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历史上却有一个人,不但无端杀了四个平民百姓,还作奸犯科奸淫乐妇(歌妓)40余人,按照当时的律法,自然是必死无疑。可是他不但逃过了死罪,甚至一个板子都没有挨、一天牢都没有做,只是被免除了封号,贬为庶民了事。
[var1]
孔弘绪画像
这个人就是中国最出名的孔氏家族第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绪,说起来孔老先生的这个后代,从小也是十分可怜,年仅三岁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王氏把他一手带大。虽然家族显赫,但是幼年丧父自然也算得上悲惨。按照孔氏家族封号只传长子长孙的规矩,孔弘绪父亲已早忘,在他祖父孔彦缙过世后,自然而然的继承了衍圣公的封号,时年八岁。
历代皇帝一是出于对孔氏家族尊重,二是感觉绪年幼丧父可怜,所以对他都是恩宠有加。在八岁朝袭爵当天,代宗帝赐给他玉带及“谨礼崇德”金图书印,还专门为他又下敕书,告诫孔弘绪要“钦承祖德......且有光于朕命。”他十岁的时候,明英宗复辟,弘绪进朝拜贺,言谈举止十分得体,颇有礼仪。英宗看了十分高兴,"握其手,置膝上,语良久",还赐给了他一座大宅子。
[var1]
孔子画像
长大成人后,孔弘绪娶了当朝大学士李贤的女儿为妻子。开始的时候,孔弘绪也是深得孔家真传,爱学懂礼。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变得不再节俭,甚至有血穷奢极欲,权力上的膨胀也让他失去了道德和家规的约束。尤其喜欢招来众多的女乐师,声色犬马,行些苟且之事,稍有不从甚至威逼行奸,彻底忘记了”修身谨行”的家训。
不仅如此,他还滥杀无辜,被人当场抓获。据《皇明奇事述》载:“成化丙戌三月癸卯(1466年3月17日),衍圣公孔弘绪坐奸淫乐妇四十余人,勒杀无辜四人,法当斩。诏以宣圣故,削爵为民,以弟弘泰代。”
按照当时的《大明律》,孔弘绪如此作恶多端,自然必死无疑。可是因为孔家作为一个特殊的家族,再者他世袭衍圣公封号在身,当地的官员不敢擅自做主,只好一级级报到明宪宗成化皇帝哪里。成化皇帝一听勃然大怒,可是气归气,考虑到孔子作为“素王”、“至圣先师”,如果贸然杀了他的后人有些不妥。更为重要的是千年以来各朝各帝为巩固政权树立的儒家文化、皇朝思想将轰然倒地。
[var1]
孔府戒贪图
无奈之下,以“多过举”模糊带过罪名,免了孔弘绪的封号,封了他的弟弟孔弘泰为衍圣公。不过,在孔弘泰去世后,还是按照规矩把衍圣公封给了孔弘绪的长子孔闻韶。
由此可见孔子在封建王朝的影响有多大,其后代甚至可以逃过不得不死的罪行。不过,后来孔氏家族为了反省,在内宅门内里画了一幅彩绘壁画——戒贪图,以提醒后人牢记先人仁义思想,不可再起贪欲。