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哪个更乱?共15个王参战,死了14个!

“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哪个更乱?共15个王参战,死了14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751 更新时间:2024/2/6 16:15:45

一、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7个刘姓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汉景帝三年正月,吴王刘濞起兵广陵,渡过淮河,与楚兵会合。吴楚联军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刘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由于刘濞早有预谋,所以七国军队在叛乱之初进展顺利。

汉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而袁盎向景帝献策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景帝采纳了袁盎之计,并派他出使吴国。随后,丞相陶青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但杀死晁错并没有让七国军队停下进攻的步伐,七国联军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见袁盎。汉景帝这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大破吴、楚联军。

吴王兵败后被东越王骗杀,献其头于汉朝。吴军溃散后,楚王、胶西王自杀而死,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伏法被诛。匈奴见吴楚兵败,不肯出兵救赵,邯郸城破,赵王自杀。

至此,七国之乱结束,西汉中央政权获得了绝对胜利。这次叛乱,从汉景帝三年正月开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二、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参与的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他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问题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贾南风得以干政弄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

太熙元年,晋武帝重病之时下了诏书,存放在中书省,诏书中命汝南王司马亮及外戚杨骏共同辅政晋惠帝。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为了擅权,在她的一手策划下,从元康元年三月楚王司马玮进京杀杨骏开始到六月司马玮被杀为止,三个月中,两个大臣杨骏、卫瓘被杀,两个藩王司马亮、司马玮丧命。

贾南风掌权八年,没有儿子,与太子不和,设计杀死太子。赵王司马伦为太子报仇杀死贾南风,司马伦掌握朝政,并废晋惠帝,称帝。

齐王司马冏,联合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战败被杀。司马冏迎司马衷复位,自任大司马,主理朝政。

成都王司马颙与长沙王司马乂,以奉天子的名义攻打司马冏,司马冏战败被杀,司马乂独揽大权。

司马颙见朝政被司马乂独揽,心怀不满,起兵讨伐。司马乂与司马颙大战几个月不分胜负。东海王司马越乘司马乂军疲惫,勾结一些禁军将领,夜里捕获司马乂,将其交给了河间王司马顒的部将,结果司马乂被火烤而死。

司马颖入洛阳后拜丞相,司马颙升太宰,王司马越为尚书令,共掌朝政。

东海王司马越对成都王司马颖的专政非常不满,就带着晋惠帝进攻邺城讨伐司马颖。东安王司马繇劝司马颖投降,司马颖不听,在荡阴击败司马越,并俘虏了晋惠帝。司马颖改年号为建武,杀死司马繇。

司马越败后,与其亲弟东瀛公司马腾共同攻打司马颖,司马颖兵败,带着晋惠帝连夜逃到洛阳。此时洛阳由司马颙控制,司马颙废除司马颖的皇太弟之位。

司马颙挟持晋惠帝,发诏要罢免司马越等人,司马越起兵反抗,司马颙战败逃跑,司马越军进入长安,晋惠帝下诏升司马越为太傅。司马越下令搜捕司马颖,司马颖在邺城被杀。

熙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晋惠帝司马衷死亡,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晋怀帝刚登基,就下诏书要以司马颙为司徒,让其回朝廷。司马颙不疑有他,就乘车上路,到新安雍谷时,被南阳王司马模所派人掐杀死在车内。八王之乱到此终结。

永嘉元年,晋怀帝大赦囚犯,废除诛三族刑。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辅政,掌握了朝廷大权。至此,八王死了七个,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之后“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八王之乱是其重要原因。

如果不发生“八王之乱”,中国会怎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将军人物雕塑,蒙骜战国末期秦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 ,享年七十多岁。其子蒙

  • 中国历史上隋朝的皇帝都具有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第一位皇帝发家史,隋朝共有几个皇帝,隋朝皇帝列表大全及名字

    中国历史上,历来朝代更替,皇帝更是轮番上阵,开国皇帝更是数见不鲜。但是和秦朝最相似的那就应该属隋朝了,虽然都是短暂的王朝,但是这两个朝代确实对中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隋朝的皇帝。隋文帝杨坚1.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并西凉,灭南陈,平江南,结束了中国近300年战乱,被各族尊称为“圣人可

