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是否真的有实力一统天下?

作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是否真的有实力一统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699 更新时间:2024/1/31 5:31:18

穆之一死宋班师。

赫连拓跋非难取,

天意从来未易知。

这是陆游的一首诗《读史》,表达了对刘裕未能一统天下的惋惜。接下来我们便来回顾一下那段金戈铁马、风起云涌的历史:

桓楚

公元403年,东晋安帝献上国玺,禅位于桓玄。这一年桓玄称帝,国号楚,史称“桓楚”。

应当说,若非刘裕,东晋在这一年就亡了,这一年刘裕40岁。

刘裕在东晋末年崭露头角是在平定孙恩卢循之乱,但真正崛起是在平定桓玄,重建东晋。

公元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桓玄从建康退至江陵,同年兵败被杀,年三十六岁。

公元405年,东晋复国,同年,巴蜀叛乱就,建立谯蜀。

公元407年,刘裕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从此掌东晋朝政大权。

公元410年,刘裕北灭南燕,这一年,刘裕47岁。同年,孙恩卢循之乱彻底平定。

公元412年,刘裕灭荆州割据势力刘毅,这一年,刘裕49岁。

公元413年,刘裕西灭谯蜀,这一年,刘裕50岁。

公元415年,刘裕灭刘毅之后的荆州割据势力司马休之,这一年,刘裕52岁。

至此,自桓玄作乱以来,东晋各大割据势力,全部灭于刘裕之手,南方归为一统。

公元416年,刘裕以以刘穆之任尚书左仆射,内总朝政,外供军粮,亲率大军四路北伐后秦。

公元417年,刘裕却月阵之战大破北魏,解除北魏威胁。同年,后秦姚泓率群臣投降,后秦亡。这一年,刘裕54岁。

这一年,刘穆之病逝,刘裕留次子刘义真守关中,自己统军南归。

公元418年,刘裕授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职,以十郡建“宋国”,受封为宋公,并受九锡殊礼。

同年,关中被夏国赫连勃勃攻破,关中失陷。

公元419年,刘裕晋封宋王,这一年,刘裕56岁。

公元417年的东晋,刘裕距一统天下只剩河北、山西

公元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刘裕称帝,建立宋朝。这一年,刘裕57岁。

公元422年,刘裕病逝于北伐北魏前夕,这一年,刘裕59岁。

以上之所以不厌其烦的罗列刘裕的赫赫战功和当时的年龄,是因为想说明一个史实:

刘裕一统天下的天不假年。

刘裕称帝之时已经57岁,称帝之后不到两年便病逝了,这是刘裕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

那么,如果再给刘裕十年,他能一统天下吗?

可能还是很难!

1、刘裕文有刘穆之,武有檀道济、王镇恶。与刘邦相比,刘穆之堪比萧何,但檀道济、王镇恶却很难与韩信相比。

也就是说,檀道济、王镇恶打仗均在刘裕指挥之下取得,二人均非独当一面的统帅。

比如王镇恶在攻克关中,刘裕南归之后被赫连勃勃所败,后被沈田自击杀。

正是因为刘裕手下并没有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每次战争都是由刘裕统帅,注定他四处奔波而不能在中央掌控大局,若想北伐,南方则不稳,坐镇健康,则无法北伐。

刘裕灭后秦后,刘穆之病逝,刘裕只能南归,否则朝政便会不稳。应当说刘穆之的病逝对刘裕影响很大,从此刘裕再无像萧何一样的固守后方之人。

2、北方虽乱,但北魏拓跋焘已然崛起。

北魏崛起

公元422年,刘裕病逝。

公元423年,拓跋焘即位。

刘裕若能再活十年,必然会与拓跋焘交手,鹿死谁手未可知。

公元430年,拓跋焘灭赫连勃勃的胡夏。

公元436年,拓跋焘灭北燕。

公元439年,拓跋焘灭北凉,一统北方。

因此,即使刘裕趁拓跋焘即位之初,占领河北、山西,恢复秦朝版图,之后面对的必然是正面迎击拓跋焘。

刘裕年事已高,同时后继无人,即使短暂成功,成为另一个西晋的可能性更大。

南北朝开始

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中说: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

