的功劳,而岳飞没有;第二是因为岳飞干涉皇帝家事,而韩世忠没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岳飞对皇帝的国策是潜在的威胁,而韩世忠不是。首

  • 北宋名臣梁焘“好贤乐善”,为何晚年连遭贬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鄂州(今湖北武昌)府衙,闲坐无聊的客人忽然发现书桌上有本书。他好奇地翻阅,发现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人名、特长、适合发挥才能的岗位。而很多人现在已经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客人顿时明白这本书是为何取名《荐士录》,钦佩地对主人说:“您精心培育的桃李,如今已枝繁叶茂。可惜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被您举荐的!您也太低调了

  • 李自成死后,手下一猛将投降满清,一月收复一省,却宁死不愿剃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宗敏此人铁匠出生,父亲因交不起租税,被贪官污吏逼得上吊,母亲带着他沿街乞讨,饥寒交迫而死,对大明官员是恨之入骨,李自成交给他“助饷”重任后,刘宗明格外上心,命人连夜赶制5000副特制夹棍,并在门口立了两根柱子,用来行刑,凡是被李宗敏请来的人轻则骨断筋折,重者凌迟处死,恓惶无比!在刘宗敏筹集饷银的过

  • 无论如何,打砸秦桧雕像的行为都是不对的,保持理性态度更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桧跪下的雕像,打秦桧雕像违法吗,秦桧铜像有哪些

    1月29日,在河南省周口市,一位男子拿起铁板暴打秦桧雕像的做法是十分不妥的,也是有失理性的。被工作人员连忙阻止是对的。如果这位男子不停地打下去,这个景区的秦桧雕像就可能造成损坏。如果那样的话,就要视对景区文物造成的损坏程度来进行处罚了。笔者从这一则新闻上看到了很多问题。一是广大市民朋友对秦桧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