  • 这支王牌军本该是唐朝末年的擎天柱,最后却坑死了大唐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西北军简介,擎天柱黑化大结局,擎天柱牛王死亡原因

    比如著名的王仙芝起义和黄巢起义,起义规模在最初都不大,然而这些起义军却能沿途屡次击败唐军,横行数省所向披靡,曾经战无不胜的大唐中央军在这些农民军面前几乎不堪一击。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答案是:唐朝中后期最嫡系的中央军成了废物,这支军队享受着当时最好的待遇却毫无战斗力,这支军队就是“神策军”。神策军

  • 中国24个朝代,都说唐朝兴盛程度第一,其实有个朝代比它还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就是这个结束中华数百年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而又二世而亡的隋朝,史书对其评价不太好,尤其是对末代皇帝隋炀帝,称其为暴君,荒淫无道,贪图享乐,好大喜功,简直是皇帝这个职业里的坏典型。顺带的,对隋朝的评价也就不太好了,和暴秦差不多。但说起隋朝,大家都知道这个朝代所创造的辉煌历史,结束分裂时代统一中国

  • 秦国的大将军蒙恬,为秦国的稳定做出贡献,结局却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将军蒙恬,秦国蒙恬三十万军队哪去了,关于秦国蒙恬的历史事件

    [var1]其实当时在秦始皇的身边,能人异士数不胜数,他不是最出挑的哪一个,像当时的白起,还有战神王翦,此二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所及即便是得到了重用,但是放在这一群谋略过人,智勇双全的将领们身边也如沙粒毫不起眼。[var1]甚至有一次,嬴政觉得王翦已经老了,能力跟不上了。所以就派了蒙恬和李信去攻打楚

  • 成语十恶不赦是怎么来的?隋朝十恶之条?减免刑罚的八议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律中对十恶作了具体的规定,“谋反”是颠覆国家的行为;“谋大逆”是怀着不满心情破坏宗庙山陵及宫阙的行为;“谋叛”是背离本国、里通外国的行为;“恶逆”是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和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的祖父母、父母的行为;“不道”是杀一家三口人和肢解人等无视人道的行为。“大不敬”是偷盗天

  • 前秦大举伐晋的原因?秦王亲自带兵兵败?晋国不可攻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国的强大到什么程度,前秦伐晋,春秋时期的晋国

    [var1]秦王苻坚立定此志,召集文武百官,会集于太极殿,秦王说:“从我即位以来,将近三十年了,眼下四方皆以平定,只有东南的晋国,尚未归附。现总计我国的兵士,有九十七万,我想亲自率兵征讨晋国,诸位以为如何?”[var1]大部分大臣都纷纷附和秦主的意见,加以谀辞,大叙伐晋必然成功。尚书左仆射权翼说:“

  • 贞观之治时期和开元盛世时期哪个更繁荣更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把国家治理得不仅国富民强,而且响誉世界,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大唐达到了极盛时期。人们把唐玄宗统治的这一时期称为“开元盛世”。当然是开元盛世更加兴盛,这个时期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大唐达到了极盛时期。贞观之治主要是战后的修养生息.。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 孟子是何时被尊为亚圣的呢?周公才是儒教的教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孟子为什么是亚圣,孟子是宗圣吗,孟子是什么时候被称为亚圣

    [var1]唐太宗登上皇位后,下令把周公庙迁出太学,把孔子升为“先圣”,孔子大弟子颜回荣升“先师”。唐玄宗时,把颜回尊称“亚圣”。“安史之乱”后,礼部侍郎杨绾上疏唐代宗要求把《孟子》、《论语》、《孝经》同列为科法考试之书。数十年后,韩愈著《原道》,述说中国“道统”自尧舜始,经夏商周,孔子传孟轲,孟子

  • 拜占庭帝国的“武则天”,几乎让整个国家提前覆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巧合,比如中国古代史上有一个女皇帝武则天,而在西方的专制帝国历史中,我们同样会找到类似于中国武则天这种女性政治精英的存在,比如奥地利的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王,沙皇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女皇,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不过,这些女性虽然掌握着绝对权力,但却只有一个人与武则天所在的时代相近,她,就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