陈寅恪先生总结东晋南朝北伐不能成功的原因时说:一是物力南不及北,二为武力南不及北,三是运输困难,四是南人不热心北伐,北人也不热心南人的恢复。

更多文章

  • 为何长平之战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秦军损失两万多人马,被迫转入休整。后又在秦军新任将帅王齕的带领下,再次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这时部分秦军士兵的战靴,已经沾上了赵国都城上的泥土,形势已是万分危急了。就在这紧要关头,应赵国之邀而来的十万楚军、八万魏军突破南线秦军防御,滚滚杀来。城内廉颇趁势组织三千名敢死队

  • “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哪个更乱?共15个王参战,死了14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

  • 将军人物雕塑,蒙骜战国末期秦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 ,享年七十多岁。其子蒙

  • 中国历史上隋朝的皇帝都具有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第一位皇帝发家史,隋朝共有几个皇帝,隋朝皇帝列表大全及名字

    中国历史上,历来朝代更替,皇帝更是轮番上阵,开国皇帝更是数见不鲜。但是和秦朝最相似的那就应该属隋朝了,虽然都是短暂的王朝,但是这两个朝代确实对中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隋朝的皇帝。隋文帝杨坚1.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并西凉,灭南陈,平江南,结束了中国近300年战乱,被各族尊称为“圣人可

  • 这支王牌军本该是唐朝末年的擎天柱,最后却坑死了大唐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西北军简介,擎天柱黑化大结局,擎天柱牛王死亡原因

    比如著名的王仙芝起义和黄巢起义,起义规模在最初都不大,然而这些起义军却能沿途屡次击败唐军,横行数省所向披靡,曾经战无不胜的大唐中央军在这些农民军面前几乎不堪一击。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答案是:唐朝中后期最嫡系的中央军成了废物,这支军队享受着当时最好的待遇却毫无战斗力,这支军队就是“神策军”。神策军

  • 中国24个朝代,都说唐朝兴盛程度第一,其实有个朝代比它还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就是这个结束中华数百年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而又二世而亡的隋朝,史书对其评价不太好,尤其是对末代皇帝隋炀帝,称其为暴君,荒淫无道,贪图享乐,好大喜功,简直是皇帝这个职业里的坏典型。顺带的,对隋朝的评价也就不太好了,和暴秦差不多。但说起隋朝,大家都知道这个朝代所创造的辉煌历史,结束分裂时代统一中国

  • 秦国的大将军蒙恬,为秦国的稳定做出贡献,结局却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将军蒙恬,秦国蒙恬三十万军队哪去了,关于秦国蒙恬的历史事件

    [var1]其实当时在秦始皇的身边,能人异士数不胜数,他不是最出挑的哪一个,像当时的白起,还有战神王翦,此二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所及即便是得到了重用,但是放在这一群谋略过人,智勇双全的将领们身边也如沙粒毫不起眼。[var1]甚至有一次,嬴政觉得王翦已经老了,能力跟不上了。所以就派了蒙恬和李信去攻打楚

  • 成语十恶不赦是怎么来的?隋朝十恶之条?减免刑罚的八议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律中对十恶作了具体的规定,“谋反”是颠覆国家的行为;“谋大逆”是怀着不满心情破坏宗庙山陵及宫阙的行为;“谋叛”是背离本国、里通外国的行为;“恶逆”是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和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的祖父母、父母的行为;“不道”是杀一家三口人和肢解人等无视人道的行为。“大不敬”是偷盗天

  • 前秦大举伐晋的原因?秦王亲自带兵兵败?晋国不可攻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国的强大到什么程度,前秦伐晋,春秋时期的晋国

    [var1]秦王苻坚立定此志,召集文武百官,会集于太极殿,秦王说:“从我即位以来,将近三十年了,眼下四方皆以平定,只有东南的晋国,尚未归附。现总计我国的兵士,有九十七万,我想亲自率兵征讨晋国,诸位以为如何?”[var1]大部分大臣都纷纷附和秦主的意见,加以谀辞,大叙伐晋必然成功。尚书左仆射权翼说:“

  • 贞观之治时期和开元盛世时期哪个更繁荣更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把国家治理得不仅国富民强,而且响誉世界,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大唐达到了极盛时期。人们把唐玄宗统治的这一时期称为“开元盛世”。当然是开元盛世更加兴盛,这个时期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大唐达到了极盛时期。贞观之治主要是战后的修养生息.。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